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69篇
林业   171篇
农学   111篇
基础科学   541篇
  122篇
综合类   1326篇
农作物   116篇
水产渔业   94篇
畜牧兽医   465篇
园艺   104篇
植物保护   15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台州市榕母管蓟马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榕母管蓟Gynaikothrips ficorum马是榕树上的主要害虫.该虫在浙江台州1 a发生9~10代,主要以成虫在被害叶内越冬.越冬成虫于3月上旬开始活动,4-6月、10-11月为危害高峰期.6月下旬虫口明显减少,世代重叠现象明显,每代所需时间随季节而变化.采用生物、化学和人工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该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Zn2+处理下,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生态遗传学参数、抗氧化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为研究种群暴发、综合防治、重金属毒性效应的分子机理及重金属对昆虫种群遗传进化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不同浓度Zn2+(0(对照),2.5,5.0,10.0mmol/L)浇灌小麦幼苗,在其叶片上饲养麦长管蚜及其后代,制作F1、F2、F3代的特定时间生命表,分析重金属Zn2+对麦长管蚜生态遗传学参数、抗氧化酶活性和体内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Zn2+处理后,麦长管蚜的世代周期在低浓度(2.5mmol/L)时较对照延长,高浓度时(5.0~10.0mmol/L)则较对照显著缩短;种群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均显著低于对照,且随Zn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Zn2+对麦长管蚜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有抑制作用,10.0mmol/L Zn2+处理后,CA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和2.5mmol/L Zn2+处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各代麦长管蚜之间存在显著差异;2.5mmol/L Zn2+处理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较对照显著升高,而5.0和10.0mmol/L Zn2+处理蚜虫后,SOD活性较对照显著降低;除2.5mmol/L Zn2+处理的F1代外,F1、F2、F3的羧酸酯酶(CarE)活性均高于对照。Zn2+处理后,麦长管蚜体内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不同浓度Zn2+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显著;F1、F2、F3代麦长管蚜体内的蛋白质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7.1,42.9,47.9μg/mg,且差异显著。【结论】Zn2+对麦长管蚜的毒害已遗传给后代并在后代中累积,高浓度Zn2+处理的毒害作用比低浓度Zn2+处理强。  相似文献   
993.
一、简易移动大棚的设计结构及建造方法1.建棚材料①支柱。选用粗细不同的两根钢管(直径4厘米和6厘米)相套,做成可升降式支柱,插入地面部分用15厘米长角铁焊成“十”字型,用以固定和防止下陷。顶部用1米长钢管1根,做成“丁”字型支架。支柱分高、低两种,高的1.5~2米,低的1~1.  相似文献   
994.
文章结合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宁夏中南部水源工程四标段3#管线PCCP安装施工实例,对PCCP安装施工方法及工艺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95.
目的:通过研究吡喹酮对雌性大鼠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吡喹酮组(150mg/(kg·d))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分别于用药后1、4、8周采用股动脉放血处死受试动物,取血清,放射免疫方法测定雌二醇(E2)浓度、卵泡刺激素(FSH)浓度、酶联免疫方法测定抗苗勒管激素(AMH)浓度。结果:吡喹酮组与对照组血清E2、FSH浓度无明显差异,血清AMH浓度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喹酮对SD雌性大鼠的卵巢储备功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96.
为了明确和评价管侧沟茧蜂的利用价值,采用寄生与未寄生对比的方法,研究了管侧沟茧蜂的寄生对甜菜夜蛾幼虫取食量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被寄生的甜菜夜蛾1,2,3龄幼虫与未被寄生的同龄期幼虫取食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被寄生的1,2,3龄幼虫分别比未被寄生的同龄期幼虫取食量减少75 01%,65 64%和57.45%。被寄生的1,2,3龄幼虫取食量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被寄生的2,3龄幼虫与被寄生的1龄幼虫的取食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即1龄<2龄<3龄。被寄生的3龄幼虫与未被寄生的发育历期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被寄生的2,3龄幼虫与被寄生的1龄发育历期差异达显著水平。被寄生的幼虫随发育历期的延长,其取食量和幼虫体重缓慢上升,被寄生的从第6d或第7d后取食量和幼虫体重缓慢下降。所有被寄生的幼虫均不能化蛹。该寄生蜂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甜菜夜蛾当代危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抑制甜菜夜蛾的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997.
应用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麦田生态系统中主要捕食性天敌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la (Thumberg)]成虫、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 (Pallas)]成虫、大灰食蚜蝇(Syrphus corollae Fabricius)幼虫与禾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Thumberg)]、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r Kirby)共存条件下天敌对麦蚜的控制作用,从而建立天敌一麦蚜捕食模型。该模型可反映麦蚜存活率与各参试因子之间的数量关系,不存在失拟因素。模型主效应分析表明:影响禾缢管蚜存活率的因子由大到小排序为异色瓢虫、自身密度、龟纹瓢虫、大灰食蚜蝇;影响麦长管蚜存活率的因子由大到小排序为异色瓢虫、龟纹瓢虫、自身密度、大灰食蚜蝇。分析了天敌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两种麦蚜的存活影响,初步建立了天敌控制麦蚜的最佳密度组合。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索箭管豌豆(Vicia Satzva L.cv)与春青稞(Hordeum Vulgare L.cv)在西藏山南地区的适宜混播比例,为当地混播人工草地的建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箭筈豌豆和春青稞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5种人工草地种植模式(V:100%箭筈豌豆 0%春青稞;VH1:70%箭管豌豆 30%春青稞;VH2:50%箭筈豌豆 50%春青稞;VH3:30%箭管豌豆 70%春青稞;H:0%箭筈豌豆 100%春青稞)的混播效果.[结果]混播可明显提高产草量和牧草品质,不同混播比例间的产草量及饲草粗蛋白(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钙(Ca)和磷(P)含量差异显著(P<0.05);随着箭筈豌豆混播比例的增加,饲草粗蛋白、粗脂肪、Ca和P含量随之增加,而NDF、ADF含量降低.[结论]5种种植模式中,混播比例以50%箭筈豌豆 50%春青稞为佳,在该种植模式下,产草量较高,品质较好,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含量提高.该混播比例可以在西藏山南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9.
为了观察小鼠氟中毒睾丸形态变化特点,研究氟对睾丸的毒性影响,选用45只健康性成熟雄性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氟组(25 mg/L Na F)、高氟组(100 mg/L Na F),连续饲喂60 d,制作睾丸石蜡组织切片,H.E.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曲细精管形态变化,通过定量分析方法探讨氟对睾丸的毒性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低氟组和高氟组曲细精管半径、面积以及曲细精管管腔半径、面积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氟组小鼠曲细精管细胞层数和厚度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形态学观察显示,25 mg/L氟中毒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减少,100 mg/L Na F可导致生精细胞排列紊乱、各级生精细胞减少等。本试验可为氟的雄性生殖毒性研究提供直观、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张洁  杨茂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897-11898
[目的]为评价和充分利用食蚜瘿蚊的控蚜作用。[方法]将甘蓝蚜、桃蚜、蔷薇长管蚜分别设置5个密度,并用甘蓝蚜作种内干扰竞争试验,研究食蚜瘿蚊对3种蚜虫的捕食作用。[结果]食蚜瘿蚊对甘蓝蚜、桃蚜、蔷薇长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食蚜瘿蚊对甘蓝蚜、桃蚜、蔷薇长管蚜一昼夜的捕食上限分别为13、11、12头,猎物密度相同时对甘蓝蚜的寻找效应始终高于桃蚜和蔷薇长管蚜。食蚜瘿蚊幼虫有较强的种内干扰反应,平均捕食量随自身密度的增大逐渐减少。[结论]食蚜瘿蚊的捕食数量随蚜虫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寻找效应随蚜虫密度的增大而降低。食蚜瘿蚊对甘蓝蚜的捕食量最高,捕食率随自身密度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