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123篇 |
免费 | 587篇 |
国内免费 | 37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880篇 |
农学 | 457篇 |
基础科学 | 739篇 |
967篇 | |
综合类 | 3948篇 |
农作物 | 297篇 |
水产渔业 | 582篇 |
畜牧兽医 | 1659篇 |
园艺 | 338篇 |
植物保护 | 21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147篇 |
2023年 | 197篇 |
2022年 | 297篇 |
2021年 | 367篇 |
2020年 | 299篇 |
2019年 | 322篇 |
2018年 | 186篇 |
2017年 | 280篇 |
2016年 | 296篇 |
2015年 | 394篇 |
2014年 | 459篇 |
2013年 | 545篇 |
2012年 | 592篇 |
2011年 | 551篇 |
2010年 | 555篇 |
2009年 | 544篇 |
2008年 | 581篇 |
2007年 | 477篇 |
2006年 | 419篇 |
2005年 | 373篇 |
2004年 | 251篇 |
2003年 | 255篇 |
2002年 | 198篇 |
2001年 | 202篇 |
2000年 | 175篇 |
1999年 | 108篇 |
1998年 | 117篇 |
1997年 | 121篇 |
1996年 | 118篇 |
1995年 | 107篇 |
1994年 | 110篇 |
1993年 | 71篇 |
1992年 | 76篇 |
1991年 | 57篇 |
1990年 | 65篇 |
1989年 | 66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4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10篇 |
1954年 | 2篇 |
1953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一、测试方法有机质采用油浴加热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全氮采用凯氏蒸溜法;有效磷采用碳酸氢钠提取一钼锑抗比色法;速效钾采用乙酸铵浸提一火焰光度计法:缓效钾采用硝酸提取一火焰光度计法;PH值采用酸度计电位法。 相似文献
132.
133.
134.
4.天然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是能阻止或延缓食品成分因氧化而导致变质的一类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防止油脂及含油脂食品的氧化酸败,防止由氧化所引起的褪色、褐变、维生素破坏、营养价值降低及有害物质产生,提高食品的稳定性,延长食品贮存期。 相似文献
135.
1、玉米秸在乳熟期至蜡熟期青割的玉米秸都可以制作青贮饲料.但生产上多利用收穗后的玉米秸,即当玉米果穗成熟,而玉米秸下部仅有1-2片叶枯黄时收割,此时含水量约70%,正适合青贮。但玉米秸很易粗老,若收割不及时,叶片会很快枯黄。当茎上有1/2叶片枯黄时,含水量在70%以下,青贮时则需补加水分。适宜水分的判断标准为用手捏碎秸秆,以指缝间有水渗出但不下滴为宜。 相似文献
136.
一、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防治病虫害的时机不合时宜
就某种农作物的病虫害而言,要想对它进行有效防治,必须要熟悉该农作物的病虫防治适期。然而当前,大部分农民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过程中,仍然不能很好地判断时机,一般都是在农作物的病虫害已经大量产生以后才进行防治,这样一方面会给病虫害防治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另一方面防治效果也不明显。因此,农民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时机,适时出击,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37.
L-肉碱又称为L-肉毒碱,是一种存在于动物组织、植物和微生物中类似维生素的营养物质。1905年Krimberg和Gulewitsch首先从牛肉浸汁中发现了肉碱。20世纪50年代末,Irving Fritz首次证实L-肉碱在心脏和其它肌肉中的长链脂肪酸β-氧化中起着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L-肉碱被认为是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1993年,美国专家委员会确认L-肉碱为“公认安全、无毒物质”。研究表明,L-肉碱对于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健康是极其重要的,它具有促进脂肪酸的β-氧化、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含量,提高机体耐受力等重要生理功能。1肉毒碱的理化性质L… 相似文献
138.
张莲花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6):47
水稻对锌的需要量很小,与氮、磷、钾相比,属于微量元素。锌是植物体内氧化还原过程的催化剂,存在于一种酶中,能促进细胞的呼吸作用,锌还能影响叶绿素和,生长刺激素的形成。由于长期单一施用化肥.加之水上流久,致使许多田块缺锌现象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9.
大豆紫斑病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哲辉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8)
一、分布与危害大豆紫斑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湖南、湖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甘肃等地。大豆紫斑病发生于叶片、豆荚等部位,得病恬叶片早衰,种子带病且减产。种子感病后,重量降低。0.7%~10%,种子发芽率下降,田间保苗数受到影响,保苗率降低10.5%~52.5%。 相似文献
140.
介绍了有限个渐进非扩张非自映射的带有误差的Ishikawa迭代, 并且证明了在一致凸Banach空间中这种带有误差的Ishikawa迭代在一个新的条件下的强收敛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