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56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5篇
  18篇
综合类   121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内蒙古兴安里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牙克石市乌尔旗汉林业局兴安里施业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部的乌尔旗汉林业局所辖的岭北林区,属内蒙古大兴安岭西坡中段。兴安里湿地南北长约38公里,东西宽22公里,东、北与大兴安岭主脉库都尔林业局为邻,南与温库图施业区搭界,西与克里河施业区接壤,总面积为66381公顷。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武梁祠汉画像石"神农执耒图"的研究,分析得出神农是广大劳动女性的化身,并从考古学、文字学考证耒的发展历史、形制及主要功能,揭示了耒在农具史上的地位及其在文字发展方面的影响,指出"神农执耒图"中神农所执之耒是后世改进的形态,耒耜其实是由耒和耜两种独立的原始农具结合演化而成的一种复式农具。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新疆教育领域大力推行民汉一体化教学模式。面对多民族、多文化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以《纵横码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为例,研究了多民族混合编组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应用。探讨了该教学法的具体执行办法和教学效果,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该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注意事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连皮平茬修剪方式较平茬修剪方式萌芽数少,新萌芽形成的主杆树形粗度均高于平茬修剪方式。平茬后一年内无效的萌芽数需要人工抹除,增加了管理成本。平茬修剪的植株死亡率高于连皮平茬修剪方式。连皮平茬应用在弯曲树型培养成新主杆型树上是值得推广的一种平茬方式。  相似文献   
16.
新疆维汉大学生作为维汉民族交往的主体之一,由于受各自民族特有的语言、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其跨文化情感与行为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会有所不同。测试结果显示:维汉学生经过三年共同的大学生活与学习,跨文化情感能力总体水平均有所提高,没有显著差异。同时,维汉学生跨文化行为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且维族学生的跨文化行为能力平均得分明显高于汉族学生。  相似文献   
17.
《内陆水产》2001,26(9):19-19
汉宝免疫促生长素是汉宝集团运用祖国传统的中医学原理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经过一系列特殊工序制成的复合型制剂,主要有中草药、有益微生物和酶蛋白制剂组成。最近我们完成了在广东、江苏及山东等地对该产品进行的一系列的大塘实验。结果表明免疫促生长素在提高虾蟹体质,增强虾蟹的免疫能力,促进生长等多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作用。免疫促生长素含有多种益生菌和从绿色植物中提取的纯天然活性物质以及丰富而稳定的酶体系及各种未知的生长因子。其最大的特点是在避免各种有益成分产生拮抗作用的同时,又从多个方面共同促进虾蟹的健康生长。现…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我国山区,特别是中西部山区农户,多数为单一自给型农业,仍处在温饱水平.为了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作者提出以下立体生态型特种种养模式,供山区农户、特种经济动、植物种养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根据笔者多年的种植经验,系统总结了鲁中山区及丘陵地带果树不同的育苗技术,重点阐述了果树实生苗的培育、品种苗的嫁接、苗木快速繁育技术及主要果树优质苗木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常亮 《现代园艺》2014,(24):112-113
西安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滨水环境的质量与该区域遗址的保护、人居环境质量以及区域旅游品牌建设息息相关。本文通过探讨汉长安城水体演进过程,解读区域水体营建中"水文化"特色继承问题,为后续汉长安城遗址文化水景建设与历史遗产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