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21篇
  免费   536篇
  国内免费   922篇
林业   1245篇
农学   1063篇
基础科学   683篇
  1390篇
综合类   8638篇
农作物   799篇
水产渔业   795篇
畜牧兽医   4886篇
园艺   2844篇
植物保护   436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459篇
  2022年   473篇
  2021年   544篇
  2020年   453篇
  2019年   523篇
  2018年   304篇
  2017年   443篇
  2016年   544篇
  2015年   622篇
  2014年   882篇
  2013年   812篇
  2012年   1088篇
  2011年   1131篇
  2010年   1117篇
  2009年   1234篇
  2008年   1321篇
  2007年   1162篇
  2006年   1190篇
  2005年   1380篇
  2004年   841篇
  2003年   826篇
  2002年   701篇
  2001年   703篇
  2000年   482篇
  1999年   394篇
  1998年   373篇
  1997年   359篇
  1996年   318篇
  1995年   279篇
  1994年   295篇
  1993年   256篇
  1992年   251篇
  1991年   230篇
  1990年   218篇
  1989年   232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21.
湘西黄牛与西本杂牛体尺体重测定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国外优良肉牛品种,通过人工授精的方法,改良我县本地黄牛,杂交牛各种生产性能均有明显的改良效果。2007年6月份,我们在永顺县大坝乡、羊峰山农垦场、首车镇伴湖村、灵溪镇泽树村,进行了湘西黄牛与西×本杂交牛的体尺随机抽样测定并进行体重估算的对比工作,从体尺各指标测定对比上看,西×本杂的肉用体形较本地牛明显差异,经均数t检验体斜长、胸围差异极显著,初生体高差异极显著,2岁体高差异显著;通过体尺估测体重数据对比,体重平均数初生西本杂比本地黄牛重11.17kg,2岁西×本杂比本地黄牛重85kg,经过均数t检验,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922.
樟树、檫树、闽楠种子的休眠和萌发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樟科Lauraceae3个属的代表性树种的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采集的樟树Cinnamoumcamphora(linn.)Presl、棕树Sassafras Tzumu(Hemsl.)Hemsl和闽楠Phoebe bournei(Hemse.)Yang的种子胚形态发育正常,除橡树种子外。樟树和闽楠种子的离体胚能正常萌发,在黑暗条件下,3个树种的完整种子于15~05℃温度范围内,无论恒温和变温均不能萌发,闽楠种子仅在光照下30、35℃恒温和30℃日/20℃夜变温中较窄的温度范围内能萌发,但发芽迟缓、过程长、萌发率低;3个树种的种子均具生理休眠特性,种皮透气性差和存在发芽抑制物质是樟树种子休眠的原因,低温(5℃)层积80d,不能完全解除休眠,在30℃日/20℃夜最适变温条件下,并给予适当光照,萌发率仅为41.00%;采用0.5%KNO3+0.10%GA3溶液浸种2h后低温层积80d,在光照条件下,萌发率可提高到74.00%;胚存在发芽抑制物质和种皮透气性差是引起檫树种子休眠的最初原因,经低温层积后,种皮防碍抑制物质向外渗透是种子不能完全解除休眠的关键因素,低温层积240d,在25℃日/15℃夜最适温度下,光暗中的萌发率仅为59.00%~54.00%,而采用4%H2O2+0.10%GA3溶液浸种后低温层积,萌发率可高达87.00%;种皮透气性差,发芽要求特殊的温度和一定的光照是闽楠种子休眠的原因,低温层积60d,在光照条件下,20、25℃恒温和30℃日/15℃夜变温适宜温度中,萌发率能达77.33%~85.33%.  相似文献   
923.
为获得白皮大蒜组培繁殖体系,以其茎尖为材料,通过BA和NAA不同激素配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 BA0.2mg/L NAA0.5mg/L,诱导率达60%;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 BA1.0mg/L NAA0.1mg/L,丛生芽繁殖系数高达80%。同时,为建立扩繁最佳体系,分别研究了激素、pH、谷氨酸钠三因素对不定芽增殖系数的调节效果,研究表明:添加0.5mg/L的GA3使增值系数提高到13.8;pH5.8最利于不定芽增值;添加10mg/L谷氨酸钠能在多次继代培养中保持较高的增值系数。  相似文献   
924.
以CAB6P和CAB11E 2种脱毒甜樱桃砧木嫩梢茎尖为试材,成功地进行了离体快繁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在改良的DKW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培养和继代增殖培养最好,在1/2MS培养基(铁盐为DKW)生根较好;同时特定的液体培养基可以显著地将增殖培养的不定稍拉长。温室中的温度、湿度控制和病害防治是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25.
 【目的】筛选葡萄离体茎段和叶片的最适表面消毒条件、离体培养基和接种方法,建立生防菌株E26防治葡萄根癌病效果的离体检测方法。【方法】通过比较6种表面消毒方法,4种培养基和2种接种方法,建立最优的E26生防效果离体检测方法;并通过与温室、大田生防效果的比较以及瘤组织切片观察、冠瘿碱纸电泳检测验证该离体检测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在1/2 B5培养基的基础上改良出适合于葡萄离体茎段培养用的MSC 1/2B5培养基;筛选出葡萄离体茎段的最佳消毒条件和接种方法,建立了检测E26生防效果的离体茎段接种法。该方法的检测结果与葡萄活体植株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能够快速准确地反映E26的防效;并且,瘤组织切片观察和冠瘿碱纸电泳检测结果证实了该离体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叶圆片法检测时,根癌瘤只能在葡萄叶圆片的叶脉处形成,瘤组织较小,难以准确反映E26的生防效果。【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离体茎段检测E26的生防效果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离体检测E26生防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6.
选用六倍体普通小麦JYP97系列、常规材料小披白粒,9312(Z)、贵农、恒丰1号和四倍体硬粒小麦、雄性不育系HB系列(12号、11号、13号、26号)等不同倍性或不同基因型的小麦与玉米加-1、超-1、加-6、综-1、701,703等杂交,采用1/2MS培养基,剥取胚龄为14 d、大小为0.4~1.0 mm的小麦杂种幼胚,接种于培养基上,放置24~25℃黑暗条件下2~3周,置于温度为(26±1)℃、光照为1800~2 000 lx的条件下进行幼胚离体培养。结果表明:玉米花粉诱导六倍体普通小麦得胚率为5.4%,明显高于四倍体,玉米花粉诱导雄性不育系的得胚率为3.2%,高于常规材料。混合玉米花粉诱导小麦单倍体得胚率4.6%,高于单一玉米花粉。采用未加任何激素的1/2MS培养基,选取14 d胚龄0.4~1.0 mm的幼胚离体培养,成苗率为81%,显著高于前人所采用的其它培养基进行幼胚离体培养的成苗率。  相似文献   
927.
对连续3年人工养殖的暗纹东方鲀的体重、体长、肝重、肝体系数、性腺系数和肥满度等指标进行分析,并用体长、体重相关式W=aLb进行拟合,研究其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池养暗纹东方鲀体长与体重的相关式为W=0.0557L2.9029,性成熟前肝脏与体长的相关式为W=0.0033L3.1875,肥满度为0.05±0.01,明显高于野生暗纹东方鲀.通过对性腺系数和肝体系数的分析得出,池养暗纹东方鲀如果培育良好,性腺能较好地发育.  相似文献   
928.
对药用植物栝楼的离体快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S培养基+BA 0.2~0.3 mg·L-1+NAA 0.1~0.2mg·L-1组合最适合诱导栝楼茎段腋芽形成无菌试管苗;MS+BA 0.1 mg·L-1+NAA 0.1~0.2 mg·L-1组合是继代增殖最适培养基:1/2 MS+NAA 0.2mg·L-1组合是生根最适培养基.  相似文献   
929.
免耕对东北黑土水稳性团聚体中有机碳分配的短期效应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免耕措施下黑土总有机碳和水稳性团聚体中有机碳分配的动态变化,以及免耕对团聚体结合碳和总有机碳之间相关关系的影响,为筛选出免耕对黑土结构和质量影响的评价指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在吉林省德惠市中层黑土上进行了5年田间定位试验的小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免耕(NT)、秋翻(MP)和垄作(RT)3种耕作处理下耕层(0~30 cm)黑土有机碳和团聚体结合碳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5年的NT处理并没有增加耕层有机碳(SOC)平均含量,但显著增加了表层(0~5 cm)的SOC含量,增加量为2001年的9.9%。NT试验前后,黑土总有机碳和>1 000 μm级团聚体结合碳变化趋势一致,总有机碳除在表层(0~5 cm)变化显著外,其它土层变化均不明显,但>1 000 μm级团聚体结合碳各层均有显著变化,说明>1 000 μm级团聚体结合碳对耕作方式的响应较总有机碳更为敏感。相关分析表明,NT处理下黑土总有机碳与>1 000 μm级团聚体结合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黑土>1 000 μm级团聚体可以用于评价免耕对黑土结构和肥力的短期影响。  相似文献   
930.
以AA肉鸡和皖江黄鸡(公鸡)为对象,探讨了日粮中添加150 mg/kg、250 mg/kg、350 mg/kg的姜黄素对其体脂沉积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显示,添加250 mg/kg、350 mg/kg姜黄素显著地降低了AA肉鸡和皖江黄鸡腹脂率(P〈0.05)、肝脂率(P〈0.05),皮下脂肪厚度(P〈0.05);腹脂中激素敏感脂酶活性增强(P〈0.05),苹果酸脱氢酶活性降低(P〈0.05);肝脏中PPARαmRNA水平呈增加的趋势(P〉0.05),PPARγ和MDH mRNA水平呈降低的趋势(P〉0.05)。上述结果提示姜黄素可能通过调控PPARα、PPARγ、MDHmRNA表达来影响肉鸡脂肪的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