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9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59篇
林业   387篇
农学   376篇
基础科学   157篇
  169篇
综合类   3062篇
农作物   340篇
水产渔业   121篇
畜牧兽医   747篇
园艺   704篇
植物保护   14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425篇
  2011年   409篇
  2010年   351篇
  2009年   330篇
  2008年   498篇
  2007年   473篇
  2006年   341篇
  2005年   377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237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6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5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戊唑醇防治小麦赤霉病施药时期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戊唑醇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施药时期及其安全性,进行了戊唑醇防治小麦赤霉病施用浓度和时期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戊唑醇EC在有效成分150g/hm2和75g/hm2两个施用剂量下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没有显著差异,对病穗率和病情指数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3.7%、86.0%和85.1%、88.5%;25%戊唑醇EC在有效成分150g/hm2施用剂量下在齐穗期到灌浆初期喷施对小麦安全,以盛花期施药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对病穗率和病情指数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0.6%和84.1%,其次为齐穗期和初花期施药,对病穗率和病情指数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3.9%、53.3%和54.6%、56.8%,灌浆初期施药的防治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992.
文中基于高光谱与田间试验进行了甜菜不同生育时期(甜菜幼苗期、叶丛生长期、块根膨大期和糖分积累期)SPAD值估测研究。采用便携式ASD光谱仪和SPAD-502叶绿素仪分别实测了甜菜冠层反射光谱和SPAD值,分析不同生育时期冠层高光谱响应特征,并对12种光谱指数与不同生育时期的冠层SPAD值进行相关性分析,最后建立了SPAD值的最佳估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可见光波段(450-680nm)与近红外波段(760-950nm),甜菜不同生育时期冠层反射光谱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生育时期所筛选的3种光谱指数与SPAD值均达到了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相关水平;甜菜幼苗期、叶丛生长期、块根膨大期和糖分积累期分别以NDVI、SDr/SDy、CCI和SDb为单一自变量所建立的估测模型最佳,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达到了0.573、0.212、0.363和0.324。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对江苏地区1368-1911年旱涝灾害资料的统计和整理,利用滑动平均、累积距平及小波分析等方法探讨分析了明清时期该地区旱涝灾害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368-1911年江苏地区共发生旱涝灾害362次,其中旱灾发生108次,涝灾发生254次,在旱涝灾害中以涝灾为主;明清时期江苏地区旱涝灾害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旱涝灾害在年内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在时间尺度上大致存在7a、11a、17a和22a 4个周期,与太阳活动周期有着密切关系;明清时期江苏地区旱涝灾害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整体上呈现出西部多于东部、南部多于北部的变化特点;明清时期江苏地区旱涝灾害的发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18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环境的影响导致区域性旱涝灾害频繁发生。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钾肥不同施用时期对云南景东县烤烟品种K326产质量的影响。[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测定不同钾肥施用时期下烤烟的农艺性状和产质量。[结果]移栽后35 d和移栽后50 d追施钾肥,在各方面表现最优,产量2 790.0 kg/hm~2、产值44 082.0元/hm~2均最高,中上等烟比例平均高出其他处理6.91%,且各部位的钾含量较高。同时,推迟钾肥的施用期,可使烟株的产量、产值、中上等烟比例有所提高,烟叶的含钾量也有所提高,内部主要化学成分的比例也更协调。[结论]该研究可为云南景东烤烟种植中钾的施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以兰天26号为指示品种,研究了秸秆覆盖条件下不同灌水时期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有无秸秆覆盖,拔节期补充灌水对小麦产量有重要的作用。无覆盖条件下,拔节期灌水的折合产量为5 134.5 kg/hm2,比不灌水、越冬期灌水、灌浆期灌水分别高11.2%、25.9%、25.8%;秸秆覆盖条件下,拔节期灌水的折合产量为5 331.4 kg/hm2,比不灌水、越冬期灌水、灌浆期灌水分别高20.3%、39.1%、22.3%。灌浆期灌水时,秸秆覆盖有利于提高冬小麦产量。生育期无补充灌水或灌浆期补充灌水时,秸秆覆盖可降低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  相似文献   
996.
以辣椒杂交种甘科5号的双亲为试验材料,设置杂交中期和后期2个不同时期、晴天和阴天2种不同天气、上午和午后延迟及下午3个不同时间段,进行杂交授粉3因素(2×2×3)组合设计。试验结果表明,杂交中期和后期授粉处理的座果率(分别为65.3%和35.0%)、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分别为56粒和76粒、0.534 g和0.727 g)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晴天和阴天杂交授粉处理的座果率、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没有显著差异。上午授粉(8:00 — 11:00时授粉)和午后延迟授粉(12:00 — 15:00时授粉)处理的座果率(分别为61.3%和64.0%)、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分别为74粒和81粒,0.731 g和0.726 g)均较高,下午授粉(16:00 — 19:30时授粉)处理的座果率(为40.0%)、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分别为33粒和0.328 g)均较低,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各不同处理的种子千粒质量、种子发芽率差异不显著。杂交授粉不同时期、天气和时间段3因素之间还存在极显著的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997.
辣椒授粉时期和天气及时间段对杂交制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辣椒杂交种甘科5号的双亲为试验材料,设置杂交中期和后期2个不同时期、晴天和阴天2种不同天气、上午和午后延迟及下午3个不同时间段,进行杂交授粉3因素(2×2×3)组合设计。试验结果表明,杂交中期和后期授粉处理的座果率(分别为65.3%和35.0%)、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分别为56粒和76粒、0.534 g和0.727 g)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晴天和阴天杂交授粉处理的座果率、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没有显著差异。上午授粉(8:00—11:00时授粉)和午后延迟授粉(12:00—15:00时授粉)处理的座果率(分别为61.3%和64.0%)、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分别为74粒和81粒,0.731 g和0.726 g)均较高,下午授粉(16:00—19:30时授粉)处理的座果率(为40.0%)、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分别为33粒和0.328 g)均较低,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各不同处理的种子千粒质量、种子发芽率差异不显著。杂交授粉不同时期、天气和时间段3因素之间还存在极显著的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比较不同生育期红三叶草的生长情况和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变化,为红三叶草种植及适时收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不同生育期红三叶草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生长性能指标和营养成分指标,分别在两个收获期(即第一茬和第二茬)初花期和盛花期测定红三叶草的生长性能指标;并在每个生育期采集10个1m2样方的鲜草,自然风干后,分别测定红三叶草干物质(DM)、粗灰分(Ash)、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钙(Ca)、磷(P)的含量。【结果】在生产性能方面,第一茬盛花期在株高、鲜草产量、干草产量方面极显著高于初花期(P0.01),分别高出27.65%、69.94%、76.96%;第二茬盛花期的株高、干草产量极显著高于初花期(P0.01),分别为15.23%和47.67%,但在鲜草产量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在营养物质含量方面,第一茬盛花期的NDF和ADF含量分别显著高于初花期5.24%(P0.05)和27.06%(P0.05),而第一茬盛花期的Ash和Ca分别显著低于初花期8.73%(P0.05)和13.50%(P0.05),但在DM、CP和P含量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二茬盛花期的NDF和ADF含量分别显著高出初花期5.82%(P0.05)和9.20%(P0.05),而第二茬盛花期的Ca和P含量方面分别极显著低于初花期6.57%(P0.01)和24.14%(P0.01),但在DM、Ash和CP含量方面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综合来看,在生产性能方面,第一茬的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比第二茬分别显著高出46.50%和35.30%(P0.05);在营养物质含量方面,第一茬的Ca、NDF和ADF含量比第二茬分别显著高出16.54%(P0.05)、23.09%(P0.05)和29.54%(P0.05),而在DM、Ash、CP和P方面,第一茬与第二茬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红三叶草两个茬次的盛花期在Ash、Ca、P含量均显著低于初花期,而NDF、ADF含量均高于初花期,但是,两个茬次的不同生育期在CP含量方面差异不显著,在株高、产量方面分别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初花期,在盛花期刈割为宜。  相似文献   
999.
为研究大豆在不同发育时期的不同组织、不同非生物胁迫下稳定表达的最适内参基因,以大豆“JN28”V1时期的根、茎、叶,R3、R4时期的豆荚,R5、R8时期的子粒,干旱、低温、盐、脱落酸(ABA)胁迫下的根和叶共15个样本为试验材料。选择8个候选内参基因(Actin,β-actin,CYP2,EF1-α,Fbox,GAPDH,TUB4,18SrR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并分析8个候选内参基因表达的稳定性。利用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软件分析后,再经过RefFinder计算筛选出合适的内参基因。结果表明:4个软件的分析结果不同,以RefFinder综合分析结果显示,V1期的根和叶、R3期的豆荚、ABA胁迫下的根,最适的内参基因为Actin;V1期的茎、R4期的豆荚、R8期的子粒,最适内参基因为EF1-α;R5期的子粒、干旱胁迫下的叶,最适内参基因为Fbox;干旱胁迫下的根,最适的内参基因为CYP2;盐胁迫的根、ABA胁迫下的叶,最适内参基因为18SrRNA;低温胁迫下的叶,最适内参基因为β-actin;低温胁迫下的根,最适内参基因为EF1-α和18S...  相似文献   
1000.
要确保羊场养殖成功、公羊种用价值得到提升,实现经济效益,需要根据不同状态下公羊不同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养殖,作者根据多年养殖经验,就公羊饲养管理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