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7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林业   17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9篇
  55篇
综合类   1258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500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298篇
  2009年   267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266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250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69篇
  1997年   186篇
  1996年   182篇
  1995年   149篇
  1994年   204篇
  1993年   146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122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近几年湖州市区秋期蚕病的发生有加剧之势,并表现出3个显著特点:一是发病种类单一,多数为血液型脓病;二是发病时间早,据调查一般在2龄蚕期时已表现症状,4龄期就有少部分农户因发病而倒蚕;三是发病面广量大,如1998年全市血液型脓病发生面达90%以上,市属3区发病损失率在10%左右,有些严重乡发病损失率25%以上.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近几年通过座谈会、走访农民、察看蚕室和桑园及查阅有关资料等多种方式,就秋期血液型脓病发生的一般规律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的主要情况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对40%新农宝乳油不同稀释液喷施桑树后对家蚕不同间隔天数的残毒试验,得出40%新农宝乳油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较长,在桑园害虫防治上可在养蚕间隔期较长时使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3.
氟虫腈对家蚕的急性毒性与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氟虫腈是我国稻桑混栽地区水稻上普遍使用的杀虫剂。采用食下毒叶法、口器注入法与药 膜法测定了不同条件下氟虫腈对家蚕的急性毒性。氟虫腈对2龄、3龄、4龄、5龄家蚕的摄入LC50值 (48 h,下同)分别为4.89、6.46、9.47、11.59 mg/L;对5龄家蚕的LD50值为1.38 μg/蚕;在25、30、35 ℃ 3个温度下,氟虫腈对2龄家蚕的LC50值分别为4.81、4.59、2.05 mg/L;桑叶浸药时间为1 s、10 s、1 min、10 min、1 h时,氟虫腈对3龄家蚕的LC50值分别为9.12、6.46、4.39、3.68、2.80 mg/L;家蚕在氟虫腈药膜上爬行1、10、30、60 min后, 对4龄家蚕的接触LC50值分别为2.82、2.35、2.05、1.57 μg/cm2。研究表明,胃毒是氟虫腈对家蚕的主要作用方式,氟虫腈在桑园附近水稻上使用对家蚕有较大风险。  相似文献   
994.
重金属离子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4龄起家蚕添食不同浓度的Pb2+、Cd2+,研究其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添食重金属离子对家蚕成活率、体重、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均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95.
<正>目前浙江省主推的多丝量家蚕品种为菁松×皓月,是上世纪80年代由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优秀品种。该品种已饲养30多年,期间经过复壮,但有些性状不能适应当前的生产方式,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如皓月繁育系数低,皓月×菁松孵化率偏低,越年种有时甚至出现孵化率不合格的批次等问题。能够大面积推广的家蚕新品种必须同时满足蚕种生产、蚕农、用茧单位的要求,多丝量家蚕品种需  相似文献   
996.
杨剑  李木旺 《江苏蚕业》1999,21(4):27-27
<正>871、872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于“八·五”期间育成的一对产量高、丝质优、兼抗氟化物的优质春、秋兼用多丝量蚕品种,适合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及其它各省区推广使用。我县蚕桑站下属原蚕点于1998年春进行了871、872的试繁,成绩比较理想,现将871、872农村原蚕点繁育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97.
6×His-猪生长激素融合基因在家蚕生物反应器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通过PCR技术改建并去除了信号肽的猪生长激素cDNA基因克隆入转移载体pBacPAK His1,构建了重组转移载体pPGH0 30 ,进而将pPGH0 30与线性化病毒Bm BacPAK6共转染BmN细胞 ,成功获得了猪生长激素重组杆状病毒Bm BacPAK6 pgh。感染重组病毒的细胞可溶性蛋白SDS 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 ,感染细胞蛋白电泳带的 2 5kD处有 1条猪生长激素特异带。Bm BacPAK6 pgh的BmN细胞培养液接种家蚕 5龄幼虫和蛹 ,感病幼虫与蛹血淋巴的SDS 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 ,6×His 猪生长激素融合基因在家蚕体内得到了表达 ,特异性条带大小约为 2 5kD。  相似文献   
998.
况前  韩琦  徐云敏  何宁佳 《蚕业科学》2010,36(4):597-603
对NCBI公布的一种家蚕碱性小分子蛋白(GenBank登录号:AY655143.1)进行序列分析,发现该蛋白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IGFBP)的氨基酸序列具有相似性,特别是与IGFBP的N端功能区域匹配程度较高,推测此蛋白可能是IGFBP家族中的一员。采用凝胶过滤层析和弱阳离子交换层析从家蚕5龄幼虫体液中纯化目的蛋白,经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鉴定为家蚕Bm8K蛋白,为蛋白的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9.
何毅  司马杨虎 《蚕业科学》1991,17(4):200-207
根据长江流域夏秋季的气候特点,采用杂交、回交、系统分离、活蛹缫丝和多代高温多湿环境定向培育等育种方法,分别育成了中系蚕品种“浒花”和日系蚕品种“秋星”。两者都具有抗性强、丝量高、茧丝质优以及繁育容易等特点。其一代杂交种经多次实验室鉴定、农村生产鉴定、试养以及全国蚕品种审定结果表明:该新品种体质强健、孵化、眠起、老熟齐一,茧丝量高,茧层率22%;鲜毛茧出丝率15—16%,茧丝品质优良、解舒率74%,净度93分,茧丝纤度2.53/D,茧丝长超1000m。  相似文献   
1000.
家蚕蛹在复眼着色期,经4℃冷藏24小时后,可被Ac NPV(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感染。在蛹体内复制出的多角体大小差异较大,且比在昆虫Sf—21细胞中繁殖的Ac NPV和在蚕蛹体内形成的Bm NPV多角体小。在蛹体内繁殖的Ac NPV的游离病毒可以回返感染Sf—21细胞。由蚕蛹内分离的Ac NPV基因组DNA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与野生型的Ac NPV相同。以上结果证明Ac NPV可以在蚕蛹体内复制。含HBsAg基因(人乙肝表面抗原)的重组Ac NPV亦可感染家蚕蛹,并能正确表达外源基因。此外,还发现化蛹后第2天的家蚕蛹被注射约5×10~5PFU的Ac NPV,可诱导“人工滞育蛹”现象的发生,在25℃经过30天后蛹仍存活,发育停滞在复眼着色前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