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4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5篇
综合类   191篇
农作物   9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7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跨文化的理念,译者在翻译茶诗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英语诗歌的表述形式,按照英语读者可以接受的形式将我国茶诗翻译出来,这样才能够使译诗在最大程度上被读者所接受。本文首先就跨文化概念以及跨文化与茶诗英译的关系进行简单阐述,并就我国古代茶诗的特点表现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基于跨文化视角对茶诗的英译策略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有助于我国茶文化的传播和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唐宋的文人多是通过寄情于茶中,从而体现自己对山水间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茶诗通常又都含有很深刻的哲理,这些哲理在历史时光的洗涤下,展现的是更加深厚的文学色彩。因此,本文将会从唐宋茶诗形成的过程,发展的概况以及品茶中蕴含的哲理等几个方面来研究茶诗词中"茶意象"之审美。  相似文献   
3.
茶诗二首     
君山银针彩云薄雾漫山坡 ,一曲离骚一曲歌。名士名茶香送永 ,千层碧浪拥青螺。高桥银峰银峰挹翠出高桥 ,郭老吟诗赞碧娇。嫩绿鲜爽香满室 ,金钗榜上美名豪。茶诗二首@石爽溪  相似文献   
4.
2005年6月16日,法国诗华大药厂成功地与美国BIOMUNE疫苗公司签署了公司并购的有关协议,此举标志着法国诗华大药厂从此直接涉足美国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动物保健品市场。  相似文献   
5.
古代清廉诗以独特的美学意象表达出士大夫高洁清雅的人格魅力,在反腐倡廉的今天依然能够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古代清廉诗典型的美学意象入手分析,探究其在当代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大凯  李惠凯 《现代园艺》2023,(17):157-159+162
场所意象是景观设计追求的至高之境,独特的隐喻结构是场所意象营造的关键。古代诗歌中意象内涵表达尤为丰富和深刻,因此以在天象、地景、生境、人文境四类场所中罗列咏梅诗中的典型场景为研究对象,以入境阅读法作为诠释工具,进行入境观察体验反推诗中的场所情景,以具身认知理论的生理体验和心理状态及其关系为理论基础,以静态游观的视角探析古代咏梅诗中的场所意象营造的基本构成及其关系。  相似文献   
7.
茶香伴夏     
“茶”从古到今在人们的生活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几千年来,喝茶相对于国人而言.是仅次于吃饭的大事。古人没有各种现代化的降温工具,更爱从香茗中消夏,唐人卢仝有《七碗茶诗》写道:“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相似文献   
8.
茶起源于中国,因此中国是茶的发源地,并且茶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且影响深远,茶在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得天独厚,不可替代。随着茶的发展,相关的茶文学和茶文化也日渐鼎盛,诗人往往通过对茶的认识,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同时寄托着深深的感触和哲学思考,因此茶文化有独特的文学性和感染力。本文对茶诗中的宋代茶俗及其文化意蕴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茶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而宋代是巅峰期。提起苏东坡,除了他是宋朝的伟大诗人外更多提及的还有他与茶留下的不解渊源。他与茶的关系不能简单地说成是喜爱,更多的是痴迷。茶不自觉地渗透到他的诗句中,为后人留下一笔笔茶文化遗产。本文就透过苏东坡领会宋代人对于茶和人生的思考,分别通过苏东坡与茶的缘起、相互影响以及苏东坡写茶的韵味来介绍。  相似文献   
10.
黄锡朋,字百我,号蛰庐,江西都昌人。出生在诗书世家,光绪十九年(1893)举人,十年(1903)后中进士,授工部主事。在京为官时,多次希望回到家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