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0篇
林业   14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4篇
  7篇
综合类   238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61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采用模拟咪唑乙烟酸土壤残留,以油菜盆栽试验研究萘二甲酐对咪唑乙烟酸土壤残留的解毒效果和解毒机理。结果表明,咪唑乙烟酸25g ai/hm2用量下对油菜有较重药害,可使油菜苗的株高、鲜重等生长指标和谷胱甘肽(GSH)含量、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力、氨基酸含量等生理指标明显降低。用种子重量0.5%萘二甲酐(NA)湿润拌种处理油菜种子能减轻咪唑乙烟酸对油菜苗的药害。萘二甲酐+咪唑乙烟酸处理的油菜苗株高和鲜重明显高于咪唑乙烟酸处理。萘二甲酐和咪唑乙烟酸都能导致油菜苗的氨基酸含量发生变化,并对GSH含量和GST活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咪唑乙烟酸25g ai/hm2处理相比,萘二甲酐加入咪唑乙烟酸后,使16种氨基酸含量升高,只有脯氨酸含量降低,氨基酸总量升高;GSH含量略有增加,但GST活力有显著提高。可以认为提高油菜苗氨基酸含量和GST的活力是萘二甲酐对咪唑乙烟酸解毒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2.
除草剂咪唑烟酸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经过瓶培养法富集培养,从长期使用咪唑烟酸的非耕地土壤中,分离出两株该除草剂的高效降解菌ZJX-5和ZJX-9,经VITEK-AMS细菌自动鉴定仪对上述两菌株分别进行鉴定为:ZJX-5为荧光假单胞菌Ⅱ型(pseudomonasfluorescenesbiotypeⅡ);ZJX-9为腊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当原始浓度为100mg·L-1时,其在5d内的降解率分别可达89.40%和95.56%,并研究了单一菌株和混合菌株对咪唑烟酸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混合菌的降解能力明显优于单一菌株,尤其在咪唑烟酸浓度较高时,混合菌在降解率及耐性方面均比单一菌株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3.
二甲硝咪唑在肉鸡组织中残留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肉鸡肌肉、脂肪、肝脏和肾脏组织中二甲硝咪唑的残留量。将二甲硝咪唑以0.04、0.40和2.00mg/kg分别添加到空白组织中,测得肌肉、脂肪、肝脏和肾脏组织的回收率在75.0%~96.1%之间,变异系数均低于10%。用该方法测定肌肉、脂肪、肝脏和肾脏组织中二甲硝咪唑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01、0.05、0.01和0.01mg/kg。经200mg/kg日粮二甲硝咪唑混饲AA肉鸡,测定不同组织中的二甲硝咪唑及羟基代谢物的浓度。停药2d后肌肉、脂肪、肝脏、和肾脏组织残留量迅速下降,停药7d后肌肉、脂肪组织残留量分别低于0.01和0.05mg/kg,停药10d时肝脏和肾脏组织均低于0.01mg/kg。  相似文献   
34.
目前花生仁中甲咪唑烟酸残留量的检测是参考国标中茶叶农残的方法,花生仁基质含有大量的油脂和蛋白质,这与茶叶基质有显著区别,且该方法只能定性。本文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花生仁中甲咪唑烟酸残留量的方法。花生仁样品采用乙腈溶液提取后再经过除脂净化处理,以乙腈:0.02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加入0.1%的三乙胺,磷酸调pH3.0)体积比1:3作为流动相进行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分析。结果表明:甲咪唑烟酸标准在0~1.2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检出限为7μg/kg;加标回收率为91.1%~98.9%;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都较好。该方法操作简便、分离度好、结果准确,能很好地满足花生仁中甲咪唑烟酸残留量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35.
牛眼虫可刺激眼结膜和角膜,使结膜角膜发炎,出现潮红、充血、流泪等症状。若角膜损伤时,出现角膜浑浊、溃疡、上下眼睑红肿、闭眼等症状。检查眼内时,发现眼球表面有活动的乳白色小线虫,此时即可确诊。  相似文献   
36.
报道了以Cu(Ⅱ)配合物为中性载体的PVC膜电极对水杨酸根(Sal^-)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性能和选择性并呈现出反Hofmeister选择性行为,其选择性从大到小次序为Sal^-,ClO^- 4,SCN^-,I^-,NO^- 2,Cl^-,F^-,Br^-,H2PO^- 4.在pH=4.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电极电位呈现近能斯特响应,线性响应范围为3.0×10^-6~1.0×10^-1mol/L Sal^-,斜率为-58.7mY/dec(20℃),检测下限为1.5×10^-6mol/L.采用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电极的响应机理,结果表明,配合物中心金属原子的结构以及载体本身的结构与电极的响应行为之间有非常密切的构效关系.电极可用于药品分析.  相似文献   
37.
采用摇瓶培养法对咪唑乙烟酸降解菌株Y的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子试验确定咪唑乙烟酸降解菌株Y的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并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发酵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优化后确定的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麦麸皮2%,米糠2.5%,豆粕2%,酵母粉1%,NaCl0.8%,CaCl20.6%,FeSO40.015%,文章为大规模发酵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8.
探明抗咪唑啉酮油菜对非选择性除草剂咪唑乙烟酸的抗性效应及该突变体的应用价值,为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不受环境释放限制的抗除草剂油菜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田间浓度梯度试验,在喷施咪唑乙烟酸后10 d、20 d、35 d、50 d和65 d取样,测定株高、叶片数、最大叶面积及干物质等,分析不同浓度药剂对油菜苗期生长的影响。油菜成熟时考察植株性状、主要经济性状及单株生物学产量,测定菜籽的油分、蛋白质、硫苷含量和全脂肪酸组成,分析不同浓度处理对抗性油菜植株、经济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浓度(135 g/hm2,ai.和180g/hm2,ai.)处理对抗性油菜苗期叶片生长和主茎伸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从而影响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对成熟油菜的植株性状和经济性状也有显著影响;低浓度(45 g/hm2,ai.和90 g/hm2,ai.)处理对油菜早期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喷药后35 d叶面积已恢复到对照(不喷咪唑乙烟酸)的92.94%,喷药后65 d苗高已恢复正常,对成熟油菜的植株性状和经济性状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不同浓度梯度的咪唑乙烟酸处理,对抗性菜籽品质均无不良影响;咪唑乙烟酸除草剂的最低有效剂量ED90为45 g/hm2,ai.,抗性油菜使用咪唑乙烟酸的最高安全剂量ED10为108.59~190.77 g/hm2,ai.,选择系数均在2以上,因此该抗性油菜的抗性较强,具有生产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9.
谷子抗咪唑乙烟酸新种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育抗除草剂谷子品种是解决谷田除草问题的重要途径。谷子不具有抗除草剂基因,但其近缘野生种资源丰富、遗传变异类型广泛,对谷子的抗除草剂育种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种种原因,各种类型的抗除草剂谷子品种在生产上应用的较少。咪唑乙烟酸能根治谷田的各种杂草,且价格低廉。我们现已培育出抗咪唑乙烟酸的谷子新种质和一些新品系,产量已经接近于生产水平,抗咪唑乙烟酸新种质对谷子抗除草剂育种将具有重大意义。简述了谷子抗除草剂材料、谷子抗除草剂育种研究进展以及谷子抗咪唑乙烟酸材料及其特点、育种材料的创新方法,详细介绍了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谷子抗咪唑乙烟酸育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0.
近年来玉米面积迅速扩大,大豆茬改种玉米,咪唑乙烟酸、氯嘧磺隆、氟磺胺草醚、异恶草松等除草剂残留药害严重;玉米除草剂使用技术不够成熟,玉米品种快速更新,多数品种对烟嘧磺隆、2,4-滴等除草剂敏感药害严重。北方早春玉米受低温影响,对除草剂代谢缓慢,选用安全性差的除草剂如乙草胺、烟嘧磺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