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6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68篇
林业   268篇
农学   79篇
基础科学   39篇
  42篇
综合类   861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260篇
畜牧兽医   1072篇
园艺   110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骡鸡是乌骨鸡(♂)与珍珠鸡(♀)通过人工受精产生的远缘杂交体,成年骡鸡的性腺发育不完全,不能从外形上区分雌雄性别.笔者根据已知禽类CHD基因序列设计了3条引物,采用特异性PCR扩增CHD基因片段.结果表明,3条引物对已知性别的成年珍珠鸡和乌骨鸡检测结果一致;同时,对2种鸡的鸡胚性别也进行了相应的检测,其结果与剖检结果相符,表明本研究建立的特异性PCR方法可以用于成年鸡和鸡胚的性别鉴定.在此基础上,用此方法鉴定骡鸡及其鸡胚性别,其结果表明骡鸡雌雄性别比例均衡,这与雄性骡鸡占较大比例的报道不一致.这一方法还适合鸡胚或1日龄鸡的性别鉴定.  相似文献   
102.
海洋酸化对海水青鳉性别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水青鳉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海洋酸化对其性别分化的影响。将刚受精的受精卵置于对照组(CO_2浓度为480×10~(-6))和2个处理组(CO_2浓度分别为1 000×10~(-6)和2 000×10~(-6))的水体中,直到孵化出膜。将出膜后仔鱼饲养在对照组水体中至性成熟,然后通过形态学、组织学和遗传学方法,对每一尾实验鱼进行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性别鉴定。经形态学判断,发现酸化处理组的雄雌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经形态学观察其第二性征和遗传学性别判断,对照组的青鳉从孵化到性成熟的个体中并未出现基因型和表现型性别不一致的个体,而在2个酸化处理组中,均有基因型为XX而表现型为雄性的个体,即性逆转雄性,性逆转率分别为38.4%和47.5%。  相似文献   
103.
珍珠鸡与家鸡的动物学分类地位相差甚远,1日龄珍珠鸡无法通过翻肛鉴别性别,直接影响其管理和生产流程。为解决珍珠鸡早期性别鉴定的问题,分析了珍珠鸡快、慢羽遗传特征以及利用快慢羽建立自别雌雄配套系的可能性,同时尝试利用CHD-1基因对珍珠鸡实施早期性别鉴定。通过肉眼观察1日龄珍珠鸡羽速,并采集其毛囊组织,检测珍珠鸡快慢羽ev21基因插入位点;以家鸡CHD-1基因序列为参考,扩增检测珍珠鸡的毛囊DNA,鉴定珍珠鸡的性别。未检测出该群体存在慢羽个体;另外,性别鉴定结果与阳性对照家鸡的条带一致,公母间出现差异,且与180日龄珍珠鸡性成熟时的翻肛鉴定结果一致。控制珍珠鸡快慢羽性状的遗传基础与家鸡可能存在差异,该群体目前不能通过系统选育建立快慢羽自别雌雄品系,而CHD-1基因可用于珍珠鸡早期性别鉴定,表明该基因在家鸡与珍珠鸡间遗传特征相同。在珍珠鸡快慢羽自别雌雄品系尚未建立前,可用于珍珠鸡早期性别鉴定。  相似文献   
104.
对大连水貂场5个品种水貂食毛症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不同品种、性别、年龄及埋植外源褪黑激素等因素与水貂食毛症发病率的相关性,以探讨水貂食毛症的病因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金州黑、咖啡、银蓝、红眼白、美国短毛黑5个品种种间差异对食毛症的发病率影响显著(P<0.05),其中咖啡水貂发病率最高为12.61%;性别对食毛症发病...  相似文献   
105.
利用AFLP技术,运用64个引物组合,检测雌雄东北红豆杉基因组DNA的多态性,筛选与东北红豆杉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其中7对引物组合共提供了11个与东北红豆杉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其中10个与东北红豆杉雌性相关的分子标记,仅1个与东北红豆杉雄性相关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06.
在不同养殖温度下注射外源雌激素后对孵化后90日龄的施氏鲟性未分化的仔鱼进行培育,研究早期性腺发育过程中组织结构和血清性激素含量的变化,以了解温度和外源雌激素对施氏鲟幼鱼性分化和性别比率的影响,探讨施氏鲟的早期性别控制方法和机制。在不同试验温度下,注射外源雌激素-17β-estradiol(E2)30 d后,使施氏鲟幼鱼的卵巢分化提前,但未能改变施氏鲟雌雄1∶1的性别比率。注射24 h后各温度组血浆T含量下降到0 ng.mL-1,显著低于对照组0.46 ng.mL-1的水平(P<0.05)。注射30 d后,血浆T含量有所回升,但以高温组21、24和27℃组的血浆T含量开始回升,27℃组回升幅度最大,与处理前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注射后24 h,各温度组血浆E2含量显著升高(P<0.05),7 d后开始缓慢降低,15 d后降到最低值后开始回升,30 d时血浆E2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注射后血清T含量一样,以温度高组回升快,最快组为21℃组。结果表明,注射17β-E2不能改变施氏鲟的性别比率,但对施氏鲟血浆T和E2含量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7.
<正>在人工养殖的鱼类中,不同鱼种的不同类别,其生长快慢相差较大。如鲤鱼和鲫鱼中雌鱼比雄鱼长得快,而罗非鱼则雄鱼比雌鱼长得快。因此,采用控制鱼类性别的方法,可使鱼产量大大增加,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现介绍利用激素诱导鱼性别的方法如下。所谓激素是生物(高等生物)的卵巢所分泌的内分泌素。分泌的主要为雄激素;卵巢分泌  相似文献   
108.
在脊椎动物系统进化中,鱼类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地位,鱼类的性别决定机制一直是国际上研究热点。鱼类几乎具有所有脊椎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鱼类性别决定机制研究对于整个脊椎动物性别决定机制的形成及进化途径的揭示具  相似文献   
109.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苦丁茶冬青RAPD-PCR反应的5种因素4水平进行优化试验,最终确定苦丁茶冬青RAPD—PCR的最佳反应体系为:在25μL反应体系中,DNA模板20ng,Mg2+ 2.5mmol·L-1,引物浓度为0.3μmol·L-1,Taq聚合酶浓度为2.0U,dNTPs浓度为200μmol·L-1。最佳的RAPD-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min,然后94℃变性30s,36℃退火30s,72℃延伸120s,进行40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min;4℃保存。然后通过RAPD技术筛选了91条随机引物,共计有24条引物能在雌/雄DNA/样品池间显示多态性,其中引物S164和S191分别扩增得到2个雄性特异标记S164—900和S191—800。经多次重复实验,RAPD标记均能在雄性个体中稳定出现,故此标记可应用于苦丁茶冬青性别的早期鉴定。  相似文献   
110.
分子标记技术在工业大麻性别分化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大麻性别表达影响着工业大麻种子、纤维和药用成分产量,其性别表达除了受到遗传物质控制外,还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这种复杂性使得性别研究一直是工业大麻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分子标记技术能在DNA水平上鉴定工业大麻性别,开发与工业大麻性别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可为大麻性别早期鉴定和特定性别分子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分子标记在工业大麻性别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