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9篇
林业   272篇
农学   103篇
基础科学   15篇
  10篇
综合类   842篇
农作物   63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69篇
园艺   291篇
植物保护   20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1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3篇
  1952年   6篇
  195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浅谈番茄黄曲叶病毒病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近两年来,由番茄黄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引起的番茄黄曲叶病毒病在我国的连续暴发,给本已充满艰辛的番茄生产带来了更大的风险,使之想起本世纪初人民日报(网络版)相继发表的"白粉虱成虫肆虐廊坊任丘规模之大实属历史罕见"和"天津空中飘着白粉虱"两篇  相似文献   
42.
贵州省蔬菜蓟马严重为害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蓟马是缨翅目昆虫的通称,属有翅亚纲,过渐变态类.世界上已记载有6000余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其食性杂,其中大部分种类是植食性的.植食性蓟马是为害蔬菜的主要类群之一,为害的方式有直接为害和间接为害,其中直接为害主要是以成虫、若虫锉吸蔬菜嫩梢、嫩(茎)叶、花和果实的汁液.  相似文献   
43.
1)发生规律。吉丁虫又称串皮虫、板头虫,属鞘翅目吉丁虫科。在陕西洋县梨产区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皮层内越冬,冬季剥开皮层可发现老熟幼虫已蛀入木质部。开春后随寄主萌芽,越冬幼虫继续为害,3月下旬开始化蛹,蛹期25—30天,4月下旬成虫羽化,但因气温低不出洞,5月上中旬为成虫羽化出洞盛期,  相似文献   
44.
草履蚧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草履蚧,属同翅目蛛蚧科。成虫、若虫刺吸树木的幼芽、嫩叶、嫩梢等处树液,主要危害白蜡、法桐、香椿、泡桐、刺槐、紫叶李等多种树木。被害树木发芽推迟,树势衰弱,甚至死亡。草履蚧繁殖快、易成灾。危害期长达100天左右。草履蚧暴发年,雌成虫下树后到处乱爬乱钻,爬到围墙、室内,以至影响居民生活。1形态特征成虫:雌成虫无翅,体长10mm左右,扁平椭圆形,背面稍隆起,形似草鞋状,赤竭色,被有白色蜡粉。腹部背面有横皱褶。触角黑色,鞭状。足粗状,黑色。雄成虫有翅1  相似文献   
45.
《中国茶叶》2008,(6):41-41
通过对茶尺蠖的性行为习性进行详细观察,掌握茶尺蠖性信息素释放规律。结果显示,雌雄成虫寿命分别为5.33、4.31天;羽化主要集中在18:00~凌晨2:00,而交尾时间在21:00~24:00,其中23:00左右是交尾高峰。结果表明,雌成虫有多次产卵现象,雄成虫具有多次交尾行为;采集性信息素的最佳时间在雌成虫羽化后第2天的22:30左右.  相似文献   
46.
一、芝麻地老虎1、形态特征:(1)小地老虎。成虫是一种灰褐色蛾子。体长17~18mm,翅展40~50mm。前翅棕褐色,有2对横线,并有黑色圆形纹、肾状纹各1个,周围有一黑边。在肾形纹外,有一尖端向外的楔状黑斑,外缘有2个尖端向内的黑斑,3斑相对。幼虫形较大,为50~55mm,黑褐色稍带黄色,体表密布黑色小颗粒突起,腹端肛上板有1对明显的黑纹。(2)黄地老虎。成虫体长15~18mm,翅展约40mm。黄褐色,前翅横线不够明显,中部外侧有黑色肾状纹及2个黑色圆环。雄蛾触角为双栉齿状,雌蛾触角为丝状。幼虫体长40~45mm。黄褐色,体表多皱纹,颗粒突起不明显。腹部末端  相似文献   
47.
随着果品的大量流通,一些果树难防难治的病虫传播到我省地产果品生产基地东部地区的宁安市、东宁县等县市,特别是苹果小卷叶蛾(老百姓俗称舔皮虫),近几年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发生较重。由于该虫害抗药性极强,给防治增加了难度,给果农造成了严重损失。苹小卷叶蛾又叫棉褐带卷蛾或小黄卷叶蛾,其寄主有苹果、梨、山楂、桃、杏、李和樱桃等多种果树,全国各果品产区都有分布。别名苹卷蛾、棉卷蛾、茶卷蛾等  相似文献   
48.
李连祥 《水产学报》1980,4(2):179-196
团头鲂血居吸虫病是1965年和1973年先后在湖北省浠水县鱼池发现。1.0—1.5寸大的鱼种往往因患此病而死亡。其病原体是文献中未报导过的两种血居吸虫,并一种命名为鲂血居吸虫新种Sanguinicola megalogramae sp.nov.另一种暂列为血居吸虫未定种Sanguincolasp。 较详细地观察和记述了鲂血居吸虫成虫的形态、生态,以及卵、毛蚴、尾蚴等的形态和发育情况。查清了鲂血居吸虫的中间宿主是一种扁卷螺——白旋螺 Gyraulus albus Muller,还进行了尾蚴对鱼苗的感染试验。 解剖材料表明:鲂血居吸虫在排卵季节(当年7—9月;翌年4-5月),成虫绝大多数寄生在心脏的动脉球内,其卵可随血液流至身体各部,但主要是到达鳃和肾。 通过组织病理观察,了解到由于大量虫卵充塞鳃小片造成机械损伤,阻碍鱼的气体交换,致使鱼苗或夏花鱼种窒息致死。每当鱼池中有大量尾蚴,在同一时间内有6—8个尾蚴侵入,鱼苗就出现畸形或死亡。 经过防治试验,提出消除中间宿主——白旋螺和杀灭鱼池中的尾蚴等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49.
草履蚧又名草鞋蚧,因雌成虫形似草鞋而得名。此虫可危害柿、桃、苹果,梨、槐、杨、柳等多种果树和林木。若虫和雌成虫将刺吸口器插入嫩芽和嫩枝吸食汁液,被害果树树势衰弱,枝条细弱,叶小,果实发育受影响,危害严重时,造成早期落叶、落果,甚至枝梢死亡。1生活史与发生规律河北省1年发生1代,以卵在树  相似文献   
50.
辐照对瓜实蝇遗传区性品系成虫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辐照对瓜实蝇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组成的影响,以100 Gy137Cs辐照来自瓜实蝇遗传区性品系(GSS)的5、8、11和13日龄的雌、雄成虫,并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别对其肠道菌群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瓜实蝇雌雄成虫的肠道中存在19个主要的菌属,包括17个属名已知,1个属名未知和1个属不可培养。其中,17个已知属分别属于4个细菌门,即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占总量的50%~98%)、厚壁菌门(Firmicutes)(占总量的2%~47%)、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占总量的1%~16%)和1个至今微生物界还未确定的稀少菌门(unclassified rare phyla)(总量1%)。此外,辐照降低了瓜实蝇肠道中的微生物多样性以及优势菌的丰富度,且这种影响与瓜实蝇的性别和成虫日龄无关。本研究结果为评估和修复辐照对瓜实蝇的损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