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0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林业   7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0篇
  10篇
综合类   379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852篇
畜牧兽医   16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秦忆芹 《水产学报》1981,5(3):245-251
1.东海外海的绿鳍马面魨是一种主食浮游甲壳类,兼食软体动物和珊瑚的杂食性鱼类。2.1-6月绿鳍马面魨摄食强度有两次高峰,分别出现在2-3月和5月。4月摄食强度最低,这可能和产卵习性有关。产卵前和产卵后均大量摄食,而在产卵盛期则少食或不食。3.绿鳍马面纯的摄食强度以南部鱼群为最高,中部鱼群次之,北部鱼群最低。饵料种类组成也不一样,北部鱼群主要是摄食浮游甲壳类,而南部和中部鱼群除摄食浮游甲壳类外还摄食不少珊瑚、角贝和扁卷螺。4.绿鳍马面魨-昼夜内,主要在下午到上半夜摄食,而在下半夜到上午则较少摄食和暂停摄食,明显地有昼夜垂直移动现象,产生此现象,不仅仅是由于追食饵料生物所引起,主要与其本身生活习性有关。  相似文献   
52.
东海带鱼摄食习性、饵料基础及与渔场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陈亚瞿  朱启琴 《水产学报》1984,8(2):135-145
本文对东海主要渔场中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 Linnaeus的摄食习性、饵料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及数量分布等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对其与渔场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东海带鱼是一种以磷虾等甲壳动物和小型鱼类等为主食,并兼食头足类、毛颚动物等的杂食性鱼类。研究结果还阐明浮游动物生物量及磷虾等的数量分布同东海带鱼渔场的位置变化和鱼群移动的关系密切,其中冬、春季浙江南部近海渔场;夏、秋季长江口及海礁、舟山等渔场,其关系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53.
潟湖是岛礁生物多样性演变的重要环境场,在岛礁水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微型浮游动物的生态功能研究是解析南沙群岛岛礁水域潟湖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组成、流向、能量流动效率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实验通过对南沙群岛重点岛礁渚碧礁、美济礁与永暑礁潟湖表层水域中微型浮游动物与生态环境调查,研究了其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通过稀释培养实验研究了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压力。结果显示,调查水域共发现微型浮游动物20种,总丰度的范围为320~1 460个/L,以无壳纤毛虫丰度最高。无壳纤毛虫在渚碧礁潟湖西部水域(ZB-1)丰度最高,砂壳纤毛虫峰值则出现在永暑礁潟湖中部水域(YS-3),桡足类幼体丰度最大值出现在美济礁潟湖北部水域(MJ-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个岛礁潟湖中部区域的微型浮游动物群落相似度较高,溶解氧是影响群落结构的最重要因素,特别是对MJ-3站位影响最为突出。摄食实验结果显示,3个岛礁潟湖水域浮游植物生长率为0.22~1.36 d-1;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率范围为0.22~0.60 d-1,微型浮游动物每天约摄食浮游植物现存量的...  相似文献   
54.
异齿裂腹鱼食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季强 《水利渔业》2008,28(3):51-53
于2007年6~7月份共采集30尾异齿裂腹鱼,对其肠内含物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异齿裂腹鱼食物组成主要为着生藻类,其中以硅藻最多;除藻类外,食物组成中还有大量有机碎屑以及少量水蚯蚓和节肢动物附肢等.还对其摄食器官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55.
不同光照周期下鲇幼鱼的日摄食节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温(23±1)℃,研究了鲇幼鱼自然光照、持续光照(自然光或日光灯作光源)和持续黑暗条件下的日摄食节律.试验结果表明,3种光照周期下,鲇幼鱼昼夜均有连续摄食特性,期间具有明显的摄食高峰(夜间)和低谷(白天),鲇幼鱼有明显的日摄食节律;持续黑暗与自然光照周期下的鲇幼鱼日摄食节律基本一致,持续光照与自然光照周期下的鲇幼鱼日摄食节律有所差异.研究证明,鲇幼鱼在3种光照周期下均属于典型的夜晚摄食类型;光照周期的改变对鲇幼鱼的日摄食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56.
1作用在小龙虾养殖池中种植水草和投放螺蛳,是提高养虾成活率、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移栽一定数量的水草以及投放足够的螺蛳,在小龙虾的健康养殖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首先,水草和螺蛳可作为小龙虾的饵料。在养殖过程中水草可增加小龙虾的植物性饵料来源,有充足的水草供小龙虾摄食,以达到营养平衡,可减少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7.
大黄鱼仔鱼摄食节律与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大黄鱼仔鱼的昼夜摄食习性及生长。实验结果表明:全长5.0—5.5mm的大黄鱼仔鱼具有明显的昼夜摄食节律,白天摄食,夜间不摄食。白天有三个摄食高峰,以下午13:00最高,早上9:00和下午17:00次之。仔鱼在12日龄前生长较慢,12日龄后生长明显加快。全长与日龄之间的关系可用方程TL=3.7545e~(0.047D)表示。  相似文献   
58.
温度对方斑东风螺生长与摄食影响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是在小水体、自动控温的条件下,研究不同水温方斑东风螺(B.areolata)的生长、摄食和存活.2种不同时间的对比试验,分别为约1个月和3个月,不同时间的试验结果相近.在22~32℃的水温范围,水温22℃和32℃方斑东风螺的生长速度略有降低.但在此范围内,不同水温方斑东风螺的生长差异不明显.根据试验结果和养殖生产的实际情况,可以认为,方斑东风螺人工养殖适宜水温22℃~28℃,最适水温24℃~28℃.另外,方斑东风螺耐受的高温是34℃,35.5℃出现死亡.能耐受7~8℃的低温.  相似文献   
59.
密度对养成期方斑东风螺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水温保持约28℃条件下,方斑东风螺日均摄食率、日均体重增长率,随其生长逐渐下降,而日均体重生长量逐渐上升。在密度300~1500个/m2范围内、小换水量(30%/d)试验条件下,当体重为1~2g、壳高15~20mm时,不同密度组方斑东风螺生长无明显差异,适宜的密度在1500个/m2以内;当体重3~4g、壳高25mm左右时,密度1500个/m2,方斑东风螺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其他组,认为适宜的密度为900个/m2左右;当体重4~5g、壳高25~30mm时,适宜密度应为600~900个/m2。  相似文献   
60.
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GIFT)摄食节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投喂添加色素的膨化颗粒饲料和观测排便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Genetic Improvement of Farmed Tilapias;GIFT)的摄食节律.结果发现,6个家系的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摄食具有明显的节律性,家系之间的摄食周期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001);t检验发现,各家系内摄食周期和排便周期的差异均不显著(P≥0.1097).回归分析发现,摄食周期对生长无显著的影响(P=0.8988),但与摄食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R2=0.9679,P=0.0004).对摄食节律聚类分析,6个家系可分为(1、2、6)、(3、4)、5共3个家系类别.该项研究能为GIFT的养殖投饵和进一步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为鱼类摄食节律研究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