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90篇
  免费   607篇
  国内免费   587篇
林业   1584篇
农学   1537篇
基础科学   1836篇
  1403篇
综合类   13766篇
农作物   941篇
水产渔业   798篇
畜牧兽医   7213篇
园艺   1305篇
植物保护   601篇
  2024年   196篇
  2023年   666篇
  2022年   758篇
  2021年   842篇
  2020年   856篇
  2019年   1035篇
  2018年   429篇
  2017年   933篇
  2016年   1115篇
  2015年   1118篇
  2014年   1820篇
  2013年   1929篇
  2012年   2136篇
  2011年   1936篇
  2010年   1708篇
  2009年   1577篇
  2008年   2052篇
  2007年   1771篇
  2006年   1331篇
  2005年   1219篇
  2004年   824篇
  2003年   1344篇
  2002年   652篇
  2001年   555篇
  2000年   329篇
  1999年   281篇
  1998年   273篇
  1997年   196篇
  1996年   171篇
  1995年   145篇
  1994年   149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119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5篇
  1957年   4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是鳞翅目(Lepidoptera)卷蛾科(Tortricidae)一种具有蛀果习性的世界性害虫,主要危害蔷薇科植物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同其他植食性昆虫一样,梨小食心虫对寄主植物的准确定位关系到觅食、求偶、交配和后代存活,乃至整个种群繁衍等生命活动。基于"梨小食心虫—蔷薇科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综述了梨小食心虫寄主定位行为的研究现状,并分析影响该行为过程的重要化学、物理和生理等因素,探讨昆虫行为调控技术在梨小食心虫等蛀果类害虫综合防控中的应用前景,为今后研究该类害虫对不同寄主植物的潜在危害及防控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2.
蛀虫蜡蚧菌Lecanicillium cauligalbarum是蜡蚧菌属中最近报道的新种,目前对其研究尚属空白。为寻求易于生长的培养基成分,本文通过单因素筛选最佳碳源、氮源、生长因子并进行正交试验优化。筛选的产孢条件(m/v)为:可溶性淀粉1%,酵母粉3%,蚕蛹粉1.5%,基础培养基(氯化钾0.05%,磷酸氢二钾0.1%,七水硫酸镁0.05%,七水硫酸亚铁0.001%),琼脂1.5%,蒸馏水1000 mL,25℃。优化培养基产孢量是PDA的4.5倍,是沙氏培养基的15.6倍。结果还显示该菌的产孢量受氮源影响较大,并对无机氮利用较低。这些结果将为蛀虫蜡蚧菌的后续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93.
科学技术在不断地进步,数控加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结合计算机技术,已经实现了在机械加工中的运用。数控技术在机械加工制造中的运用,提升了机械加工制造水平,为智能产业制造奠定了技术基础。机械加工制造工程中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将助力其工作更加高效,同时提升制造质量,因此通过必要的研究以了解其作用、影响因素及运用情况,能够促进机械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994.
蒸散(ET)是水分交换的重要过程,对理解地表水平衡至关重要。基于安徽省寿县国家观测站多年的通量和气象数据,分析了江淮流域稻麦轮作作物ET变化特征,并利用通径分析方法分别对冬小麦和水稻ET的影响因子进行辨识。结果表明:①江淮流域稻麦轮作田多年均ET年总量为740.3 mm,其中冬小麦、水稻、裸地分别占比40.7%、52.3%、7.0%。冬小麦ET的日均值为1.40 mm/d,在生长季内ET变化表现为弱"双峰型"特征,两峰值分别位于出苗-三叶和开花期。水稻ET的日均值为3.23 mm/d,在生长季内ET变化表现为"单峰型",峰值位于拔节期。②冬小麦ET主要受净辐射(R_n)和叶面积指数(LAI)影响,R_n的直接作用最明显,而LAI主要通过R_n路径对ET产生间接影响。水稻ET主要受R_n和20 cm土壤体积含水量(VSWC_(20))影响,R_n直接作用更明显。对比两种作物,R_n对其ET都起决定性作用,LAI对冬小麦ET作用明显高于水稻,而VSWC_(20)对水稻ET促进作用明显,对冬小麦ET变化促进作用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究安徽省区域水热动态变化趋势,对区域水旱灾害发生的夏季降水时空分布变化特点、分配特征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方法】利用1959―2017年安徽省16个气象站逐月降水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法、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并基于克里金插值法,对安徽省1959-2017年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区年均夏季降水540.1 mm,占年均降水总量45.9%,夏季降水量变幅为275.7~1 137.0 mm;1959-2017研究区年均降水量和夏季降水量总体上都呈增加趋势,其中夏季降水量变化率为23.01 mm/10 a,略高于年均降水变化速率(21.31mm/10a);夏季降水作为年降水极值的重要构成,在1975年存在显著突变点,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突变情况复杂多变,存在多个突变年份,突变年份与厄尔尼诺年具有较强关系。安徽省夏季降水与年降水在空间分布上都呈现出南多北少的同步趋势;年降水量呈现237.0~753.2 mm的降水梯度,夏季降水出现426.4~1 045 mm的降水梯度。【结论】安徽省夏季降水变化特点表现为集中性和突变性共存的特点,降水呈现增多趋势是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复杂的水热响应关系以及以厄尔尼诺现象为代表的异常气候事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安徽省区域气候过渡性和复杂下垫面地形条件造成了区域降水显著分异。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水资源优化配置成为长江经济带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核心议题,厘清农业用水量变化的内在驱动因素及影响效应是关键。基于2002—2017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将农业用水影响因素分为技术水平、产业结构、生产水平和人口规模,进而分析不同因素对农业用水变化的效应。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产出效应和人口效应促进农业用水增长,其中产出效应占主导地位;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对农业用水量起抑制作用。从区域来看,上海市、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和贵州省总体对农业用水起促进作用,江苏省、浙江省、湖南省和云南省总体对农业用水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9.
将山西省作为评价单元,以主要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从结构变化和污染与治理入手,分析了2005—2016年山西省生态环境演变过程与趋势,构建了生态环境演变驱动因素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山西省生态环境演变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5—2016年山西省生态环境经历先恶化后改善的演变过程,并呈现逐步好转趋势;第一主成分为主驱动因素,反映出经济系统对山西省生态环境演变起主要驱动作用;产业结构与环境治理分别为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内在和外在驱动力;污染物排放与农业生产为次要驱动因素;社会经济发展理念与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相互影响,共同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为探索石灰岩山地不同林分类型中空气细菌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林分,选取徐州石灰岩山地4种典型林分为试验材料,采用自然沉降法研究林分中细菌含量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同步监测温湿度、风速、PM2.5和空气负离子浓度,分析空气细菌含量及其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1)细菌含量季节性变化表现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除冬季日变化呈现"早晚低,中午高"的变化趋势,其他季节表现为"早晚高,中午低";(2)不同林分类型空气细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总体来看,苦楝林对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3)细菌含量与空气湿度和PM2.5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空气负离子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综上,苦楝林的抑菌效果最好,湿度、PM2.5和负离子是影响空气细菌含量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可为此地城市保健林的营建以及生态旅游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