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8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5篇
  7篇
综合类   340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77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51.
王娟  李梦婷 《南方农机》2017,(18):175-176
传统村落的聚集具有地域性以及多样性,其空间未经历过规划,但是其空间的形成以及功能性又与当地的民风民俗、生活习性息息相关。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当地村民对现代生活的追求,传统的村落公共空间现已无法满足村民日益丰富的生活习俗。在积极响应国家"美丽乡村"的政策下,我们在改善村落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为村民营造出一些舒适、悠闲的功能区域。  相似文献   
152.
指出了传统村落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历史价值,其中吉安庐陵传统村落文化是我国独具区域性文化的杰出代表。吉安庐陵传统村落较为原真地再现了庐陵文化的历史特征和文化内涵,是当代人深入了解庐陵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以文化景观基因为研究视角,系统地识别与提取了吉安庐陵传统村落的传统名居、公共建筑、建筑材料与标志符号等物质文化景观基因,识别了风俗文化、红色文化、陶瓷文化和宗教文化等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以期为吉安庐陵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3.
运用地质学、生态学、道路美学、道路工程学、旅游开发学等理论,将翁丁村拟改造的村内道路当作文化和旅游景观来营造,探讨了通过生态化改造使简单的行走空间变成具备适用安全功能,且显示出深厚文化底蕴的红色砂岩石板路.  相似文献   
154.
以广东省溪头村为例,就开放式的古村落保护和旅游开发策略进行探索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5.
以通海县兴蒙乡蒙古族村为例 ,依据现场调研资料 ,在分析街巷空间构成及景观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少数民族传统村落街道更新的理念 ,探讨了街道界面的更新措施 ,指出了传统村落街道景观应遵循体现生活、满足人情和当地美学需求的设计宗旨 ,期望使传统村落街道景观在更新改造之后不会成为丧失本土文化灵魂的商业街区.  相似文献   
156.
武陵山片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社区传统知识保存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国家扶贫攻坚主战场武陵山片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为我国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中心。广义的传统知识,包括传统科技知识(即狭义的传统知识)、遗传资源、民间文学艺术,是创新的源泉。本文介绍该片区中国传统村落、传统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社区传统知识传承对策,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57.
《云南农业》2014,(10):76-76
近日,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公布2014年第一批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的通知》(建村[2014]106号),确定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琉璃渠村等327个中国传统村落列入2014年第一批中央财政支持范围。  相似文献   
158.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社会课题,乡村文化振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促进乡村延续与自立、遏制乡村衰落的重要举措。皖南传统村落文化底蕴浓厚,通过融于自然、适应社会等方式创造与传递村落社会价值。乡村交往空间是具有社会介质属性的互动空间,能促进乡村社区共同体的形成,缓解村民精神压力。皖南传统村落传统与现代文化和谐交融的乡村交往空间格局为现代乡村社会精神文化层面的和谐健康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具体途径包括保护及营造村落田园特色交往空间、构建多层次结构空间场所、提供和完善基础设施空间、激活地标性文化交往空间。  相似文献   
159.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是人们长期适应自然与社会演变的产物,其记录并保存着村落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反映出村落的文化内涵,体现出地方人群的价值取向和生活观念,具有地域性与多样性特征。西河古镇传统村落在区位地理格局、聚落整体景观、建筑空间、生产方式及文化内涵与形式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文化景观意象,圩田水利环境、政治交通职能、地域文化及经济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其文化景观的演变,古镇的聚落空间功能、环境营造特征、文化呈现形式等不断适应时代发展而改变。合理保护与开发西河古镇的文化景观,能够促进其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0.
结合华北平原典型农村村落空心化的实例,分析了农村村落空心化的发展脉络的形成过程和空心化形成的原因.从不同的历史时期结合经济发展的进程分析了经济要素、人文要素和政策要素在农村村落空心化形成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最后对农村村落空心化的治理提出建议,农村村落空心化的治理不但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还要体现农村村落的乡土特色,才能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推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