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5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218篇
林业   917篇
农学   285篇
基础科学   545篇
  128篇
综合类   2511篇
农作物   361篇
水产渔业   215篇
畜牧兽医   1515篇
园艺   480篇
植物保护   114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213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232篇
  2014年   357篇
  2013年   287篇
  2012年   357篇
  2011年   375篇
  2010年   331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353篇
  2007年   329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93篇
  2003年   275篇
  2002年   236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61.
为研究青杄在不同环境和发育阶段的适应性和生存策略,以关帝山典型森林分布区的青杄(Piceawilsonii)为对象,分析其叶片鲜干比、叶面积、叶绿素和C、N、P含量等重要功能性状在不同年龄(5、15、25、35、45a)和不同海拔梯度(1760、1820、1880、1940、2000m)上的变化,以及C、N、P在各器官间分配格局随年龄和海拔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随树龄的增加,青杄叶面积、叶鲜干比呈增大趋势,叶P和根P含量呈下降趋势,叶有机碳含量下调,但根有机碳在上调。2)随海拔增加,叶绿素、叶面积显著增加,叶有机碳呈下降趋势,而根有机碳在增加。叶、枝、根中的N、P含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相比之下,N、P随海拔的变化较有机碳更为显著。3)随树龄增加,C、N、P在各器官间分配格局表现为:P在幼年时于叶、根中分配比例相对较大,成年时主要集中在枝中。在研究的5~45a范围内,N分配呈叶>枝>根的稳定格局,未随年龄而显著变化。有机碳则在各器官呈近乎均匀分配的基础上随年龄增加根中比例略有增大,相反叶中比例略有下降。C、N、P并未随海拔增加呈现各器官间分配格局上的显著变化。青杄各功能性状随年龄和海拔变化并通过在各器官间相互关联和协调分配来增强其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962.
林分空间结构一般包括树种混交、林木竞争和林分中林木分布格局等三个方面,对它们一般分别采用竞争指数中的混交度、大小比数及角尺度来进行描述。在纳板河流域不同群落类型林分中设置样地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从空间竞争中的混交度方面看,热带雨林、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及山地雨林林木主要集中在极强度混交之中,只有少许树种会出现强度混交和中度混交,几乎不出现零度混交和弱度混交,稳定性较高;而落叶阔叶林的稳定性由于样地位置不一而表现较大差距,有较稳定的,也有稳定性较差的。从大小比数看,保护区主要林分内树种大小分化较大,优势程度从优势至劣势都有不均等的分布。各林分的角尺度为0.22~0.34,说明样地林木分布格局为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963.
"娘青"核桃是从铁核桃树种群(Juglans sigillata Dode)实生选育出的优良品种,具有适宜高海拔、丰产、抗逆性强、抗病虫害、种仁淡紫色等特点,经济效益高,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对"娘青"核桃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提出了"娘青"核桃推广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64.
五加异个木虱是危害短梗五加的专食性害虫,为掌握该害虫越冬代成虫的田间动态和防治技术,使用不同手段处理地面并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捕成虫。结果显示:与未悬挂粘虫板的地块相比,悬挂粘虫板的自然状态、清理地面、覆盖地膜3种处理地块五加异个木虱虫瘿数量分别降低82.23%、93.19%、98.50%;在悬挂粘虫板的3种处理中,以覆盖地膜处理的防治效果最好。建议于越冬代成虫活动前,在田间清理地面枯枝落叶并覆盖地膜,以实现五加异个木虱的无公害防治。  相似文献   
965.
李秋力  李彦 《南方农机》2019,(9):129-129
蓄水装置是雨水集蓄利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现有蓄水装置进行比较、分析,设计出一种新型模块化蓄水装置。该蓄水装置创新撑板结构及施工模式,有效提升了蓄水装置的结构安全性、施工便捷性,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与施工费用,在城市的"海绵化"建设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66.
熊佳俊 《南方农机》2019,(12):141-141,143
侧围外板是白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设计直接影响项目的开发成本及周期。文章基于此,设计了一种乘用车侧围外板,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67.
968.
【目的】探究荧光假单胞菌与红绒盖牛肝菌共接种条件下NL-895杨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变化,从微生态水平揭示溶磷细菌与外生菌根真菌互作对NL-895杨的促生机制。【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考察荧光假单胞菌JW-JS1与红绒盖牛肝菌(Xc)共接种后NL-895杨根际土壤酶(酸性磷酸酶、脱氢酶和转化酶)的活性变化,并通过BIOLOG微孔板法分析共接种对NL-895杨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从整体趋势来看,不同接种处理后NL-895杨根际土壤酶活性均有所增强,土壤酸性磷酸酶、脱氢酶和转化酶活性均大于对照,其中,共接种JW-JS1+Xc处理对土壤酸性磷酸酶和转化酶活性的促进最为明显;接种150天后,不同接种处理土壤微生物的AWCD值均高于CK(培养24~48 h除外),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培养96 h后,共接种JW-JS1+Xc处理土壤微生物McIntosh优势度指数和碳源利用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单接种Xc或JW-JS1和CK(P<0.05),而Shannon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显著低于单接种Xc或JW-JS1和CK(P<0.05);不同接种处理NL-895杨根际土壤微生物对BIOLOG微孔板中6大类碳源的利用能力差异显著(P<0.05)。【结论】荧光假单胞菌JW-JS1与外生菌根真菌Xc共接种对NL-895杨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其土壤肥力的改善,进而促进NL-895杨的生长。与单接种相比,溶磷细菌与外生菌根真菌共接种可更有效地提高杨树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969.
磷素营养对青饲玉米产量品质形成与肥水利用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华北农牧交错区旱滩地条件下,以饲用玉米白马牙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磷肥不同施用量对青饲玉米产量品质形成与肥水利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使饲用玉米的生物产量增产10.5 %~25.1 %;显著促进了玉米植株氮素和磷素的吸收,使植株比不施磷分别多吸收氮素26.03~51.10 kg/hm2和磷素8.63~28.95 kg/hm2;植株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的含量随施磷量增加而显著增加;粗蛋白和粗脂肪的产量也增加显著,增幅分别为9.26 %~37.82 %和14.95 %~33.33 %。试验结果还表明,施磷比不施磷显著提高了青饲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增幅为10.44%~16.77%, 相当于多供水27.51~47.36 mm。因此,施用磷肥是提高饲用玉米饲草产量、营养品质和肥水利用效果的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70.
针对作物收获时农机具利用率低且存在因振动造成割台损失大、工作稳定性差等问题,以4LZ–3.2型水稻联合收割机为研究对象,设计一种面向水稻、玉米、大豆联合收割的多作物割台,确定割台伸缩、接穗板及连杆机构的具体参数,开展割台振动试验和田间收获试验。通过增设液压缸伸缩机构和基于连杆联动的接穗板变换机构来满足多作物收割要求,理论分析确定玉米收获时割台伸缩长度为200 mm;接穗板的折角为15°、总长为300 mm、宽度为30 mm、折起长度为135 mm、厚度为5 mm;连杆Ⅰ长度为330 mm,连杆Ⅱ长度为70 mm,拉杆长度为530mm,转动杆长度为510mm;部件所用材料均为Q235钢板。振动试验结果表明:在发动机低转速(1800 r/min)时割台振动以收割机共振为主;高转速(2600 r/min)时以振源影响为主,其中切割器的往复运动是主要振源;物料流的喂入对割台不同位置的振动强度受挠度影响很大,而喂入量的变化对割台振动影响不大。可见,所设计割台损失较通用收割机割台变化不大。田间收获试验表明:收割机行驶速度为0.6~1.4 m/s时,收割机收获水稻、玉米、大豆时的割台损失率平均值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