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5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541篇
林业   667篇
农学   810篇
基础科学   126篇
  185篇
综合类   4541篇
农作物   475篇
水产渔业   126篇
畜牧兽医   1004篇
园艺   1244篇
植物保护   167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225篇
  2015年   272篇
  2014年   396篇
  2013年   423篇
  2012年   677篇
  2011年   562篇
  2010年   548篇
  2009年   561篇
  2008年   623篇
  2007年   473篇
  2006年   413篇
  2005年   499篇
  2004年   472篇
  2003年   429篇
  2002年   242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采用大鼠心肌条件培养基(RH CM)培养ICR小鼠的桑椹胚和囊胚,发现由囊胚分离的ES细胞传代后ES集落的出现率显著高于桑椹胚(P<0.05),囊胚更适合作为ES细胞分离克隆的材料。以RH CM为培养基的试验组ES细胞传代的平均时间间隔为38 h,对照组传代的时间间隔平均为78 h,两者差异显著(P<0.05)。表明RH CM能够促进ES细胞贴壁增殖和ES集落的形成,有效地维持ES细胞未分化状态。试验中设计的3 种培养条件对原代ES集落的形成影响不显著,但对传代后的ES集落的形成和传代的代次有显著差异。其中以MEF作饲养层,添加RH CM培养基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2.
为了实现屎肠球菌CCTCCM2017191的高密度工业化生产,必须提高该屎肠球菌的发酵活菌量,因此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筛选。首先在MRS培养基的基础上进行单因素试验以确定适合该屎肠球菌生长的最优pH值和培养温度以及该菌的最适发酵碳源和氮源;再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分析筛选培养基成分中影响屎肠球菌发酵活菌数的显著影响因子,设计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显著因子的最大活菌数响应区域,最后采用中心复合序贯试验设计(central composite circum-scribed design,CCC)和响应面分析法得到显著影响因子的最优配比浓度。获得发酵优化培养基配方为:麦芽糊精20 g/l、酵母浸粉77.22 g/l、结晶乙酸钠6.42 g/l、柠檬酸二铵2.0 g/l、磷酸氢二钾2.0 g/l、无水硫酸镁0.2 g/l、硫酸锰0.04 g/l、吐温-80 0.99 g/l。培养基pH值为8.0,培养温度为37℃。经验证,优化后培养基的发酵菌液活菌数可达6.136×109CFU/ml是相同条件下MRS培养基发酵菌液活菌数的4.63倍,优化方案及所得回归模型切实可靠,成功实现了该屎肠球菌CCTCCM2017191的高密度发酵培养。  相似文献   
103.
《中国蚕业》2020,(1):23-23
GB/T 7714—2015 《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以下简称新标准) 已于2015-05-15发布, 并于2015-12-01实施。新标准是一个基础性、通用性的国家标准, 专门供著者和编辑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新标准共给出了16个文献类型和标识代码: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档案A,舆图CM,数据集DS,其他Z。其中A、CM、DS、Z是新增加的。新标准给出的电子资源载体和标识代码: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  相似文献   
104.
以普通白菜品种苏州青为试验材料,采用穴盘基质栽培方法,研究温室覆盖不同光伏组件密度对普通白菜生长、光合作用、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50%光伏板覆盖处理的普通白菜株高、叶片数和叶面积比对照显著降低了27.34%、12.50%和22.64%,而33%光伏板覆盖处理对普通白菜生长的影响相对较小;除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下降外,光伏板覆盖(33%和50%)处理对普通白菜有机酸、硝酸盐、VC含量影响不显著,对植株气体交换参数及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亦不显著;50%光伏板覆盖处理显著降低了普通白菜单株质量和单个穴盘产量,而33%光伏板覆盖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综上,33%光伏板覆盖温室可用于普通白菜栽培生产。  相似文献   
105.
切取五指毛桃0.2 mm茎尖作为外植体,研究其科学合理的种苗繁育体系。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BA 0.5 mg/m L+NAA 0.1 mg/m L+蔗糖30 g/L+琼脂5 g/L,诱导率为55%;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BA 0.5 mg/m L+NAA 0.2 mg/m L+蔗糖30 g/L+琼脂5 g/L,增殖倍数为4.8倍;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25 mg/m L+活性炭0.3 g/L,生根率为95%。  相似文献   
106.
林辰壹  曹艳  马海  张萌  王娜 《北方园艺》2015,(13):145-148
以平菇品种"816"为试材,采用平板培养法,研究了18种氮源对高温胁迫后菌丝体恢复生长过程中对氮源选择性利用的特征,为优良菌株保护和提纯复壮提供重要的指导。结果表明:PDA加富培养基以及天然氮源中的豌豆、有机氮源中的牛肉膏、酵母膏和蛋白胨配方对菌丝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恢复生长的作用。氮源物质对高温胁迫后的菌丝体恢复生长作用存在极显著差异,一定的氮源对提高平菇耐热能力和高温胁迫后菌丝体恢复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7.
主要从培养基的角度深入分析长白山笃斯越桔组培快繁技术,并着重分析不同配型的培养基、ZT浓度、IBA浓度、糖的种类及浓度、土壤p H值对笃斯越桔组培苗增殖及其生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小麦淀粉颗粒蛋-1(starch granule protein 1,即SGP-1)突变体是选育高直链淀粉含量、高抗性淀粉小麦品种的重要基础材料。SGP-1突变缺失,使胚乳中支链淀粉侧链的延伸受阻,从而使胚乳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相对升高,所制食品的抗性淀粉含量也相应提高,具有重要的保健意义。本研究主要是利用SDS-PAGE方法,检测307份国内外农家种、育成种、高代品系及国内外黑小麦材料的SGP-1(SGP-A1、SGP-B1和SGP-D1)蛋白组成,进而发掘SGP-1突变体;并对突变体材料进行相关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特点的分析,为育种利用及品质改良提供参考。结果共检测到4份SGP-1突变体,均为冬性材料,其中国外材料3份(CH62444、EAP74961和Amigo)、高代品系1份(05黑初8),分别为SGP-A1单缺体,SGPA1和-D1双缺体,SGP-A1和-B1双缺体,以及SGP-A1单缺体。在主要农艺性状方面,EAP74961、05黑初8和Amigo抽穗期与石4185(CK)相近,而CH62444则抽穗较晚,并且3份国外材料植株均较高。这4份突变体材料麸皮中的非水溶性戊聚糖含量相对于水溶性戊聚糖占绝对优势,而胚乳中非水溶性戊聚糖含量与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则较为接近,但CH62444、Amigo和05黑初8麸皮中的总戊聚糖含量较高(分别为14.33%,15.20%和12.91%),而EAP74961面粉中的总戊聚糖含量(1.34%)较高。在淀粉组分含量方面,4份突变体材料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09.
培养基经过高压灭菌锅烧制冷却后,活性炭浓度在0~3.0 g/kg之间的各处理,培养基琼脂凝固性较好;活性炭浓度为4.0 g/kg时,培养基琼脂处于半凝固状态;活性炭浓度为5.0 g/kg及以上时琼脂处于流质状态,无法固定接种材料。设置添加活性碳1.0、2.0、3.0、4.0 g/kg 4个处理,对甘薯"浙薯13"组培苗综合性状影响比较显著,其中效果最好的是添加活性炭浓度3.0 g/kg的处理。  相似文献   
110.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是植物保护学科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中的基础课,原有的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匹配对接信息化手段支撑的课程教学的要求。为了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拆分课程内容调整课组教师构成最大化教师授课效率,同时应用雨课堂教学工具为学生学习提供便利的同时,提供课前预习和课堂讨论的平台。在此基础上,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索,推动了通过课前线上自主学习掌握课程基础知识,进而在课堂进行知识重难点剖析和实例拓展讨论,将知识点和田间实践及科学前沿紧密结合,为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重要探索实践,得去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