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3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354篇
林业   314篇
农学   613篇
基础科学   315篇
  446篇
综合类   3246篇
农作物   328篇
水产渔业   107篇
畜牧兽医   1741篇
园艺   195篇
植物保护   102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319篇
  2014年   440篇
  2013年   383篇
  2012年   548篇
  2011年   499篇
  2010年   427篇
  2009年   431篇
  2008年   578篇
  2007年   353篇
  2006年   366篇
  2005年   371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10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4篇
  1953年   3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81.
为了研究在不同生成元下,Cantor集的多重分形谱的变化规律及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别。选择了Cantor集的一种质量分布,当赋予质量以不同的概率比时,用多重分形谱的方法加以分析,并用Matlab软件画出多重分形谱随奇异指数变化的函数图,能够直观的比较多重分形谱之间的差别和广义分形维数之间的差别。通过比较,当生成元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小时,多重分形谱的宽度则越来越窄,且广义分形维数的纵向高度也越来越窄。所有多重分形谱的最大值均为Cantor集的Hausdoff维数,也即0.631。  相似文献   
182.
以黄金宝幼树为研究对象,经过2a左右的生长观察,分析其树冠的分形维数及其枝系构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9个枝系构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金宝树冠幅均值的分形维数为0.57,冠幅面积的分形维数为0.18,树冠体积的分形维数为0.21;该时期以高生长为主,各枝处于生长状态,但四级枝条较少,枝条由一级转化为二级的能力高于二级转化为三级和三级转化为四级。主成分分析结果还表明,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为40.37%,第二主成分贡献率为21.61%;通过第一和第二主成分分析体现了黄金宝树该阶段的2种生态适应机制,即冠幅、冠幅面积、冠幅体积和枝径均值均趋于增大,逐步分枝率3,4和枝条倾角则均趋于减小。  相似文献   
183.
将6个熟期不同的杂交早稻组合分为早熟组与迟熟组对其发育进程和产量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早熟组与迟熟组在抽穗灌浆历期、幼穗分化历期及速率、相对出叶速率方面差异不显著,其全生育期的显著差异主要是营养生长期长短不同造成的;早熟组因为幼穗分化起始时间早、营养生长期短而表现早熟;早熟组的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与迟熟组无显著差异,但经济产量与单株生物产量均极显著低于迟熟组,其主要原因分别是千粒重较低和植株较矮。指出提高营养生长期出叶速率是协调早熟与高产矛盾的关键,通过筛选营养生长期短、出叶速率快、主茎叶片数较多、千粒重较高、株高适宜的亲本进行配组有可能实现早熟高产杂交早稻选育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4.
川乌是陕西汉中产量最大的中药材,栽培加工利用历史悠久。在川乌栽培过程中根结线虫大量发生,严重影响川乌的单产和品质。根据多年观察和试验,总结了川乌根结线虫的发生规律,提出针对性防控技术,可以较好地控制根结线虫危害,提高川乌商品率和单产,增加川乌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85.
乳房炎是造成奶牛养殖业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导致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很多,即使进行了适当的干奶期护理和提供了良好的饲养环境,仍然会有5%左右的奶牛患乳房炎,患病后不仅影响乳汁品质,严重的还可导致奶牛乳腺的器质性损伤。临床型奶牛乳房炎一旦发生,奶牛大概率会被淘汰,所以,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本文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诊断方法进行综述,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6.
神府煤田土壤颗粒分形及降雨对径流产沙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神府煤田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扰动地面、弃土体、弃渣体产生了严重的人为水土流失。采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方法,研究了土壤分形维数及降雨强度对未扰动地面、扰动地面、弃土体及弃渣体径流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1)弃土体、弃渣体随产流历时呈现突增—下降—稳定的过程,扰动地面和未扰动地面则经历上升—稳定的产流过程,各下垫面径流率均随着雨强的增大而增大。(2)各下垫面土壤颗粒分形维数的大小为D1(弃渣体)D2(弃土体)D3(扰动地面)D4(未扰动地面),次降雨径流量与降雨强度、分形维数分别呈显著的线性、幂函数关系,且D1~D2及D3~D4之间存在用以区分下垫面类型的临界分形维数值。(3)弃渣体侵蚀过程线呈先波动后稳定趋势,弃土体则呈多峰多谷特点,扰动地面和未扰动地面在1.0~2.5 mm min-1雨强下侵蚀速率均先增大后逐渐稳定,3.0 mm min-1时二者侵蚀速率则波动剧烈。四种下垫面平均侵蚀速率均随着雨强的增大而增大。(4)次降雨产沙量与降雨强度、分形维数均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5)径流量、产沙量与雨强和分形维数分别呈显著的线性、指数函数关系。分形维数对矿区土壤侵蚀模型的建立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7.
通过玉米单作、大豆单作和玉米大豆间作种植,利用WINRHIZ软件分析不同种植模式下0-10 cm,10-20 cm,20-30 cm不同深度土层的作物根系的根系密度、根长、根表面积等根系特征指标,并采用湿筛法对各个土层团聚体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根系特征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间作条件下,玉米和大豆的根系密度、根长、根表面积、根长密度、根体积等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间作模式下根系密度、根体积在0-10 cm土层分别比单作增加了14.79%和11.74%。间作模式下各土层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和平均几何直径显著高于单作模式,团聚体破坏率、可蚀性因子K值、分形维数(D)显著小于单作模式,0-10 cm土层差异表现为极显著,充分说明间作模式下团聚稳定性优于单作模式。且以上指标在0-10 cm土层内差异最显著,随土层深度增加差异呈减小趋势;通过相关性分析,团聚体破坏率与根体积,根尖数呈显著负相关,与根长,根表面积,根长密度,根杈数极显著相关,说明根长、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和根杈对提高团聚体稳定性具有一定作用。因此,间作模式可通过增大根表面积、根长等改变根系特征,从而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8.
旨在阐明双季稻分蘖数与冠层反射高光谱间的定量关系,构建基于高光谱的双季稻分蘖数监测模型。基于不同早、晚稻品种和施氮水平的田间试验,于关键生育期(分蘖期、拔节期和孕穗期)测定早、晚稻分蘖数,同步使用FieldSpec HandHeld 2型高光谱仪采集早、晚稻冠层反射高光谱数据,分别利用光谱指数法和连续小波变换构建新型光谱指数和敏感小波特征对双季稻分蘖数进行监测,建立双季稻分蘖数光谱监测模型,并用独立试验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新型光谱指数和敏感小波特征对双季稻分蘖数的监测效果优于其他类型光谱参数(植被指数和“三边”参数),其中位于红边区域的小波特征db7(s9,w735)监测早稻分蘖数时表现最优,监测模型R2为0.754,模型检验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为0.128;位于红边区域的小波特征mexh(s6,w714)监测晚稻分蘖数时表现最优,监测模型R2为0.837,模型检验RRMSE为0.112。研究结果可为双季稻分蘖数快速无损监测和群体质量精确调控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9.
亚热带红壤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剖面水流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江西省鹰潭市的典型旱地、稻田和林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亮蓝染色示踪试验结合室内图像处理的方法,量化了各样地土壤剖面染色特征参数,明确了水流类型的剖面分布规律,并揭示了土壤理化性质对水流特征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染色面积比(SAR)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急剧降低,0—60 cm土层的平均SAR表现为稻田(28.16%)高于旱地(21.95%)和林地(18.64%),SAR差异主要体现在5—25 cm土层;染色路径数(SPN)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整个剖面的平均SPN为稻田最多(20条),旱地其次(12条),林地最少(9条)。各样地0—20 cm土层染色路径宽度(SPW)均以1—10 cm为主,水流类型从上至下依次为均质流、非均质指流和高相互作用大孔隙流;对于20 cm以下土层,旱地和稻田的SPW以1 cm为主,水流类型分别以低相互作用大孔隙流和混合作用大孔隙流为主,林地以1—10 cm的SPW为主,主要水流类型为高相互作用大孔隙流。有机质含量、根系密度和土壤机械组成等性质影响了土壤的孔隙特征,进而影响了土壤的饱和导水率和水流特征。为提高红壤区的水分利用效率、减少水土流失,可以通过破除旱地犁底层、减少稻田干湿交替下的裂隙发育,以及增加林地植被多样性等多种方式实现。  相似文献   
190.
王茂沟流域淤地坝系土壤颗粒与有机碳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坝系坝地土壤颗粒与有机碳的分布特征,以陕北绥德县王茂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了47个土壤剖面,采集土样940个,分析了分形维数、粗化度、有机碳与各粒径组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坝地的土壤粒径分布中,粉粒含量占主导地位,依次为砂粒、黏粒;(2)王茂沟坝地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在2.674~2.829之内变化,垂直剖面上变化很微小,坝前、坝中、坝后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分别为2.803 3,2.783 6,2.795 8;(3)王茂沟坝地土壤质地粗化度在0.27~0.58,平均值为0.44,坝前(0.40) < 坝后(0.45) < 坝中(0.46);(4)坝地土壤颗粒在0.05~0.002 mm和 < 0.002 mm范围内与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成极显著正相关,在2.0~0.05 mm范围内与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成极显著负相关;坝地土壤有机碳与粉粒和黏粒呈正相关,与细砂粒和极细沙粒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