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17篇
  免费   806篇
  国内免费   1854篇
林业   1448篇
农学   2253篇
基础科学   1886篇
  1951篇
综合类   16074篇
农作物   1062篇
水产渔业   1453篇
畜牧兽医   10210篇
园艺   3022篇
植物保护   818篇
  2024年   232篇
  2023年   903篇
  2022年   1093篇
  2021年   1272篇
  2020年   1030篇
  2019年   1186篇
  2018年   637篇
  2017年   927篇
  2016年   1090篇
  2015年   1237篇
  2014年   2050篇
  2013年   1884篇
  2012年   2705篇
  2011年   2742篇
  2010年   2330篇
  2009年   2370篇
  2008年   2502篇
  2007年   1868篇
  2006年   1611篇
  2005年   1459篇
  2004年   1403篇
  2003年   1491篇
  2002年   852篇
  2001年   849篇
  2000年   646篇
  1999年   473篇
  1998年   413篇
  1997年   427篇
  1996年   417篇
  1995年   343篇
  1994年   339篇
  1993年   290篇
  1992年   226篇
  1991年   224篇
  1990年   182篇
  1989年   204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7篇
  1973年   5篇
  1965年   6篇
  1957年   19篇
  1953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1、在短光照或温室条件件下高粱品种出苗~抽穗期日数显著缩短,供试品种平均比对照分别缩短12.5天和13.635天,缩短百分率分别为18.8和20.5;伴随苗穗期日数的缩短,叶片数在短光或温室条件下分别减少3.9和4.275片,减少百分数分别为22.24和24.22;株高分别降低60.15和47.65厘米,降低百分数为25.88和20.5,表明光、温直接影响高粱的生育进程和器官建成的数量与结构。 2、高粱品种生育日数变化主要反映在出苗~抽穗期。出苗~抽穗日数在短光或温室条件下分别减少18.8%和20.5%.而抽穗~成熟日数仅减少5.1%和8.3%,表明高粱出苗~抽穗期是光温反应的最大效应期。 3、不同品种在短光或温室条件下性状变化的趋势一致,但程度明显不同;同一品种同一性状在上述条件下变化程度也不同。根据供试品种对光温敏感的程度划为四大类群,其数量与地理分布如下: Ⅰ、光温敏感型,占试验品种总数的20%.分布在长江以北,辽宁以南地区。Ⅱ、温敏感型,包括温敏感光中度敏感型和温敏感光迟钝型,占25%,分布在黄河以北,北纬45℃以南的山西、内蒙、辽宁、河北北部和吉林南部。Ⅲ、光敏感型、包括光敏感沮中度敏感型和光敏感温迟钝型,占12.5%,分布在黄河(北纬35°)以南,南岭(北纬25°)以北地区。Ⅳ、中度敏感型占42.5%,分布广且没有明显的地带性。试验未发现对光、温都迟钝的类型。北方温敏感型品种较多,短日性较弱,南方光敏感型品种较多,短日性强、感温性中等或较弱。不同光温类型的形成、分布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即光温条件和栽培制度密切相关。 4、温敏感型和光敏感型中早熟品种较多,占86%,光温敏感型品种既有早熟的,中熟的、也有晚熟的,所以光温敏感的品种不一定全是早熟品种,而晚熟品种也并非对光温反应不敏感。中度敏感型品种也有早熟、中熟和晚熟之分。在不同光温条件和栽培制度下,不同光温类型熟性变化的主导因素不同。 5、光、温在形成高粱不同类型过程中的效应是相互联系而又有区别的,光、温效应对不同环境下的不同类型有主次之分,大小之别;光、温效应在高粱不同发育阶段既是同步性的,又是顺序性的。  相似文献   
32.
杨淑玺 《新农村》2005,(11):20-20
越冬前在越冬池内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施入100-200千克畜禽粪(堆积发酵的最好)。  相似文献   
33.
徐成文 《中国沼气》2001,19(2):34-34
春季大换料 ,应做到如下几点 :( 1 )大换料前 2 0天停止进料 ,“三结合”沼气池尤其要这样。( 2 )备足新的发酵原料。 7~ 8m3 的沼气池需要秸秆 70 0~ 80 0kg ,粪便 (人、畜、禽粪均可 ) 1 40 0~ 1 6 0 0kg。如果粪便与秸秆的比例达不到 1 :1时 ,应添加料液总重量 2 %~5 %的碳酸氢铵 ,以补充氮源 ,调节碳氮比。( 3)秸秆类原料要进行预处理 ,即将秸秆铡为 1 0~ 1 5cm长的段。泼上石灰水 (石灰用量为秸秆重量的 2 %左右 ) ,使之保持一定湿度 ,与粪便适当搭配 ,用塑料薄膜覆盖 ,在池外堆沤。堆沤温度为 6 0~ 70℃。堆沤时间夏季为…  相似文献   
34.
苹果渣是苹果加工厂的副产物.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2002年苹果年产量为2 550万t,占世界总产的40%以上,可产生苹果渣300多万t,苹果渣的总产量十分可观.鲜苹果渣含水量在70%~80%,极易腐败变质,既污染环境又造成浪费.为了充分利用这一巨大资源.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国家"863"项目资金的资助下,中国农业科学院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和营养平衡理论相结合的办法,通过益生菌的作用和强化营养平衡,研制出了果渣发酵饲料,使苹果渣成为增奶、增重的功能性饲料产品.该项技术于2003年6月通过了农业部部级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技术的成功开发,既使苹果渣变废为宝,保护环境,又为快速发展的草食动物养殖业提供了优质的饲料,最终将促进果业和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同时,苹果发酵饲料的研制成功对于增加畜禽产品的安全性及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均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5.
李灿新 《种子》2004,23(5):80-82
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在父母本花期相遇的情况下,花时相遇的机率大小,直接影响制种产量.影响花时相遇的因素,除不育系的遗传性外与温湿度有密切的相关性,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大,花时相遇的机率越高,制种产量越高,反之,则制种产量越低.  相似文献   
36.
1治牛百叶干方取玉米面1 000 g,面曲200 g(蒸馒头酵面即可)、食盐250 g,先将玉米面和酵面混合均匀,放入盆内加适量水,调成稠粥状,待玉米面发酵至冒泡,有特殊的酵味为止(如气温较低,应适当加温)。再以适量的温水将食盐溶解,冲入发酵的玉米面中,调合均匀,1次灌服,一般1次即愈。如不愈,隔日再按上方服1次,即可痊愈。2治牛瘤胃积食方酒曲2 500 g,用适量温水化开,分3次灌服,每隔5小时1次。同时停喂精料。病例介绍:2004年7月21日上午,青海省循化县积石镇河北村的一耕牛偷食麦籽发病,遂前来就诊。经检查,诊断为瘤胃积食。采用消积导滞、增强瘤胃蠕…  相似文献   
37.
果树盆景之所以为众人所青睐,是因它既赏花又观果。春天繁花似锦,婀娜多姿;夏天片片绿叶,青翠欲滴;秋天果实累累,望尔垂涎;冬天枝干苍劲,气宇轩昂,可谓无日不景。而如何使果树盆景花繁果丰,下面谈点愚见,与同仁共商。  相似文献   
38.
金鱼养殖中应用EM技术发酵饵料,结合每周一次的水体投放EM,对改善水质、增进金鱼体重的加速增长、增强鱼体颜色及健康。具有明显效果,实验以来,金鱼生长健康,未发生疾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实验期70天中,平均个体重13.29克(9月3日个体平均体重为18.23克,11月24日个体平均体重为31.52克);对照组70天中,平均个体增重仅为6.82克(9月3日个体平均体重为26.51克,11月24日个体平均体重为33.33克)。对照组70天净增重率为25.73%,实验组70天中净增重率为73%。实验组比对照组提高47.37%,实验组的金鱼颜色鲜红油润光亮,对照组相差甚远,实验组金鱼规格整齐,大小差异不大,对照组金鱼大小参养不齐;实验组水体清亮透明,对照组水质污浊。  相似文献   
39.
《北方牧业》2004,(20):24-24
“湖南省大宗农产品综合深加工技术研究”这一由国家科技部组织的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的实施快两周年了,记者日前从湖南农大食品科技学院了解到,其中“低温发酵肉制品”的研究开发这一重点课题,已取得了重大成果。并于日前通过了湖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们认为,这项技术目前在国内领先,可以极大地改善肉制品品质,使肉制品更新鲜、更安全、附加值更高,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40.
平菇驻9703菌株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平菇驻9703是我所1997年在一个梨园的一株野生平菇株上分离获得,经多年驯化、提纯,于2001年初试于生产表现优良,2002~2003年20万袋大面积栽培表明,该菌株适温广、抗杂强、产量高、商品价值好,与当地主栽品种“831”相比平均增产15%左右,尤其2~3潮增产明显,比较适合玉米芯栽培。现将其特性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