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6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354篇
林业   147篇
农学   591篇
基础科学   119篇
  227篇
综合类   2649篇
农作物   692篇
水产渔业   242篇
畜牧兽医   714篇
园艺   261篇
植物保护   126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265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330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44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41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137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5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为评估有机胂添加剂对水环境的影响,以蛋白核小球藻、大型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洛克沙胂、阿散酸对蛋白核小球藻和大型蚤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洛克沙胂、阿散酸对蛋白核小球藻的24、48、72、96 h的半数有效抑制浓度(EC50)分别为:190.55、263.03、346.74、389.05 mg·L-1;239.88、308.18、418.12、410.40 mg·L-1(以原型药物计);均大于100 mg·L-1,在水环境中为低毒级化合物(急性Ⅲ化学物质以下).对大型蚤24 h-EC50分别是49.77、83.70 mg·L-1;48 h-EC50分别是39.00、57.48 mg·L-1,48 h-LC50分别是44.19、61.97 mg·L-1(均以原型药物计);依据蚤类急性活动抑制毒性分级标准,它们属于中毒级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2.
以拟南芥为供试材料,从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分子指标3个层次研究了镉(Cd)的毒理效应,筛选Cd敏感生物标记物。分子指标的研究以18S rRNA为看家基因, 错配修复基因MutS 2 homolog(atMSH2), atMSH3,atMSH7,细胞增殖核抗原1 和2(atPCNA1和atPCNA2)为检测目的基因,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研究Cd胁迫对上述错配修复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0、0.125、0.25、1.0、3.0 mg·L^-1)Cd 处理7 d后,根长随Cd胁迫强度的增加而降低; 0.125 mg·L^-1 Cd处理下,地上部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而在0.25、1.0和3.0 mg·L^-1 Cd时降低,但仍高于对照;幼苗叶片数、地上部鲜重、叶绿素含量变化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地上部atMSH2,atPCNA1,atPCNA2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与Cd胁迫浓度呈明显的倒U字型关系,分别在0.125,0.25和0.125 mg·L^-1 Cd时达到最大值。以上结果表明,地上部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与上述3个错配修复相关基因表达量的改变趋势相符,且均对Cd污染胁迫较敏感,可以作为检测Cd污染及其相关生物学效应的潜在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03.
水稻白转绿突变体的特性、遗传及其育种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通过辐射诱变获得的具有白化转绿特性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突变体的遗传及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突变体可分为3种类型:白化转绿类型(W2、W3、W4和W10),白化转黄绿类型(W9)和白化转绿后期转白复绿类型(W1和W7)。这些突变体的白转绿特性都是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具有与原不育系“培矮64S”相似的农艺性状和育性转换特性,它们的杂种具有与原杂交稻相似的株叶形态,分蘖和株高生长动态,但是它们的产量构成因素依不同的突变系而表现不同,其中W1、W2和W3的杂种具有与原杂交稻相似的产量潜力,具有较好的育种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4.
甘蓝型油菜隐性三系核不育系因不育性稳定、不育基因易转育、恢复谱广、无胞质负效应、制种产量高等优点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其不育性状受两对隐性重叠不育基因(ms1和ms2)与一对隐性上位抑制基因(rf)互作控制.ms1和ms2同时纯合(ms1ms1ms2ms2)表现不育,但隐性纯合rf(rfrf)对ms1ms1ms2ms2的表达起抑制作用,又使其表现可育(临保系,ms1ms1ms2ms2rfrf).本研究利用BSA群分法,通过AFLP分子标记和SRAP分子标记的筛选,利用Rf基因的BC1分离群体( ms1ms1ms2ms2Rfrf+ms1ms1ms2ms2rfrf)进行遗传连锁分析.结果表明,共筛选到4个与Rf基因均共分离的标记,这些标记在该基因不同遗传背景的BC1群体中均与Rf基因紧密连锁.标记测序序列BLASTn结果表明,其位于大白菜A7染色体Scaffold000017(3.3 Mb)上.根据该Scaffold序列信息,开发了一系列SSR引物,多态性SSR引物在Rf基因的一个BC1群体中进行连锁分析,最终将该基因限定在245kb的一个范围内.其中SSR标记A7-10、A7-24与Rf基因共分离,A7-24为共显性标记.  相似文献   
105.
为解决白菜薹杂种优势利用中的杂交制种手段问题,以大白菜复等位基因型雄性不育系为不育源,设计定向转育方案,采用连续回交的方法转育不育性和农艺性状,同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目标基因型植株,向白菜薹自交系中转育不育基因,创制白菜薹雄性不育系。通过26对SSR引物的筛选鉴定,获得与显性雄性不育基因Ms紧密连锁、且同样可以标记同一位点恢复基因Msf和可育基因ms的分子标记GSSR1。经过3个世代的回交转育,创制出了具有100%不育度和100%不育株率的白菜薹复等位基因型雄性不育系BGMS-3。以BGMS-3为母本,与6个白菜薹自交系杂交,筛选出1个强优势组合C3。  相似文献   
106.
天安S是湖南奥谱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Y58S为母本,与自选较高世代重穗型籼粳交种质材料525-12-56(粳730/抗520//H 262/多系1号)杂交,通过安徽合肥与海南三亚加代种植定向选择、人工与自然低温生态加压育性筛选及加强稻瘟病抗性鉴定等技术途径,育成的早熟型优质抗病光温敏核不育系,2015年参加安徽省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鉴定.天安S具有育性稳定,育性转换临界温度较低,所配组合均具有熟期较早,植株矮壮,茎杆中粗,叶片窄、短、挺直,分蘖力较强,抽穗整齐,后期落色好,且植株较矮,耐肥抗倒力强,田间病虫发生少,作晚稻种植表现耐低温能力较强,结实率较高,产量优势较同熟期主栽品种明显.2016年5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107.
小G蛋白家族中的亚家族ADP-核糖基化因子(ADP-ribosylation factor, ARF),在生物体内起众多的生理作用,参与基因表达、细胞骨架重组装、微管的形成以及囊泡和核孔运输等。本研究已成功克隆得到ARF基因家族中的一个新基因OsARFL5,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基因与SiARFC1亲缘关系较近;以该基因和其启动子序列构建了两种遗传转化表达载体(pOsARFL5::GUS, pCaMV35S::OsARFL5:EGFP),并获得了相应遗传载体的转基因植株;GUS染色结果表明,该基因在不同时期、不同组织部位表达;洋葱表皮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Os ARFL5基因编码的蛋白定位在细胞核。RT-PCR结果显示,OsARFL5在水稻不同生育期的根、茎、叶、叶鞘和穗子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本研究初步探明了ARF基因家族新成员OsARFL5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  相似文献   
108.
采用黄籽双低与黑籽双低杂交方式转育新的黄籽双低不育系,用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237 AB、黄籽双低品系96-13、黑籽双低品系97-57 R等材料,通过回交、优株自交、兄妹交、黄籽频率的选择,获得了新的双低黄籽两型系1357 AB,该不育系克服了原237 AB生育期较晚熟的缺点,产量性状得到提高,与恢复系89-4 R配制的花籽杂交油菜新组合花油203在四川区试中比对照增产9.21%~17.5%,并通过了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9.
核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农业机械性能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主成分分析(KPCA) 方法是通过非线性变换,将指标原变量空间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并在高维特征空间中进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为此,将该方法应用于农业机械性能综合评价的研究中,不仅实现了数据降维,而且还有效地处理了各指标的非线性影响,与其它评价方法相比较,评价结果更客观且指导性较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0.
选用7对SSR引物对7个水稻×玉米远缘后代不育株系及其双亲进行SSR分析。与母本扩增带型相比,共扩增出18条特异带,即表现为多态性。在检出的18条特异带中,13条的带型与父本相同,另5条的带型不同于双亲,即为变异带型。7个参试后代不育株系都检测到了SSR多态性标记,但各株系间检出多态性位点的数量存在差异,最多的一个株系ys-2同时检测到3个多态性标记。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远缘杂交技术很可能将玉米的某些DNA片段成功地导入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表明研究在籼稻两用核不育系的改良上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