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林业   8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陈林  黄淇  何宗  叶胜  王方民  刘康甯 《绿色科技》2023,(5):248-253+280
为探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市公司发展状况及投资潜力,基于2017~2021年财务报表,首先,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1年年末206家上市公司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筛选出178家;其次,从成长、盈利、偿债、营运4项能力出发选取10项财务指标,构建上市公司投资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因子分析法对178家上市公司2017~2021年的投资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市公司沿高铁线路呈“圈状”空间分布,其总市值和营业总收入重心均大致居于研究区中央,呈西北-东南方向分布,形成“双核”平衡之势,但第二产业重心更倾向于川核,第三产业重心更倾向于渝核;高值区主要围绕“双核”与宜宾市翠屏区、泸州市江阳区,呈三足鼎立之势,低值区主要围绕高值区分布,空间上极化-涓滴效应显著;(2)高潜力上市公司主要聚集在“双核”内,随时间推移,“双核”及其周边上市公司的数量与潜力指数均有所上升,且近两年潜力指数前十名变化显著,瞄准突破“卡脖子”技术已成为各界共识,相关上市公司投资潜力亦随之上升;(3)与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相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市公司投资潜力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应强化双圈...  相似文献   
2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对我国长江上游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熵值法、自然断裂法和Arcgis可视化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并进行障碍因素诊断。结果表明:2011—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制约成渝两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存在区域间的动态差异,其中自然保护区个数始终是制约重庆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农村就业率自2015年起成为制约四川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自然保护区个数的动态变化是引起四川省自然保护区个数障碍度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3.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拥有良好的绿色发展本底、生态环境质量以及生态共建环境共保基础。本文简要论述了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视域下,提升安岳柠檬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几大要点,以期为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包含四川和重庆2个行政区域内的16个城市.该文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宜宾市为研究对象,采用熵权法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宜宾市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宜宾市2015—2018年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得分整体上呈现稳定增长状态;(2)宜宾市生态文明建设5个主题领域发展不平衡,差异明显;(3)通过宜宾市4年生态文明指数发展态势分析宜宾市绿色发展成果与不足,为宜宾市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5.
指出了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涪陵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视域下涪陵工业园区发展存在重点项目推进力度不够,债务化解压力较大;产业链条不完善,新兴产业规模不大;创新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土地指标缺口较大;铝产业板块下滑明显,精深加工项目引进不佳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要点燃李渡“千亿”产业园发展引擎,引领高质量发展;抓住龙桥工业园区建设“牛鼻子”,催生发展新业态;打造白涛工业园区完整产业链,增强可持续发展力度;打造清溪“更专更优更强”特色园,实现产业提档升级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27.
介绍了双城市林地保护利用情况,分析了保护和利用林地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保护和利用林地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8.
地区收敛是共同富裕的重要维度之一,旅游经济发展对地区收敛的积极作用,将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该文基于共同富裕背景,构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研究对象,结合空间自相关分析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现状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区域差异趋于收敛,但两极分化现象凸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内差异是整体差异的主要贡献者;(2)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空间自相关性且集聚现象显著,高值区呈现出以成都市为核心向外扩张的分布态势,低值区呈带状分布在重庆市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及渝东北部分地区.(3)旅游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政府支持力度、交通可进入性等因素均对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有显著影响,且交互作用类型均表现为非线性增强,反映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驱动因素具有复杂性特征.  相似文献   
29.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142个区(县、市)为样本,探索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与空间均衡过程的一致性.结果表明,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横向比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劳动生产率基数均较低,增长空间大. 2000-2018年期间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水平量的σ检验发散,而劳动生产率增速绝对β收敛,且第二、三产业收敛速度高于第一产业.莫兰指数(Moran’s I)、空间自相关、空间分布模型验证与绝对β收敛趋于一致,存在空间收敛演进态势.但从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空间格局研判,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整体成势的任务艰巨.通过多层级城市集聚、产业转型调高调优产出增速与增值,加速劳动生产率空间集聚与扩散相互交替、相互转化,垫高县域低值生产率,促进空间均衡演化,是改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存发展断陷的前提.一个持续不断的劳动生产率增长与空间均衡的同向、同步是高质量、高效率发展的重要标度.  相似文献   
30.
基于第五、六、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相关统计年鉴资料,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收缩城市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展开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 2000-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近75%的城市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现象,收缩规模大且具有持续收缩的发展迹象;(2)空间上,除成都和重庆"一小时经济圈"部分城市外,都是收缩城市,且以成都和重庆主城区为双核心,形成中间区域城市收缩强度的"塌陷区",全面诠释了地理定律之地理区域关联及其距离衰减效应,"双核"规模聚集加剧了对紧邻区域的空间剥夺;(3)老龄化程度严重,以及产业经济、投资消费、财政保障等的"双核"极化和地形本底约束,是导致收缩城市及其格局形成与发展的主因所在.提出了"构建合理城镇体系结构、促进区域内产业分工协作、重视收缩城市转型发展、落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收缩响应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