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6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本文通过对小农经济特性的剖析,指出商品小农阶段,特别是在有着数千年小农经济历史的中国,实现奶业产加销一体化,要使千家万户的奶农走向市场,首先必须砸碎束缚在人们身上的小农意识枷锁,其次下决心拆除奶农之间、乳品企业之间、营销部门之间的篱笆,进而拆除奶业产加销之间的樊篱;最后通过股份制使三者统一到奶业合作社的轨道上来,走“奶业合作社+公司+奶农”的路子,最终实现奶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62.
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从以土地为主的农业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进城务工,转变为产业工人(如巍山县2008年在外务工人员近5万人,占总人口的六分之一)。以农户散养为主的“小农经济”养猪模式由于受劳动力和其他养猪成本的限制,再加上疾病、技术和市场风险等因素的影响,养猪效益日趋下降,出现了养猪户减少和猪存栏下降的现象(如巍山县2008年未已有10638户养猪户停止养猪)。  相似文献   
63.
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是一种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实施,在统筹小农经济要素,发挥农业规模化效益;保护农民土地产权,保持土地政策的稳定性;促进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其他非农收入;促进专业化分工协作,吸引外部资本注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发展现状以及实践调查发现,现阶段农业生产托管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多发展困境,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模式发展,并针对存在的困境,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持续壮大托管组织,积极发挥示范效应;积极完善相关制度,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劳动力再就业,增加农业增收渠道;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大力引导资本下乡。  相似文献   
64.
泰国的小农经济在市场化条件下顽强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的社会结构和道德传统依然具有比较强的韧性和稳定性。对泰国南奔府的有机农业进行人类学田野调查发现,小农户在市场化情境中面临销路不稳定、农业劳动力短缺等风险,但是从事有机农业的农民通过有效运用有机农业的种植技术、社区合作网络来缓解这种风险,维护有机农业的价值。在政府政策、市场力量和“互帮互助”“团结协作”道德规范的共同作用下,小农户积极建立社区企业、学习中心等农业合作组织,这既有助于他们在参与市场化的过程中维护生计安全,同时也使这种道德规范开始具有市场经济的特征,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此外,小农户的生产实践也有助于维护乡村的社会秩序,传承原有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65.
南亚国家农村人口众多,农业主要是小农经营。随着近年来人口急剧增长,以及干旱天气和极端气候频繁发生,加之较为落后的生产方式等,南亚国家对粮食问题的担忧一直存在。尽管转基因作物在南亚国家还存在诸多争议,但转基因作物的出现为解决其农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方法。南亚国家对转基因作物发展采取谨慎原则,旨在维护其粮食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小农利益。展望未来,南亚国家会加强转基因作物研发,注重自有技术,完善转基因作物监管政策,保障转基因作物与传统作物共存,加强区域合作进行转基因作物研发生产以及进出口。南亚国家转基因作物的发展情况及相关政策,可为中国、亚太及世界其他地区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66.
合作与发展     
范良智 《湖南农业》2006,(11):25-25
“咱村好地方,山青河水长。合作社呀组织起,增加生产多打粮。”儿时学唱的歌,至今未忘。后来方知,歌的引申意思是,个人单干,小农经济,经不起风吹浪打和市场风起云涌的折腾,只有大家组织起来形成合力才好办大事,于是有了当初的初级社、高级社,再到后来的人民公社……几度分与合,  相似文献   
67.
中国历史上小农经济具有五个特点:土地占有关系频繁变化;交换半径决定了"日中为市";村落决定于耕作半径;代际构成包括祖孙父子三代;顺应天时,不过度消耗。中国近代历史上小农经济之顽强有突出体现,越是艰难越是顽强。现代环境下小农经济的内涵与外延均随条件变化升华:生产能力改变着经营规模与经营方式;信息化改变着"小农"家庭与市场的关系;农村社会保障与农村金融发展加速传统小农经济的转化,降低小农经济的脆弱性。这导致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经营主体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至今近90%的耕地和80%的粮食产量仍是由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因此,从家庭经营的角度看,小农的作用仍不可忽视也不应忽视。需要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认识农村价值、小农经济形态与农户家庭经营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机维修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发展的动力1·开发农机维修计算机网络信息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的高效率是由它的激励功能和信息功能来实现的。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农民焕发出了极大的生产干劲,购买、使用和维修农机的热情很高,相对而言,激励  相似文献   
69.
机械化育插秧取得了技术突破后,一些地方的农机推广部门推广示范给农民看,水稻育插秧技术是成功的,反映也很好,但多数农民还是采用传统方式种稻,究其  相似文献   
70.
一、小农经济的产生与特点(一)小农经济的产生我国古代社会经济中农业成为基础,得益于农耕文明的产生。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地位的主要途径就是土地制度,要求土地制度符合其利益诉求,这样土地和农民间的关系就更加紧密。在众多的外部环境和基础条件推动下,小农经济诞生了。随着私田的逐渐扩大,特别是铁农具的日益普遍使用,一家一户可以凭借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