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9篇
  免费   338篇
  国内免费   128篇
林业   3430篇
农学   57篇
基础科学   10篇
  170篇
综合类   1827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7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222篇
  1999年   178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170篇
  1996年   222篇
  1995年   193篇
  1994年   207篇
  1993年   190篇
  1992年   180篇
  1991年   182篇
  1990年   161篇
  1989年   10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9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崇阳杉木种子园无性系花粉活力及花粉萌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卓文 《种子》2003,(5):79-80
本文以崇阳县桂花林场杉木初级种子园中所收集的各无性系花粉为研究对象,对花粉大小、花粉萌发及花粉生活力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花粉粒一般为球形或近球形。用蓝墨水染色对杉木花粉活力测定为有效和实用的方法,各无性系间花粉染色范围12.65~30.17min。硼酸对花粉萌发的作用极为重要,没有加硼酸的花粉萌发受到抑制,花粉在0.001~0.050g/L浓度硼酸的培养基上萌发好,花粉萌发时的花粉管形态除正常形态外,还存在不同的形态变异类型。  相似文献   
102.
1992-1994年在湖北省南杉木人工林中对杉木落针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定位研究,病害于4月中旬在2年生针叶上显露症状6个月中旬病斑停止出现,9-11月病斑又略向四周扩展,翌年4月下旬在枯黄的病叶上产生子实体。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不同栽植代数杉木林土壤磷素变化规律和形态特征,确定影响杉木林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因素,为提高连栽杉木对磷素的利用效率和我国杉木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土壤全磷、有效磷、不同形态无机磷含量进行测定,利用31p核磁共振技术(31p-NMR)和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SEM-EDS)、傅里叶红外光谱(F...  相似文献   
104.
对橡胶木和杉木进行微炭化处理,研究微炭化工艺(炭化温度为130、140、150、160℃,保温时长为5、7、9 h)的可行性,并与未处理材和高温热改性材(温度为180℃,保温为2 h)对比,以试件的失重率、尺寸稳定性和颜色作为表征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两种木材的失重率和尺寸稳定性逐渐提高,颜色变深。当温度为160℃,保温为9 h时,两种木材的失重率与高温热处理材相当,但杉木的各项评价指标明显更优。  相似文献   
105.
为实现杉木林蓄积量调查与估测的精准量化,基于林业数表编制作业获取的标准立地245株杉木树高、冠幅、胸径和带皮材积等林业资源调查数据,采用非线性估计法建立11种一元立木材积模型,通过求解模型参数并进行优异比较,渐进拟合出最优的胸径-树高-冠幅三元材积模型。结果表明:1)无论树高、胸径还是冠幅,11种单因子变量估测立木材积的曲线模型均以幂函数的检验参数最优。2)基于模型确定系数判定拟合模型优劣呈现三元>二元>一元。其中,包含树高、胸径和冠幅三元非线性最优材积模型确定系数0.988,总相对误差0.087%,总系统误差0.57%,模型预估精度99.40%。3)胸径-树高-冠幅三元材积模型充分集成了林分结构参数信息,其高精度低误差特点对林业数表编制、森林蓄积量监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6.
压前含水率对杉木间伐材压缩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杉木间伐材压缩密化的水分和物理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并观察木材微观结构的变化,可得出以下结果:1)压缩木各方向的水分分布不均匀,容易翘曲变形;2)水分对压缩木的物理力学性能有影响,压前含水率50%左右,压缩木硬度、抗弯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最大,但冲击韧性随着压前含水率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从微观结构的观察可知,杉木间伐材压缩木的细胞只是被挤压,细胞腔变小而细胞壁未受到破坏。为了降低压后含水率,使水分分布均匀,可以采取两种办法:一是使初始含水率尽可能低,二是热压时间尽可能长。  相似文献   
107.
为分析不同层次土壤对杉木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杉木第3代种子园实生轻型基质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通过来自3个杉木林分不同层次土壤的盆栽试验,分别为A层(0~20 cm)、B层(20~40 cm)和C层(40~60 cm),1年后测定杉木生长量,分析土壤有机碳、全氮和C/N比与杉木幼苗生长相关性。结果表明:A层土壤(0~20 cm)有机碳、全氮含量和C/N比分别为19.4 g·kg-1、1.2 g·kg-1和15.5,幼苗生长表现最优,苗高和地径分别为85.9 cm和16.8 mm;其次是B层土壤(20~40 cm)有机碳、全氮含量和C/N比分别为16.7 g·kg-1、1.1 g·kg-1和15.3,苗高和地径分别为75.6 cm和14.5 mm;C层土壤(40~60 cm)有机碳、全氮含量和C/N比分别为3.8 g·kg-1、0.5 g·kg-1和7.8,幼苗生长表现较差,苗高和地径分别为75.0 cm和13.4 mm,通过相关性分析,杉木生长与有机碳C、全氮N...  相似文献   
108.
为明确引起尤溪县杉木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采自西城镇东村村杉木人工林的疑似炭疽病病样进行病原菌分离与培养,利用形态学观察和系统发育分析对获得的病原菌株进行鉴定,同时对病原菌进行活体条件下的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共分离获得5株病原菌,菌落形态相似,气生菌丝白色、絮状,分生孢子无色透明,呈圆柱状,两端钝圆。基于ITS和GAPDH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菌株S1、S3、S5、S7、S9与沧源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ngyuanense均聚在同一分支。结合形态学特征、系统发育分析和柯赫氏法则验证结果,将尤溪县杉木炭疽病病原菌鉴定为沧源炭疽菌C. cangyuanense。  相似文献   
109.
为了充分了解国内对杉木施肥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通过CiteSpace软件绘制作者、机构、关键词等知识图谱,对CNKI数据库杉木施肥为主题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发文量整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作者谢国阳、李贻铨、刘爱琴发文最多且中心性较高,但高产作者之间的合作较少;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发文量最多,但各机构间连线较少且中心性较低,合作交流不紧密。今后可拓宽指数施肥应用范围,结合3S技术实现精准、高效管理。  相似文献   
110.
林分密度对杉木人工林下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研究不同林分密度对杉木人工林下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以38 a生5种密度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调查林下植被,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对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土壤指标进行单因素方差、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杉木人工林下物种种类多达121种,灌木层以杜茎山(Maesa japonica)为主,草本层以双盖蕨(Diplazium)、黑足鳞毛蕨(Dryopteris fuscipes)等蕨类为主。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各指数大多在初植密度为5 000 hm~(–2)时最高。不同土层间各种土壤养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不同密度间土壤养分变化趋势不同,更多的土壤养分在高密度或低密度林)分下达到最大。除了p H、有机碳以及纤维素酶外,其他土壤养分受林分密度变化响应均显著(P0.05)。0~20 cm土层的土壤养分与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关系更为密切,而20~40 cm土层的土壤养分与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关系更为密切。p H、全氮、碱解氮、有效磷与灌草层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最为密切。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显示,初植密度为6 667 hm~(–2)时最高(1.17),第二为3 333 hm~(–2)(0.93),其次为5 000 hm~(–2)(0.28)、1 667 hm~(–2)(0.12)和10 000 hm~(–2)(–2.49),得分前两名显著大于其他得分。以上结果表明,初植密度在5 000 hm~(–2)更有利于林下物种多样性的稳定,但不利于土壤养分的累积;密度过低或过高皆不利于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多样性的发展,特别是密度过高时,对林地伤害巨大;基于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多样性的主成分分析结果出现"驼峰模式",杉木人工林初植密度6 667 hm~(–2)和3 333 hm~(–2)更适合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多样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