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6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06篇
林业   84篇
农学   175篇
基础科学   98篇
  140篇
综合类   1474篇
农作物   47篇
水产渔业   325篇
畜牧兽医   3857篇
园艺   162篇
植物保护   20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458篇
  2011年   453篇
  2010年   464篇
  2009年   411篇
  2008年   457篇
  2007年   404篇
  2006年   393篇
  2005年   300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一病原学与流行特点1病原本病的病原是多杀性巴氏杆菌,组织或血液涂片瑞氏染色,菌体呈两极着色。巴氏杆菌对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强,在5%生石灰、1%漂白粉、50%酒精、0.02%升汞溶液内1分钟即可死亡。本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60T经10分钟即死亡。在日光直射下,薄涂片的病菌可很快死亡。在腐败尸体中可存活3个月。对各种实验动物,如小白鼠、家兔、豚鼠等均可致死。  相似文献   
962.
对重庆市某牛场运输后的牛的鼻拭子进行病原分离,对其进行培养形态及染色、动物致病性情况观察及16SrR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牛多杀性巴氏杆菌(PM)。利用PM种特异性引物及荚膜血清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均得到目的基因条带。由此确定分离菌株为牛荚膜A型巴氏杆菌。  相似文献   
963.
獭兔巴氏杆菌病并发球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氏杆菌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獭兔的常见传染病,发病快、死亡率高;球虫病是一种威胁獭兔的寄生虫病。若这两种病并发,对獭兔的危害更加严重,将给獭兔养殖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在门诊工作中,遇到一例典型病例,经诊断为獭兔巴氏杆菌病并发球虫病,现将诊治经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64.
獭兔传染性鼻炎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生于冬、春两季,呈地方性和散发性流行,各种年龄兔均易感染.  相似文献   
965.
巴氏杆菌病是由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传染病,家兔中较常发生,一般无季节性,以冷热交替、气温骤变、闷热、潮湿多雨季节发生较多。饲养管理不善、营养缺乏、饲料突变、过度疲劳、长途运输、寄生虫感染以及寒冷、闷热、潮湿、拥挤、圈舍通风不良、阴雨绵绵等,会使兔子抵抗力降低,  相似文献   
966.
海城市某养鸡户饲养的三黄鸡2000多只患巴氏杆菌病,经治疗后恢复健康,现将诊疗过程报告如下,以供参考。1发病情况该户在山地承包地养鸡和猪,无鹅、鸭,山地有野鸟。该批鸡70日龄,发病3d。第1天死亡2只,第2天死亡6只,第3天死亡18只。发病鸡腹泄,无呼吸道症状,随后死亡,大多在夜间死亡。病死鸡头无肿胀,冠微紫。  相似文献   
967.
1主要细菌病1.1鸭大肠杆菌病鸭大肠杆菌病无明显季节性,不同品种或日龄的鸭均有染病几率,以2~6周龄雏鸭易感,商品肉鸭感染死亡率接近50%。1.2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该病也称鸭传染性浆膜炎、鸭败血症等,是鸭疫里默氏杆菌引发的接触性传染疾病,多发于1~8周龄雏鸭,发病率、致死率分别高达90%与75%。1.3鸭巴氏杆菌病该病又称鸭霍乱、鸭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发的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鸭巴氏杆菌病无明显季节性,以大于1月龄的鸭易感,具有流行性强、发病速度快、致死率高等特征,极易引发禽类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968.
试验旨在对多杀性巴氏杆菌recN基因进行克隆和原核表达,并对其表达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参照GenBank中recN基因序列(登录号:CP003313.1)设计1对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片段,构建pET-28a(+)-recN重组质粒并转化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提取质粒进行酶切鉴定,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对融合蛋白进行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表明,试验成功克隆了大小约为1 677 bp的recN基因序列,通过诱导表达的His-Tag融合蛋白大小约为66.94 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生物信息学分析,recN蛋白的分子式为C2735H4428N786O855S16,消光系数为24 785,不稳定系数为43.99,属于不稳定蛋白;理论等电点(pI)为5.62,为酸性蛋白;总平均亲水性为-0.316,与试验表达的包涵体蛋白性质相同,即同为疏水性蛋白;recN蛋白在哺乳动物网织红细胞的半衰期为30 h,在酵母(体内)中的半衰期>20 h,在大肠杆菌(体内)中的半衰期>10 h;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64.87%)及无规则卷曲(21.00%)为主;经疏水性分析,预测该蛋白有3个高疏水性区域和9个高亲水性区域。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探究多杀性巴氏杆菌recN基因的功能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69.
试验旨在研究抗菌肽BSN-37的抑菌活性和稳定性。采用微量倍比稀释法测定抗菌肽BSN-37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菌落计数法分析抗菌肽BSN-37对大肠杆菌CVCC1568的杀菌动力学特征,扩散法测定抗菌肽BSN-37的盐离子稳定性、酸碱稳定性、血清稳定性、胰酶稳定性、热稳定性、反复冻融稳定性、室温保持稳定性、药效保持时间稳定性。结果显示,抗菌肽BSN-37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MIC为1.5625~25μg/mL,对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的MIC为1.5625~12.5μg/mL,对真菌(白色念珠菌)没有活性;抗菌肽BSN-37可在90min内完全杀灭大肠杆菌CVCC1568;除了Fe2+和胰酶会影响抗菌肽BSN-37的抑菌活性外,在75~100℃的高温、150~250mmol/L高浓度盐离子(Na+、K+、Ca2+和Mg2+)、20%~25%饱和浓度的Cu2+、pH 4~10、20%~25%的血清、10~12次的反复冻融、10~12d室温保存等条件下仍能保持较好的抑菌活性,药效保持时间可达7.5d。本试验结果表明,抗菌肽BSN-37具有替代抗生素成为新抗菌药物的潜力,为抗菌肽BSN-37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0.
天然抗菌肽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但其较高的细胞毒性会使肽的细胞选择性降低。为了提高抗菌肽的选择特异性,本研究拟探讨不同疏水性氨基酸对α-螺旋抗菌肽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及其抑菌机制。笔者采用α-螺旋肽GRX_2RX_3RX_2RG作为模板,分别以疏水性氨基酸色氨酸(Try,W)、苯丙氨酸(Phe,F)、缬氨酸(Val,V)、丙氨酸(Ala,A)、亮氨酸(Leu,L)和异亮氨酸(Ile,I)来替换X位置,得到了一系列富含疏水氨基酸的肽GW、GF、GV、GI、GA和GL。本研究检测了抗菌肽的二级结构、溶血活性、抑菌活性、盐离子活性,并对其抑菌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CD光谱试验检测出GF、GI、GA和GL在细胞膜模拟环境中均表现出典型的α螺旋结构,而GV只在TFE中呈现α螺旋结构;溶血试验结果表明,GV和GA在浓度为128μmol·L-1未表现出溶血活性,而其他肽均表现出较高的溶血活性;抑菌试验发现GV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几何平均值为3.7μmol·L-1,并具有最高的治疗指数(TI);盐离子稳定性试验表明,在NH_4^+、Zn2+和Fe3+中GV对大肠杆菌25922(E.coli ATCC 25922)的抑菌能力较稳定。进一步通过扫描电镜和内膜通透性试验对抗菌肽GV的抑菌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到GV能够通过穿透E.coli ATCC 2592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9213(S.aureus ATCC 29213)促使细胞内容物流出而导致细菌死亡,以及通过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穿透细菌内膜。综合以上结果,富含Val的GV具有较高的细胞选择性和成为高效抗菌药物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