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88篇
  免费   309篇
  国内免费   786篇
林业   630篇
农学   391篇
基础科学   675篇
  609篇
综合类   4247篇
农作物   318篇
水产渔业   1017篇
畜牧兽医   6634篇
园艺   253篇
植物保护   209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321篇
  2022年   339篇
  2021年   362篇
  2020年   356篇
  2019年   455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323篇
  2016年   424篇
  2015年   496篇
  2014年   789篇
  2013年   733篇
  2012年   988篇
  2011年   1003篇
  2010年   891篇
  2009年   884篇
  2008年   868篇
  2007年   697篇
  2006年   773篇
  2005年   658篇
  2004年   474篇
  2003年   423篇
  2002年   342篇
  2001年   297篇
  2000年   255篇
  1999年   217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180篇
  1996年   175篇
  1995年   141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3年   2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41.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发病奶牛586头,治愈579头.根据临床症状将其分为三个类型.现将诊断与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2.
2004年10月邹平县孙镇一带奶牛出现了以高热、流泪、泡涑性流涎、后肢僵硬、跛行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特点初步诊断为牛流行热。  相似文献   
143.
黑龙江省宾县地处中纬度地带,气候属寒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年日平均气温3.9℃,日极端最低温度-37.1℃,最高温度38.1℃,年均活动积温2 400℃~2 800℃,年均日照时数2 706.5 h(小时),无霜期120 d~148 d(天),年均降水量550 mm~600 mm(毫米),雨热同季,阳光充沛,土质比较肥沃,是发展果树生产的良好区域.  相似文献   
144.
磷化氢熏蒸处理对嗜卷书虱不同虫态的致死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室条件下系统研究了磷化氢(PH3)对储物害虫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卵、各龄若虫和成虫的致死作用,并选用PH3间歇熏蒸以及PH3与气调交替处理等措施对嗜卷书虱进行处理,比较了不同处理措施对嗜卷书虱种群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PH3熏蒸处理对嗜卷书虱各虫态有不同的致死效果。对卵而言,24、72和120 h熏蒸处理的LC50分别为0.137、0.045和0.035 mg/L;而24 h熏蒸处理对若虫的LC50在4.285~7.364 μg/L之间,对成虫的LC50为20.404 μg/L;采用25 μg/L的PH3进行24 h熏蒸处理,间隔10 d后再分别进行第2次和第3次熏蒸处理,可以完全控制嗜卷书虱的发生。采用PH3 (12 μg/L)和气调(体积比例为35% CO2,1% O2,64% N2)交替处理能够延缓嗜卷书虱种群抗性的发展,交替处理3~5次可以完全控制嗜卷书虱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5.
热胁迫对辣椒花柱细胞中Ca2+ 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焦锑酸钾沉淀法研究了热胁迫对辣椒开花前后柱头和花柱细胞中Ca2+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常温下Ca2+ 分布在柱头细胞表面、花柱引导组织细胞间隙等质外体系统中, 且在花粉管上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规律性变化; 热胁迫后, 除细胞间隙等质外体系统外, 细胞质和细胞核中也出现Ca2+, 花柱引导组织中通过的花粉管发生扭曲、变形, 这可能与Ca2+ 的异常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146.
一、临床症状   (一)一般性临床症状  体温突然升到41~42℃,经过1~5天,才降至正常。有的经过5~7天,发热才有可能减缓。病初精神抑制尤其双肘部肌抖动明显,体表及末梢发凉(发热恶寒),呼吸急速,每分钟多达90~100次,个别病例每分钟呼吸次数高达130次。病初心季亢进(深数脉)并与呼吸、体温同步增加(暂时)。病初便秘,粪干而黑,表面有黏液及血丝,少数病牛有膀胱麻痹症状,排尿困难。重病牛出现神经症状,兴奋不安;个别病牛出现酸中毒,双眼流泪,一般病牛,经过1~3天(常超过3天),临床症状消失,有的持续到15天后仍有症状; 个别病牛反复发热,高…  相似文献   
147.
鸡热应激的营养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鸡的生理特性和热应激时的代谢特点,采用在饲料中添加抗应激添加剂和调整饲料的营养标准,提高鸡的抗热应激能力和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48.
每年春末夏初,蜜蜂发展到顶峰时期必然会产生“分蜂热”,这已形成规律。自然分蜂会给蜂场造成重大损失:凡起分蜂热的蜂群,工蜂出勤大大减少,蜂王产卵骤降,蜂王身体缩小,巢门前“呆蜂”增多,呈“怠工”状态。此时,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蜂王会带领一半左右的工蜂,飞离原巢,另建新巢。防止自然分蜂,首先要探索和掌握蜂群产生自然分蜂的机理,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实践证明,蜂群产生自然分蜂的原因:一是群势过于强大;二是巢内闷热;三是哺育蜂过剩;四是巢内储存的粉、蜜过足;五是蜂王衰老,释放的“蜂王物质”减少;六是外界蜜粉源充裕,蜂群分出去不会…  相似文献   
149.
随着夏季高温天气的到来,肉种鸡会产生热应激反应,采食量下降,摄入的能量、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减少。母鸡产蛋量下降,蛋重变小,蛋壳质量降低,抵抗力下降,死亡率增加。公鸡交配次数减少,精子数量下降,受精合格种蛋数减少,经济效益降低。  相似文献   
150.
新生犊牛杂交热是犊牛(主要是母犊牛)在出生2~5天内,突然发生一种以出汗不止、高热、呼吸喘粗为特征的疾病.他医暂取名为新生犊牛杂交热病.笔者自1998年至今,共收治该病12例,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