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12篇 |
免费 | 116篇 |
国内免费 | 13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774篇 |
农学 | 647篇 |
基础科学 | 503篇 |
197篇 | |
综合类 | 3491篇 |
农作物 | 176篇 |
水产渔业 | 380篇 |
畜牧兽医 | 1173篇 |
园艺 | 453篇 |
植物保护 | 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58篇 |
2022年 | 64篇 |
2021年 | 103篇 |
2020年 | 124篇 |
2019年 | 126篇 |
2018年 | 67篇 |
2017年 | 70篇 |
2016年 | 113篇 |
2015年 | 294篇 |
2014年 | 567篇 |
2013年 | 417篇 |
2012年 | 596篇 |
2011年 | 626篇 |
2010年 | 570篇 |
2009年 | 667篇 |
2008年 | 720篇 |
2007年 | 623篇 |
2006年 | 592篇 |
2005年 | 455篇 |
2004年 | 184篇 |
2003年 | 119篇 |
2002年 | 90篇 |
2001年 | 88篇 |
2000年 | 69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33篇 |
1997年 | 32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2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7篇 |
1978年 | 7篇 |
1977年 | 6篇 |
1975年 | 10篇 |
1974年 | 8篇 |
1965年 | 6篇 |
1957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2,(2):50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是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农学会主办的以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院校及有关农业的政府决策、咨询部门的管理、科研、开发等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的综合性专业刊物。本刊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宣传、交流科技体制改革,特别是农业科研经济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改革的理论、思路、措施、方法与经验为重点,着重反映农业科研经济管理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报道农业科研经济管理建设的实践与经验。 相似文献
72.
《中国农业信息快讯》2012,(4X):29-30
<正>审定编号:国审麦2011005品种名称:徐麦31选育单位: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烟辐188/徐州26号省级审定情况:2009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品种,成熟期平均比对照 相似文献
73.
文章主要针对我国企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详细阐述了加强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几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4.
75.
如何提升农业科研单位内部控制的执行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农业科研单位基本上都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内部控制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执行力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就如何提升农业科研单位内部控制执行力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6.
77.
《农村.农业.农民》2010,(5):9-9
在5月9日开幕的“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上,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说.2009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已经达到9%,森林覆盖率达到20.36%。今年年底,我国有望实现2007年出台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提出的阶段性目标,即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20%、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森林覆盖率达到20%。解振华说,这相当于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少排放二氧化碳15亿吨以上。 相似文献
78.
79.
近年来.随着草食畜饲养业的发展,饲草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玉米秸秆作为主要的饲料来源成为抢手货,为了满足养殖业对饲草料的需求。生产大量优质的玉米秸秆,今春从酒泉农科所引进了以生产秸秆为主的饲料玉米品种“科多8号”,按照供种单位介绍的种植方法,在高楼乡小庄村进行了试种,共试种了5.5亩。生长期间进行了观察记载,收获期与粮用玉米比较进行了测产调查。饲料玉米单株平均产量2.1千克。平均亩产10611.3千克,平均亩产值4244.5元。 相似文献
80.
为探讨我市及相邻地区育种单位选育的水稻新品种在一定区域的生长表现、产量水平和利用价值,2006年我们征集了一批近年来培育的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进行了适应性区域试验,以便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