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27篇 |
免费 | 238篇 |
国内免费 | 37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740篇 |
农学 | 428篇 |
基础科学 | 661篇 |
425篇 | |
综合类 | 3504篇 |
农作物 | 236篇 |
水产渔业 | 874篇 |
畜牧兽医 | 2497篇 |
园艺 | 449篇 |
植物保护 | 2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篇 |
2023年 | 166篇 |
2022年 | 211篇 |
2021年 | 233篇 |
2020年 | 212篇 |
2019年 | 240篇 |
2018年 | 132篇 |
2017年 | 227篇 |
2016年 | 272篇 |
2015年 | 358篇 |
2014年 | 497篇 |
2013年 | 449篇 |
2012年 | 695篇 |
2011年 | 588篇 |
2010年 | 558篇 |
2009年 | 650篇 |
2008年 | 563篇 |
2007年 | 519篇 |
2006年 | 460篇 |
2005年 | 417篇 |
2004年 | 279篇 |
2003年 | 261篇 |
2002年 | 214篇 |
2001年 | 199篇 |
2000年 | 151篇 |
1999年 | 107篇 |
1998年 | 158篇 |
1997年 | 132篇 |
1996年 | 131篇 |
1995年 | 167篇 |
1994年 | 125篇 |
1993年 | 129篇 |
1992年 | 100篇 |
1991年 | 122篇 |
1990年 | 111篇 |
1989年 | 91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76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58年 | 3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1场址选择养鸡场应修建在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易排水、通风良好、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及远离屠宰场、肉食品加工厂的地方。大鸡场的生产区和生活区应严格分开。鸡舍应根据本地区的主导风向布局,从上风头向下风头依次修建饲料加工间、孵化间、育雏 相似文献
63.
64.
1猪舍保温防寒加强猪舍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是提高猪舍保温性能的根本措施。开放式、半开放式猪舍的温度状况受外界气温影响大,冬季一般稍高于舍外。密闭式猪舍冬季的温度状况,在舍内热量来源一定的情况下,取决于空气对流和通过围护结构散失热量的多少。失热越多,达到热平衡时舍内的温度越低, 相似文献
65.
鹿到了产仔季节,由于其还处于半野生状态,警觉性高,抵抗力强,因此给鹿难产的诊断与治疗带来了诸多不便。难产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产科病,它给各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及时发现母鹿难产及助产就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66.
67.
68.
羔羊缺铜症俗称“摆腰症”,是由于日粮中缺乏铜所致的营养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贫血和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为主要特征.威宁县种羊场位于威宁县盐仓镇境内,是贵州半细毛羊原种场,常年存栏种羊近2 000只,长期以来,羔羊成活率一直较低(40% ∽ 60%),最低年仅13.5%,病死率70%左右.2008年,通过相关专家教授诊断为缺铜症,用硫酸铜治疗,治愈率达91.38%,成活率达82.45%;用硫酸铜预防,羔羊成活率保持在80%以上,效果十分明显.现将该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1 通过畜种改良建立良好的品种区域,推动牧区细毛羊产业发展实施牧区细毛羊产业化经营战略是实现牧区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有效途径,是全面提高牧区综合效益,大幅度增加农牧民收入,加快牧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牧区细毛羊产业化经营战略的实施,将为畜种改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牧区细毛羊羊毛品质较低,且仍在继续退化,原来的细毛羊主产区,大部分地区由于羊群到户后管理不当和选种选配不力而使两型毛增加,毛长变短,强伸度降低,净毛率下降,而原来的粗毛羊却因引入细毛羊血液,毛产量有所增加,但作为地毯毛的理想品质却逐渐丧失,应坚持按品种区域来定向畜种改良。 相似文献
70.
试验旨在研究冬季半开放式鸡舍舍内不同位点温湿度变化及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62周龄海兰灰商品蛋鸡2 520只,按照鸡舍纵向方向分为进风口、中间、出风口三个位点,每组设12个重复,每个重复70只鸡,按照鸡舍垂直方向分为上层、中层、下层三个位点,每组设12个重复,每个重复70只鸡。结果表明:冬季舍内的平均温度为11.6℃,中间位置平均温度最高为12.5℃,其次为进风口,平均温度为11.2℃,再次为出风口,平均温度为11℃;舍内平均湿度基本稳定在45%50%,中间湿度>出风口湿度>进风口湿度,温湿度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01)。平均耗料量、平均蛋重、产蛋率、料蛋比,进风口、中间、出风口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上层平均温度比中层平均温度高1.9℃,中层比下层平均温度高2.6℃;中层比上层的平均湿度高0.6%,中层比下层的平均湿度高1.6%;下层的耗料量和平均蛋重显著高于上层和中层(P<0.05),产蛋率和料蛋比在上层、中层、下层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冬季半开放式鸡舍舍内温湿度变化在蛋鸡自身可调节范围内,基本能满足鸡群生产性能发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