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79篇 |
免费 | 190篇 |
国内免费 | 29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81篇 |
农学 | 152篇 |
基础科学 | 204篇 |
107篇 | |
综合类 | 1811篇 |
农作物 | 116篇 |
水产渔业 | 1352篇 |
畜牧兽医 | 838篇 |
园艺 | 237篇 |
植物保护 | 16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2篇 |
2023年 | 118篇 |
2022年 | 209篇 |
2021年 | 164篇 |
2020年 | 131篇 |
2019年 | 146篇 |
2018年 | 83篇 |
2017年 | 137篇 |
2016年 | 143篇 |
2015年 | 173篇 |
2014年 | 248篇 |
2013年 | 213篇 |
2012年 | 294篇 |
2011年 | 265篇 |
2010年 | 246篇 |
2009年 | 259篇 |
2008年 | 243篇 |
2007年 | 250篇 |
2006年 | 223篇 |
2005年 | 206篇 |
2004年 | 161篇 |
2003年 | 169篇 |
2002年 | 137篇 |
2001年 | 123篇 |
2000年 | 103篇 |
1999年 | 73篇 |
1998年 | 69篇 |
1997年 | 58篇 |
1996年 | 80篇 |
1995年 | 56篇 |
1994年 | 63篇 |
1993年 | 57篇 |
1992年 | 52篇 |
1991年 | 46篇 |
1990年 | 47篇 |
1989年 | 37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26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7篇 |
1978年 | 3篇 |
1976年 | 3篇 |
1958年 | 2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152.
绿壳蛋乌鸡是季节性产蛋,一般于每年的2~4月开产,至9月基本停产、绿壳蛋乌鸡从雏鸡至出笼需4~5个月,因此其上市集中在9月份至第二年元月份。而根据我国的气候特点和传统习惯,绿壳蛋乌鸡大量上市的9月份至来年的元月份正是市场需求淡季。而2~6月份才是绿壳蛋乌鸡畅销季节,售价远远高出3倍,因此, 相似文献
153.
154.
为研究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和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并分析其亲缘关系,对在虾夷扇贝中开发的60个EST-SSR位点在栉孔扇贝中的通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1个位点可在栉孔扇贝中扩增出特异性条带,通用性比例达35.00%,其中,17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例达28.33%。在虾夷扇贝和栉孔扇贝群体中,平均等位基因数(N_a)分别为2.7647和2.3529;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_e)分别为1.9487和1.6350;平均观测杂合度(H_o)为0.6314和0.3333;平均期望杂合度(H_e)为0.4569和0.313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726和0.2597;Nei's(1973)基因多样性指数(I)分别为0.4493和0.3087;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0.7176和0.5041;固定指数(F_(is))检测发现,7个位点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遗传分化系数(F_(st))为0.2398。本研究开发的21对通用性EST-SSR标记,为进一步开展虾夷扇贝和栉孔扇贝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辅助育种、基因发掘和种质资源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5.
为探究5-羟色胺2A受体(5-HT 2A receptor, 5-HT2AR)基因在海水贝类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RACE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克隆了厚壳贻贝5-HT2AR 基因的cDNA全长,并分析该基因的时空表达。结果显示,5-HT2AR基因全长2 636 bp,开放阅读框(ORF)2 124 bp,共编码707个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序列与人、小鼠、斑马鱼、长牡蛎和虾夷扇贝等物种分别具有45%、45%、48%、49%和67%的同源性。厚壳贻贝雌雄成体各组织和器官中均有5-HT2AR基因表达,雄性中的鳃表达量最高,而在雌性鳃、外套膜和性腺中的表达稍高于其他组织和器官;推测该基因可能与厚壳贻贝的摄食、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及促进卵母细胞成熟有关。5-HT2AR基因在厚壳贻贝各发育阶段均有表达,且稚贝的表达量为眼点幼虫的1.4倍,推测5-HT2AR基因可能参与了调控厚壳贻贝幼虫的生长发育过程。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5-HT基因家族在双壳贝类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6.
157.
158.
选用初始体质量(3.02±0.16) g的吉富罗非鱼幼鱼(Oreochromis niloticus)45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30尾实验鱼,分别饲喂添加壳寡糖质量分数为0.00%(对照组)、0.10%、0.30%、0.50%和0.70%的饲料8周,考查壳寡糖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前肠组织结构及肠道主要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长性能方面,添加0.30%、0.50%和0.70%壳寡糖组增重率分别较对照组显著提高12.53%、16.17%和9.47%(P<0.05);添加壳寡糖各组较对照组饲料系数显著降低,饲料干物质和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升高(P<0.05).在肠道组织结构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30%和0.50%壳寡糖组的幼鱼前肠绒毛长度显著增加了18.02%和23.21%,宽度显著增加了45.21%和54.06%,密度显著增加了15.18%和19.37%(P<0.05);添加0.30%、0.50%和0.70%壳寡糖组的幼鱼肠壁厚度较对照组分别减少了16.41%、19.96%和15.00%(P<0.05).在肠道主要菌群方面,各壳寡糖添加组大肠杆菌数量均显著降低,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上述结果表明,吉富罗非鱼幼鱼饲料中添加壳寡糖可提高其生长性能,并改善肠道内环境,推荐适宜添加量为0.30%~0.50%. 相似文献
160.
方斑东风螺肉壳分离病病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肉与螺壳分离病是方斑东风螺养殖中的常见病害,主要发生在壳高0.5cm以下的稚、幼螺阶段,严重时可造成螺苗在短时间内大量死亡。本文报道了方斑东风螺中间培育过程中由于养殖水体中混入以婆罗异剑水蚤(Apocyclops borneoensis)为主的桡足类对稚、幼螺的攻击,导致稚、幼螺受伤部位发生溃疡性病变,进而诱发稚、幼螺肉壳分离疾病发生的镜检检查结果。通过采取杀灭螺池中桡足类的措施后,病情很快得到控制,研究结果验证了桡足类对方斑东风螺稚、幼螺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