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56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66篇
林业   1047篇
农学   399篇
基础科学   370篇
  406篇
综合类   3227篇
农作物   200篇
水产渔业   408篇
畜牧兽医   6909篇
园艺   884篇
植物保护   392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12篇
  2022年   294篇
  2021年   371篇
  2020年   310篇
  2019年   390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244篇
  2016年   310篇
  2015年   346篇
  2014年   908篇
  2013年   813篇
  2012年   932篇
  2011年   1061篇
  2010年   912篇
  2009年   926篇
  2008年   966篇
  2007年   748篇
  2006年   678篇
  2005年   672篇
  2004年   571篇
  2003年   348篇
  2002年   288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56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3篇
  1957年   6篇
  1953年   8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原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主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之一.但草原资源本底不清,限制了草原的科学管理.按照牧区、半牧区、林区草原资源的差异性,分别选择典型县域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草地认定标准差异、资源自身空间上的重叠、精度差异等方面原因,三调初步成果与原有的调查资料草地面积总量和空间分布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国土三调初步成果的图斑区划和属性因子不能满足草原资源经营管理的需求,应在三调的基础上进行经营区划和调查;草班和小班的区划要满足不同区域草原资源管理和经营的需要,调查内容包括类型、数量、质量、结构和功能等5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果树栽培方式对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地市地形条件等天然条件过度依赖,同时产量与质量也十分有限,而设施栽培这种新型的果树栽培方式借助科学技术水平的帮助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果树栽培的发展,尤其是在我国北方严寒地区,设施栽培的技术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果树产量,促进了我国北方果树栽培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美丽中国"作为在宪法中崭新宣示和确立的法理念,凸显生态环境价值的高度性、生态环境建设的系统性、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性。草原生态环境是承载"美丽中国"法理念的战略领域和空间。"美丽中国"法理念是指导我国草原生态环境法治保护的重大法理念,要按照"美丽中国"法理念的要求全面提升草原生态环境法治体系及其实施,主要是进一步提高草原生态环境法治的战略定位;完善草原产权制度、草原产业制度、草原公共设施和产品投入建设制度、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草原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草原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法律责任制度等;提高草原生态环境行政执法的到位性和执法力度;加强和完善草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云南省岩溶面积位居中国第二,是我国石漠化最严重、生态问题最突出的区域之一。该区域岩溶地貌典型,广泛分布有不同类型、各具特点的石漠化草原,近年来通过对石漠化草原开展工程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具体成效如何,不同区域治理成效有何差异以及存在的问题还不是很清楚。通过开展草原石漠化治理工程成效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启示,旨在为今后我国岩溶区生态修复、石漠化草原治理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都匀市先后在杨柳街河、早顶河、沙寨河、沙拉河、小河等流域地区实施了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运用混播技术开展牧草种植,使原属于轻度石漠化的草地转变为潜在石漠化,多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已见成效。笔者介绍都匀市在石漠化综合治理牧草种植中采用的混播技术,供今后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中混播草场建植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草原火是草原生态系统重要的干扰因子,严重影响着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基于遥感数据,以2015年“4·16”特大草原火灾为例,利用ENVI和ArcGIS等软件,分别对NDVI和GPP指数及火烧严重度下的植被恢复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基于NDVI和GPP指数的火后植被恢复过程表现相似,不同年份植被恢复情况存在一定差异。火灾发生当年(2015年)火烧迹地植被恢复状况高于未发生火灾区域,而在火后第1年(2016年)却又稍低于未发生火灾区域,直到火后第2年(2017年),火烧迹地植被基本恢复到火前状态。同时,不同火烧严重度下的植被恢复过程在存在明显差异。草原火灾发生后当年(2015年),中强度火烧下植被恢复最好,其次是轻度,重度表现最差。草原火烧严重度对植被恢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火后第1个植被生长季。在之后的年份里,由于草原更新能力强大,不同火烧严重度对草原植被的影响不明显。本研究可丰富草原火灾及火烧迹地植被恢复等相关研究成果,同时为草原火灾管理和草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结合北方冬季的气候特征,介绍了北方冬季植物景观的特点,总结了目前北方冬季园林植物景观营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如何利用植物的冬态美来营造具有北方特色的冬季园林植物景观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营造策略,以期为北方园林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北方9种豆科饲草为试验材料,在7月15日至8月25日间5个播期下,检测了9种豆科饲草越冬前形态和生理特征及越冬率。结果表明,播期延后显著降低越冬前各豆科饲草株高、叶片数量、根颈直径、主根长度、地上和根生物量、根系可溶性糖和总氮含量,增加地上生物量/根系生物量比值。与播期7月15日相比,7月25日、8月5日、8月15日、8月25日播期下,豆科饲草平均越冬率分别降低了35%、56%、91%和96%。由于越冬前根系生物量分配及根系可溶性糖和氮素含量更高,龙牧801苜蓿(Melilotoides ruthenicus×Medicago sativa‘Longmu No.801’)、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和兴安胡枝子(Lespedeza daurica)的越冬性能明显优于其他豆科饲草。基于本研究结果和草地管理实践,建议松嫩平原天然割草地在8月5日前后进行豆科补播;从越冬性能考虑,龙牧801苜蓿、扁蓿豆、沙打旺和兴安胡枝子是补播优选植物;为促进补播豆科植物建植,建议将补播当年草地割草时间从传统的8月中旬适当提前。  相似文献   
9.
对天山北坡中山带典型山地草甸草原4种具有代表性的天然牧草——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黄(Astragalus membranaceus)、老鹳草(Geranium wilfordii)、千叶蓍(Achillea millefolium)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牧草的高度变化趋势表现为“慢-快-慢”的植物基本生长规律;老芒麦、千叶蓍、老鹳草的生长速率在返青期到分蘖期时较快,而黄芪的生长速率则在返青后就较快,分蘖期后4种牧草的生长速率开始变慢;盖度和产量的最大值出现在6月和7月。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