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66篇
  免费   463篇
  国内免费   380篇
林业   718篇
农学   452篇
基础科学   541篇
  681篇
综合类   4651篇
农作物   345篇
水产渔业   99篇
畜牧兽医   1281篇
园艺   893篇
植物保护   648篇
  2024年   121篇
  2023年   316篇
  2022年   375篇
  2021年   346篇
  2020年   301篇
  2019年   358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246篇
  2016年   324篇
  2015年   329篇
  2014年   481篇
  2013年   414篇
  2012年   584篇
  2011年   611篇
  2010年   536篇
  2009年   523篇
  2008年   572篇
  2007年   447篇
  2006年   417篇
  2005年   359篇
  2004年   376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分蘖生长在茎基部不伸长的节间,有不定根,能独立于主茎存活,禾本科作物布顿大麦主要通过分蘖来提高产量;内生真菌和基因均能调控布顿大麦分蘖,为了探究内生真菌对宿主植物分蘖相关基因TB1的影响,本研究利用RT-PCR法对布顿大麦TB1基因进行克隆并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的序列结果进行分析,用SYBR Green荧光染料法对新疆温宿县和青海柴达木盆地带内生真菌(E+)和不带内生真菌(E-)的布顿大麦TB1基因进行q-PCR相对表达量分析。结果显示,克隆的TB1基因蛋白质编码区(CDS)全长为804 bp,编码267个氨基酸残基;TB1基因无启动子和PolyA位点;经亚细胞定位,TB1蛋白预计在液泡,TB1蛋白无跨膜结构域、无信号肽、不属于跨膜蛋白、存在于TCP家族;推测TB1蛋白为不稳定蛋白质。布顿大麦TB1基因与大麦亚种的TB1同源性最高,为96.72%,且与大麦亚种的TB1处于同一支系。温宿县和柴达木盆地布顿大麦根、茎、叶中TB1基因表达量趋势一致,内生真菌显著降低了植株分蘖发生部位茎基部的TB1基因表达量,表明内生真菌侵染影响了宿主TB1基因表达进而调控宿主植物分蘖。研究结果为...  相似文献   
102.
正麦秸发酵就是在麦秸中加入特定的活性微生物菌剂及硫酸铵或尿素等外源无机氮源,然后放入封闭的发酵池中,在厌氧条件下让活性菌株生长,并分解利用秸秆纤维素及外源无机氮源合成菌体蛋白、有机酸等,使秸秆富含粗蛋白,具有酸香味,牛喜食。自2013年7月22日开始,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朱宝成教授及其研发团队在河南省禹州市意达养殖有限公司开展了为期7个月的小麦秸秆微生物发  相似文献   
103.
探讨在施磷条件下接种不同比例丛枝菌根真菌(AMF)与解磷细菌(PSB)对紫花苜蓿各器官、不同部位磷含量及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为提高紫花苜蓿的磷肥利用效率及优质高产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制度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进行盆栽试验,设置5种接菌比例(AMF∶PSB)梯度[3∶7(J1)、4∶6(J2)、5∶5(J3)、6∶4(J4)和7∶3(J5)]和2种施磷(P2O5)水平[0(P0)和100 mg·kg-1(P1)],共计10个处理。通过对紫花苜蓿植株磷含量、土壤磷含量、干物质产量及磷素利用效率进行测定,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明确紫花苜蓿植株磷含量、土壤磷含量、干物质产量及磷素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通过隶属函数分析筛选出适合苜蓿生长的最佳菌磷耦合模式,明确菌磷耦合下紫花苜蓿的干物质产量及磷素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相同接菌条件下,紫花苜蓿的植株磷、茎磷、叶磷、花磷、根磷...  相似文献   
104.
从家庭种植的春兰、蕙兰根部分离得到真菌,制成液体真菌诱导子,用于春兰种子共菌萌发。结果发现春兰的混合真菌诱导子对春兰种子萌发率提升了15%到30%,而惠兰的混合真菌诱导子对春兰种子萌发没有促进作用,可能存在抑制作用。混合真菌诱导子对瓶苗驯化起促进作用,在对兰花移栽、服盆的研究中制成根菌剂,应用于新苗移栽中更容易成活。  相似文献   
105.
姚勇 《农技服务》2014,31(8):82-82
<正>油菜菌核病是世界性的真菌病害,由核盘菌侵染发病,位居我国油菜3大病害(病毒病、菌核病、霜霉病)之首。油菜菌核病在我国25个省…市、区都有发生,以长江流域最严重,导致产量损失lO%~20%,重度发生时产量损失约50%,已成为制约油菜优质、高产、高效的一大障碍,严重影响油菜种植的经济效益和农民的种植积极性[1-2]。油菜是正安县的主要经济和油料作物之一,近年来,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106.
苹果树腐烂病俗称烂皮病、臭皮病,是一种弱寄生真菌侵染性病害.潜伏期病菌在病疤和树皮死组织内,在树皮的破伤处侵染为害,引起树皮腐烂,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在我国华北、东北、西北等地的苹果产区普遍发生,在乌兰察布地区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7.
从辽宁省西北地区根系土壤中分离得到DW22号内生真菌,液体培养后,分别用20%、40%、60%、80%、100%乙醇提取其次级代谢产物,依次编号为22-1、22-2、22-3、22-4、22-5。进行抗稻瘟病菌的抑制活性检测和方差及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20%乙醇提取DW22号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对抑制稻瘟病菌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8.
以蒙自地区枇杷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和常规形态学鉴定法,对其内生真菌的种类组成、分布及数量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从枇杷1a生及多年生健康组织、1a生根腐病组织和叶斑病病叶组织中共分离获得144株内生真菌,共鉴定出16个属,分别为Acremonium、Alternaria、Aspergillus、Arthrinium、Cladosporium、Epicoccum、Fusiarium、Humicola、Monilia、Mucor、Nigrospora、Oidium、Penicillium、Phomopsis、Pythium和Sebacina;其中,Acremonium、Alternaria和Phomopsis 3个属为优势属。枇杷内生真菌在植株内的分布随器官、树龄、品种、病健组织不同而存在差异,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托素盐碱湖真菌多样性及菌群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规律。[方法]选取典型的缺氧、干旱、高海拔且具有稳定淡水补给的碱性封闭咸水湖泊托素湖为研究对象,分别对6个取自同一湖泊不同地理位置及不同盐度水体的样本提取总DNA后,对真菌16S r RNA基因进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研究样本中真菌群落结构差异及多样性。[结果]子囊菌门Ascomycota及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盐度较高样本中的优势真菌,而纤毛门Ciliophora及P1-31门为盐度较低样本中的绝对优势菌群。[结论]托素湖真菌群落结构复杂,类群丰富,其真菌群落结构受水体盐度及p H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0.
《天津农业科学》2014,(10):95-97
为研究小麦田土壤真菌物种多样性,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20份小麦田土样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分离获得3种暗色丝孢菌菌株,分别是麦根腐平脐蠕孢、小孢头束霉和刺黑乌霉。因此,他们和小麦病害有一定的关系,所研究玻片标本与活菌种均保存于河南农业大学菌物学标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