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1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03篇
林业   709篇
农学   138篇
基础科学   57篇
  321篇
综合类   1140篇
农作物   88篇
水产渔业   53篇
畜牧兽医   134篇
园艺   88篇
植物保护   8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4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石斛属植物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目前石斛类植物已被列入云南省生物制药的重点品种之一。云南石斛属植物的规模化种植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云南药用石斛产业化前景及区域化种植进行探讨,在当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2.
云南冬季亚麻种植业区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又是一个低纬度、高原山区省份,北回归线横穿南部,属季风气候,光、热、水资源都比较丰富,海拔较高。境内有高山深谷、平坝河谷,地势类型复杂多样,对光、热、水等气候要素起着巨大的再分配作用。这些特点,一方面使亚麻生产有可能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另一方面由于交通不便、化落后、种植业生产基础薄弱,对亚麻的发展又起到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3.
为进行我国北方优质起泡酒葡萄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促进我国起泡酒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收集整理了中国北方376个气象台站连续30年(1981—2010年)气象资料,采用逐级分区与集优法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中国北方霞多丽、贵人香、白诗南、雷司令、白品乐、黑品乐等不同品种起泡酒葡萄的生长习性与气候适应性进行分析,提出中国北方起泡酒葡萄优质生态区区划方法及指标,再应用 GIS 技术,按可种植区划分制作起泡酒优质生态区区划图,通过气候适应性分析进行研究,对我国北方起泡酒葡萄种植和生态分布进行精细化区划。结果表明,起泡酒葡萄在我国北方适宜生长的区域较小,主要分布在华北的内蒙古中部及西北地区,这些地区热量条件充足、成熟期降水量小、土壤多为钙质土,气候和地理条件非常适宜不同品种和熟性酿酒葡萄的成熟和品质形成,是发展优质起泡酒葡萄产业基地的首选。  相似文献   
134.
河南小麦生产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及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对河南省小麦生产和农业气象灾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河南小麦生产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区划,旨在为在农业气象灾害下该省的小麦生产提供指导,增强该省小麦生产过程中防灾减灾的能力,促进小麦的稳产和高产.  相似文献   
135.
【目的】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大豆品种生态类型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研究内蒙古自治区大豆品种生育期多样性及分布规律,不仅是该区品种合理布局及区内外种质交流的迫切需要,而且可为全国大豆生育期分组和基于生育期组的大豆种植区划提供参考。【方法】以分属MG000、MG00、MG0、MGⅠ、MGⅡ和MGⅢ的21个北美大豆生育期组标准品种为对照,在扎兰屯、赤峰、呼和浩特、杭锦后旗和额济纳旗等5个地点,对从内蒙古自治区各地生产上收集的120个代表性大豆品种进行田间种植,每个品种选整齐一致的15个植株定点观察,分株记载播种期、出苗期(VE)、始花期(R1)、生理成熟期(R7)和完熟期(R8),初霜时记载未成熟材料的最终发育时期。以出苗至生理成熟期(VE-R7)日数作为判定生育期的依据,应用“分年度划分法”对供试品种进行生育期组划分。同时,对代表性品种做地理分布调查,明确其在内蒙古自治区分布的最北界限。【结果】供试内蒙古大豆品种归属于MG0000-MGⅢ这7个生育期组,其中3个早于MG000划分下限1.0-7.4 d,将其归入到MG0000,6个属MG000、20个属MG00、43个属MG0、35个属MGⅠ、8个属MGⅡ、5个属MGⅢ。MG0000分布于大兴安岭东北麓及呼伦贝尔高原东北部地区;MG000分布于大兴安岭东麓近山地区、呼伦贝尔高原的西部及阴山南北高寒地区;MG00分布于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以东较冷凉地区、阴山前后冷凉地区局部和阴山东段大兴安岭南部冷凉地区;MG0分布于大兴安岭以东嫩江流域的呼伦贝尔、兴安盟传统农区及通辽市、赤峰市北部山区及阴山山脉前山较暖地区;MGⅠ分布于大兴安岭东南温凉区、赤峰丘陵山地温凉区及阴山南麓温凉区;MGⅡ分布于大兴安岭岭南温和区、阴山南麓土默川平原和河套梁外温和区;MGⅢ分布于西辽河平原温热区、大青山南部梁峁地、河套平原灌溉区和阿拉善高原绿洲地区。根据品种分布区域,参照当地农业区划和气象资料,形成了基于品种生育期组的内蒙古自治区大豆种植区划方案,绘制了各生育期组品种的种植区划图。在以上工作基础上,提出了内蒙古自治区大豆品种引种方案和区域试验分区调整方案。【结论】内蒙古自治区大豆分布区域广,生育期生态类型丰富。通过生育期分组,可优化品种布局,加强区内外种质交流,提高品种选育和推广的针对性,加速品种的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36.
为了解中国始叶螨属的区系特点,本文整理了中国始叶螨属40种的分布信息区系的地理成分,采用区系型单式及复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其区系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始叶螨属在世界动物地理六界区划中有8种区系型,以东洋界区系为主,比重45.00%;其次为古北界-东洋界跨区区系型,比重22.50%。在世界动物地理十一界区划中有14种区系型,仍以东洋界区系为主,比重30.00%;其次为中日界区系,比重22.50%,跨区区系中以中日界-东洋界跨区区系为主,比重15.00%。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有16种分布型,以华南区区系为主,比重25.00%;其次是华中区区系,比重20.00%。因此认为,中国始叶螨属在世界六界区划中以东洋界区系为主导,与古北界区系间联系紧密,和新北界区系的联系明显;在世界十一界区划中,亦以东洋界区系为主导,与中日界区系和古北界区系间联系紧密,和新北界区系的联系明显。中国始叶螨属在世界十一界区划中国部分中以东洋界区系和中日界区系为主;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华南区区系和华中区区系的重要性相近,华南区区系、华中区区系和华北区区系间的联系密切;中国始叶螨属中国特有种以华南区分布最多,其次是华中区。使用世界十一界动物地理区划能更为全面、详细、明确地解析中国始叶螨属的区系构成和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37.
海南岛莲雾低温阴雨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阴雨是影响海南莲雾冬季花果期的重要因素,持续低温阴雨过程造成落花、落果和裂果等现象发生。为合理布局莲雾种植、减轻低温阴雨灾害影响,利用1994—2014年海南岛18个市县的历史气象资料和灾情状况建立了基于莲雾生物学特性的低温阴雨灾害综合气候模型,并结合莲雾种植面积、人均GDP、各市县边界数据等资料分别构建了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指数,最终评估了海南莲雾种植低温阴雨灾害综合风险。结果表明,海南莲雾低温阴雨灾害风险区划呈现明显的纬度带状分布格局,由北向南风险值逐渐降低,其中高风险区集中于海南岛北部,中风险区位于西北部、中部和东北部的带状区域,低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南部和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38.
采用资料法结合调查数据,对江西省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进行统计,共计4目15科51属90种。游蛇科种类最多,地理分布型中南中国型比例最高。对各保护区的统计结果显示官山爬行动物种类最多,丰富度指数最高,其次为赣江源和九岭山。对保护区面积、最高峰海拔以及温度和降水2个气候因子与物种数和丰富度指数的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多数组间无明显关系,但物种数随最高峰海拔增大而增大,呈显著正相关,丰富度指数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江西两爬动物进行了分区,结合地形和行政区划特点,将江西省重新划分为3个地理区:中部平原山地区、西北山地区和东南山地区。  相似文献   
139.
王卫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682-16684
介绍了博山精细化农业气候区的划分,根据以热量指标为主以干燥度指标为辅的原则将博山区划分为4个农业气候区,其中第4农业气候区又划分为2个亚区,并对各个气候分区的范围、气候资源状况、适宜种植作物及发展方向、面临的气象灾害和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Ⅰ区以灌溉农业为主,粮食作物应以冬小麦和夏玉米为主,是博山一年两熟制最有保证的地区,靠近城区的乡镇大力发展蔬菜生产;Ⅱ区是博山仅次于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基地,境内热量条件可以满足桃、猕猴桃、苹果等果树的生长,以及旱田西红柿、大白菜的生产和黄烟的种植,近年来在政府部门的规划下,重点形成了石马鲜桃,郭庄长茄、北博山黄烟、大白菜、以源泉为主的猕猴桃生产基地;Ⅲ区以旱作物农业为主,热量条件能够满足两年三熟制的要求,粮食作物组合应以春谷子+小麦+早熟玉米为主,重点发展"黑五类"、金银花、桔梗等中药材以及日照绿茶;Ⅳ1区气候寒凉,只能满足一年一熟的热量要求,因干旱严重,粮食作物应首选谷子作为当家品种,冷凉的气候是种植马玲薯的优势气候条件;Ⅳ2区热量少,坡度大,仅适宜发展林业,树种以油松与紫穗槐或落叶松与椴树混交为好。对于各个不同气候区面临的干旱、干热风、霜冻、冰雹、暴雨等不同的气象灾害,重点是改善生态环境,兴修农田水利设施。在合理利用气候资源的情况下统筹规划,集约化发展,加快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才是农业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  相似文献   
140.
【目的】确定影响贵州不同主产区灿烂蓝莓生长的关键气象因子,建立区划指标体系,为蓝莓的科学种植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测定贵州6个不同气候特征主产区的灿烂蓝莓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指标,分析影响蓝莓品质和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采用GIS技术对贵州灿烂蓝莓种植气候适宜度进行区划。【结果】不同产区的蓝莓大小、色泽、风味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丹寨及荔波的蓝莓品质较为突出;萌动期至成熟期的气温日较差、活动积温和休眠期需冷量与灿烂蓝莓的果实品质呈显著正相关,合理提高气温日较差、活动积温、休眠期需冷量有利于提升蓝莓果实品质,且日照时数越多,活动积温越大,越有利于提高蓝莓产量。贵州灿烂蓝莓种植区域分为最适宜、适宜和次适宜3个生长区,最适宜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中部及遵义市南部等地;适宜区位于西南部、中部等地;次适宜区位于西北部及低热河谷等地。【结论】贵州灿烂蓝莓果实品质与种植区气候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种植区划分为最适宜、适宜和次适宜3个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