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7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林业   707篇
农学   138篇
基础科学   57篇
  321篇
综合类   1140篇
农作物   88篇
水产渔业   53篇
畜牧兽医   133篇
园艺   88篇
植物保护   8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4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基于GIS的中国小麦条锈病菌越夏区气候区划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基于多年的气象数据(1980~2001年),首次从制约小麦条锈病菌越夏的温度因子入手,结合寄主小麦因素,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对我国小麦条锈病菌越夏区进行较详细的气候区划。本研究从温度条件上明确了全国适合小麦条锈病菌越夏的范围。研究表明,在我国小麦种植区适合小麦条锈病菌越夏的范围很广。其中甘肃、四川、云南、陕西境内适合越夏的地区是连成一片的,甘肃东部除了西边的几个县外其它地方7、8月份最高一旬均温在20~23℃,条锈病菌越夏困难;西藏、青海境内的小麦种植区几乎都适合小麦条锈病菌越夏;贵州境内适合越夏的地区可能和云南越夏区是一个整体。云南适合越夏的地区甚广,且地形复杂,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2.
基于GIS的丹东地区柞蚕农业气候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当地柞蚕实际生产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确定了柞蚕生产的农业气候区划指标.运用丹东地区1:250000地形数据和丹东及周边地区气象站30年的气候资料,建立区划指标小网格推算模型,应用GIS技术对丹东地区柞蚕生产进行气候区划,将该区划分为气候最适宜区、气候适宜区、气候次适宜区和气候不适宜区,为丹东柞蚕生产的合理布局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3.
随着避雨栽培技术和一年两收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广西葡萄产业发展迅速,已经从传统认识中葡萄种植次适宜区转变为特殊优势种植区。本文综合分析了广西各地区的气候资料以及葡萄栽培现状,结合国内葡萄专家提出的葡萄气候区划指标,提出了适合广西不同生态区域的葡萄一年两收栽培区划。年均温大于20℃的南宁市、柳州市、百色市、河池市、来宾市、崇左市、玉林市等地区,是两代不同堂一年两收栽培适宜区,应主推夏黑、巨峰、户太8号、阳光玫瑰等早、中熟优良品种,重点主攻冬果优质栽培,供应我国12月中下旬至1月上旬的冬季鲜葡萄果品市场;年均温小于20℃的桂林市、贺州市等地区,是两代同堂一年两收栽培适宜区,应主推夏黑、阳光玫瑰、巨峰、瑞都红玉等早、中、晚熟优良品种,主攻早熟鲜食葡萄品种促早栽培(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上市)、中熟鲜食葡萄品种延后一年两收栽培(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上市)、晚熟品种两代同堂一年两收栽培(二次果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上市),错开并延长桂北葡萄鲜食葡萄上市高峰期。  相似文献   
24.
林地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科学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对于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实现库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万州区林地保护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明确了林地保护利用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差别化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5.
从热量、水分和光照等气象因子对龙南县油茶种植进行了气候适应性分析,提出了影响油茶高产的气象因子,对龙南油茶种植进行了适宜性分区。结果表明,龙南县中部和北部大部分地区为油茶的适宜区,即年≥10℃积温4 700℃以上,1月平均气温6℃;考虑土地利用的分布形式,龙南县油茶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北部、中部地区,南部小部分地区也存在油茶适宜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根据小气候特点、发挥气候生态环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油茶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6.
李海峰 《吉林农业》2011,(11):44-44
针对农村居民点存在的诸多问题,相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对农村居民点进行合理化合并,由零散向系统完整的体系调整。适当集中,设立辖区,进行集中区划管理。充分利用居民点内部建设用地,严禁用户超占土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土地科学、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27.
一、区划设计方案茶区生态系统,改变了原始状态的林、茶、草、虫、鸟的多生物自然结构,系统中生物物种单一、结构简单化、系统稳定性差,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群落,因此茶区中的植被较其他地区的更容易遭到破坏。同时,种植茶树的土壤为酸性含铝土壤,pH多在5.0左右,不适合大多数的植物生长。但是对于新建茶园,可在茶区道路两旁种植耐酸性土壤的植物,提高茶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种植茶树时,选择的品种要依地方的生态条件,考虑早春萌芽的早晚、品质的优劣、抗逆性的强弱、产量的高低等。种植的密度上应考虑品种的特性,如树姿披张,应种的稀疏些,以免影响间作物的生长状况;如树姿直立,可种  相似文献   
28.
按照国家及甘肃省技术要求、工作流程进行了兰州市国家级公益林区划落界工作,结果为兰州市国家级公益林本期区划落界132611.07 hm^2,剔除了2013年上报中的16104.46 hm^2,在林地类型、区位、权属等方面更符合国家级公益林的条件要求,从地类、生态区位等方面还分析了国家级公益林的面积结构。  相似文献   
29.
采用抚顺市3个基本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气象统计资料,分析抚顺市近50年冰雹发生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抚顺市年平均冰雹日数为1.4 d,抚顺市冰雹每年出现时间为4—11月,6月为全年降雹最多月份,占全年的31.0%;5月为次多月,占全年的26.2%,并利用GIS技术制作抚顺市冰雹灾害风险区划。  相似文献   
30.
以乡镇区划调整改革的实现为契机,全面推进公安派出所建设,适应社会变革的发展需求,已经成为当前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紧迫问题。公安派出所是公安机关在特定地域内设立的相对独立的机构,是公安机关全面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最前沿阵地。特别是县域内的派出所与乡镇对应设置,与人民群众具有最广泛、最直接的联系,因势利导,以动制动,创新派出所工作体制和机制,对于确保公安机关职责和任务的顺利进行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