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03篇
  免费   405篇
  国内免费   461篇
林业   929篇
农学   864篇
基础科学   126篇
  417篇
综合类   5363篇
农作物   641篇
水产渔业   318篇
畜牧兽医   1715篇
园艺   1729篇
植物保护   767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286篇
  2022年   356篇
  2021年   365篇
  2020年   291篇
  2019年   406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339篇
  2016年   409篇
  2015年   463篇
  2014年   587篇
  2013年   539篇
  2012年   834篇
  2011年   789篇
  2010年   693篇
  2009年   680篇
  2008年   790篇
  2007年   627篇
  2006年   549篇
  2005年   531篇
  2004年   417篇
  2003年   388篇
  2002年   315篇
  2001年   262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166篇
  1998年   169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71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5篇
  1965年   5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丰香’草莓叶片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草莓主栽品种丰香( Fragaria ×ananassa Duch ‘Toyonoka’) 叶片为外植体, 研究了影响组织培养的多个因素, 建立了高效再生体系。结果表明: MS + TDZ 1.5 mg·L - 1 + IBA 0.4 mg·L - 1培养基最适于不定芽分化。不同滤光膜(绿膜、红膜、蓝膜、黄膜) 对草莓不定芽的分化具显著效应, 绿膜和红膜对芽的分化有明显促进作用, 不定芽再生率达95%以上, 平均每个外植体再生芽数在25个以上; 而蓝膜和黄膜则不利于芽的分化。不同滤光膜光谱差异主要集中在300~700 nm, 红、绿膜在该波段光强较弱,而黄、蓝膜和荧光灯较强。暗处理4周比1、2、3周更有利于提高叶片的不定芽再生率, 此后转到光下培养, 获得的不定芽再生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82.
 以7年生甜樱桃‘红灯’和‘早红宝石’为试材, 研究了酚类物质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在自然休眠期间的动态变化, 探讨了温度对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甜樱桃芽酚类物质在自然休眠期间持续缓慢增加, 随休眠的结束, 含量急剧下降, 不同品种之间有差异, 自然休眠结束后总酚含量降至最低。花芽中的酚类物质含量略高于叶芽, 多酚氧化酶( PPO) 、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 活性差别不大; 不同需冷量的品种之间差异明显。芽中PAL活性与总酚含量的变化趋势呈正相关。而PPO活性在自然休眠期间逐渐升高。低温(5℃) 促进酚类物质的积累, 中期使其提前达到高峰并进入下降阶段, 后期加速其降低;高温(20℃) 效果相反, 变温(5℃/20℃) 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83.
郑爱萍  闫敏  李平  谭芙蓉  郑秀丽  李壮 《园艺学报》2005,32(6):1102-1104
 从土壤中分离到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 发酵产物经DEAE - 纤维素、Sephadex G-100柱层析, 分离到15 kD抑菌蛋白L37, SDS-PAGE显示纯度达到电泳纯, N - 末端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检测结果提示可能是一种新型的抑菌蛋白。蛋白质抑菌结果表明, 对多种病原真菌具有抑制效果, 且对蛋白酶、温度和大部分有机物不敏感, 是稳定的抑菌蛋白。对病原菌菌丝抑制机理研究表明, 抑菌蛋白具有严重扭曲、断裂、阻止生长等抗生效果。应用发酵蛋白产物进行两年大田防效试验表明, 对黄瓜枯萎病防效显著, 最高达到90% , 具有显著提高产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1985年以来,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地先后走上香蕉苗生产的工厂化,并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经过20多年的发展,香蕉组培快繁技术日趋完善,但也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如何调控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理利用,一直以来都是广大农业工作者的研究重点。本研究把新合成的杂环脲类植物细胞分裂素混剂CTK引入香蕉的试管苗生产中,  相似文献   
85.
以6年生曙光油桃为试材,研究40℃、45℃、50℃3个梯度高温短时间处理对花芽和叶芽的存活率、萌芽级数以及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探讨短时间高温处理对桃芽自然休眠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随短时间高温处理时期的推迟,处理温度的升高,处理持续时间的延长,短时间高温处理对桃芽自然休眠的解除作用增强。11月30日高温处理中,40℃高温处理对桃芽自然休眠解除呈负调控效应,其萌芽级数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对照,而淀粉含量高于对照;45℃和50℃高温处理对桃芽自然休眠解除呈正调控效应,其萌芽级数和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相比明显升高,而淀粉含量显著降低,虽然部分花芽和叶芽因高温处理而死亡,但是在存活芽中短时间高温对桃芽自然休眠的解除作用明显增强。12月10日高温处理中,40℃高温处理对桃芽自然休眠解除的调控效应不明显,45℃和50℃高温处理和11月30日处理相同,具有正调控效应,只是前者对桃芽自然休眠的解除效果优于后者。不同高温处理桃芽的萌芽级数和淀粉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淀粉含量的降低,可溶性糖含量的升高即淀粉向可溶性糖的快速转变是高温解除休眠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86.
荷兰芽球菊苣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德纯 《中国蔬菜》2005,1(12):48-49
芽球菊苣(Cichorium intybusL.)以肉质直根经软化栽培后形成的芽球供食,富含β胡萝卜素、钾、钙和VC。因含有马栗树皮素、野莴苣苦素而略带苦味,具有清肝利胆之功效。芽球菊苣作为一种优质、高档、保健蔬菜,在欧洲、北美洲等发达国家备受消费者青睐。据记载,荷兰种植菊苣约在16  相似文献   
87.
生姜腐败病又称姜腐烂病,俗称姜瘟。生姜腐败病是生姜生产中极为重要的病害,给生姜的产量带来了极大的损失。生姜腐败病一般在6—9月发病,若发病早(6月中旬),植株不但不能生成子姜,就连种姜也会全部烂掉,损失很大;若7月份发病,则可通过控防技术收获种姜及部分子姜;若8月份后发病,子姜已可收获,损失则较轻。  相似文献   
88.
绿源素     
《中国牧业通讯》2005,(21):63-63
浙江东立绿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最新开发出的绿源素复合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是依据微生态平衡理论.选用对动物有益的枯草芽孢杆菌.经培养、提纯、复壮后,配伍植物活性多糖类物质.经特殊加工工艺生产而成的:是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产业化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89.
N42、B381是两株从健康动物体内分离到的芽胞杆菌菌株,用两菌株培养物注射小白鼠后,可明显促进体内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且B381株的免疫效果优于N42株。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