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8篇 |
免费 | 69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7篇 |
农学 | 24篇 |
基础科学 | 49篇 |
90篇 | |
综合类 | 378篇 |
农作物 | 13篇 |
水产渔业 | 60篇 |
畜牧兽医 | 55篇 |
园艺 | 14篇 |
植物保护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30篇 |
2022年 | 37篇 |
2021年 | 26篇 |
2020年 | 41篇 |
2019年 | 35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30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47篇 |
2012年 | 36篇 |
2011年 | 43篇 |
2010年 | 38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39篇 |
2007年 | 31篇 |
2006年 | 24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红平菇(Pleurotus djamor)的镉耐性及其对镉去除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食用菌富集重金属是生物修复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培养料中投放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镉(0、1.0、2.0、10.0、20.0、100.0mg.kg-1Cd)并做栽培试验,研究了Cd对红平菇菌丝体生长、子实体产量的影响及红平菇对培养料中Cd的去除能力。结果显示,培养料中初始Cd浓度越大,菌丝体的生长速度越慢,尽管两潮菇子实体平均产量有显著下降,但仍具有较好的Cd耐性。红平菇具有很强的Cd富集能力,并且Cd浓度越高,富集量越高,当Cd浓度从1 mg.kg-1增加到100 mg.kg-1时,一、二潮菇的子实体中Cd富集量分别从3.58 mg.kg-1和9.51 mg.kg-1增加到了18 mg.kg-1和85.61 mg.kg-1。红平菇对培养料中Cd的去除率随Cd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当Cd浓度为1 mg.kg-1和2 mg.kg-1时总去除率高达69.78%和36.61%,100 mg.kg-1时去除率为6.04%。红平菇的Cd耐性较好,并对培养料中低浓度的Cd有较好的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22.
四氧化三铁-沸石复合材料去除水中铵和磷酸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考察了四氧化三铁-沸石复合材料对水中铵和磷酸盐的吸附-解吸性能。结果表明,四氧化三铁-沸石复合材料对水中铵和磷酸盐的去除率随吸附剂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溶液pH为4~9时,四氧化-三铁 沸石复合材料对水中铵的吸附能力较高;当溶液pH由9增加到11时,铵的吸附能力明显下降。四氧化三铁 沸石复合材料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能力随溶液pH的增加而降低。四氧化三铁-沸石复合材料对水中铵和磷酸盐的吸附动力学过程较好地满足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四氧化三铁 沸石复合材料对水中铵的吸附平衡数据较好地满足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平衡数据可以采用Langmuir、Freundlich和Dubinin Radushkevich等温吸附模型加以描述。溶液共存的Ca2+、Na+和K+会抑制四氧化三铁-沸石复合材料对水中铵的吸附。溶液共存的Cl-、SO42-和NO3-会略微促进四氧化三铁 沸石复合材料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而共存的HCO3-则会略微抑制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采用0.1 mol/L NaCl溶液可以使吸附到四氧化三铁-沸石复合材料上的铵全部解吸下来。采用0.1 mol/L NaOH溶液可以使大部分吸附到四氧化三铁-沸石复合材料上的磷酸盐解吸下来。 相似文献
23.
研究了铜锈环棱螺对2种不同水体中CODMn、叶绿素a、NH3-N、NO3-N和T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铜锈环棱螺对于水体中的CODMn、叶绿素a、氮、磷等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放养密度、水质肥瘦度、培养时间等3个因素对其去除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放养铜锈环棱螺密度与其耗氧速率呈正相关;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呈现同步降低的规律,但在培养后期(7 d后),2组不同肥瘦度水样中叶绿素含量均下降不明显,即消除率降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水样中的COD含量普遍有所增加;NH3-N和NO3-N的去除率在一定条件下与放养密度、水质肥瘦度以及培养时间存在差异性。因此,针对不同肥瘦度的水体,不同的水质指标,应该选择不同的投放密度以达到比较满意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24.
刘飞;左娜;罗耿彬;解少杰;高明杰 《安徽农业科学》2020,(2):75-77
在人工湿地与人工快渗等传统工艺基础上,结合农村地区排污现状和黑臭水体治理要求,提出一种生态渗滤池工艺,研究连续运行21 d对微污染水体中COD、氨氮、总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生态渗滤池可以有效去除微污染水体中的COD、氨氮、总磷,出水可以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Ⅲ类水标准,COD、氨氮、总磷平均去除率分别达78.35%、87.72%和85.96%。生态渗滤池对有机微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氨氮、总磷、COD。 相似文献
25.
通过分析人工湿地建造的具体用途,以及在处理废水时的特点,探究如何对水产养殖废水中的氮元素及磷元素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26.
采用挂膜法在曝气式生物滤池中比较分析不同用量的呼吸环和陶瓷环处理养殖废水时NH_4~+-N,NO_2~--N的质量浓度变化,并构建浓度变化模型公式。结果表明,不同生物滤料、不同用量的NH_4~+-N质量浓度均随处理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NO_2~--N质量浓度先上升至峰值然后下降。14%红色呼吸环、10%红色呼吸环NH_4~+-N和NO_2~--N处理效果最优,处理的第21~23天NH_4~+-N达最低值(0.056±0.014)mg·L~(-1),去除率为97.37%;处理的第10天NO_2~--N达到峰值(1.722±0.014)mg·L~(-1),第24~26天达最低值(0.024±0.009)mg·L~(-1)。不同比例不同生物滤料NH_4~+-N去除效果满足模型公式y=a/(1+be~(cx))+d,NO_2~--N去除效果满足模型公式y=x~ae~((b/x+cx))+d。 相似文献
27.
28.
29.
含苯并三唑的地下水很难用常规的水污染处理方法去除,因此迫切需要探讨它在地下水-土系统中有效的去除方法。详细介绍了吸附法、光激发氧化法和生物法,并且针对这些方法应用到地下水中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吸附法受到环境因素的限制,并会发生缓慢的解析过程,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光激发氧化法去除效果较好但仍处于探索阶段,需改善耗费较多人力、物力、财力的缺点。目前的生物法很难对苯并三唑进行降解,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