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2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3篇
  4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草坪栽培管理技术是高尔夫球场养护和管理的关键。本文介绍了内蒙古地区高尔夫球场草坪栽培管理技术,包括播种、施肥浇水、修剪、杂草清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高尔夫球场草坪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新农业》2010,(3):8-8
农业部《全国奶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确定大城市郊区、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等四大优势产区,选择313个奶牛养殖基地县(团场)进行重点建设。  相似文献   
53.
内蒙古地区烤烟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烤烟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烤烟以叶片为收获物,不同地区由于气候生态条件不同,质量目标定位不同,栽培技术存在较大差异。内蒙古烤烟在乌兰察布市、赤峰市、通辽市都有较大面积栽培,2010年全区栽培面积3000公顷。内蒙古烤烟定位为优质填充料,近年来我们通过试验、示范探索出一条适合内蒙古气候生态特点的优质填充料烤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4.
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及经济作物,每年种植面积在600万hm2以上。甘薯是喜温作物,广泛分布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高纬度及高海拔地区的低温及较短无霜期是限制甘薯种植的主要原因。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在国际马铃薯中心的资助和指导下,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及包头市进行了种质资源与品种的耐寒性鉴定,以期选出耐寒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的品种。经过几年的努力,选出了部分高产品种。但是,品质较差。通过评价当地生产的甘薯品质,提出改善品质的有效措施。1材料与方法共有10个品种(系)参加试验,包括育成种徐薯18、徐43-14、一窝红等及一些高级品系。所有薯苗均来自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其中6个品种(系)参加营养成分分析。试验在徐  相似文献   
55.
内蒙古地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IBR)是由牛疱疹病毒Ⅰ型(Bovine Herpesvirus-1,BHV-Ⅰ)引起的家养和野生牛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形式多样,但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伴有结膜炎、流产、乳腺炎,有时诱发小牛脑炎等。急性IBRV呼吸道感染还可继发细菌性肺炎。此  相似文献   
56.
马铃薯黑痣病(Rhizoctonia solani Kiihn)又称立枯丝核菌病、茎基腐病、丝核菌溃疡病、黑色粗皮病,是以带病种薯和土壤传播的病害。随着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的进一步加大,该病害一年比一年发生严重,尤其在内蒙古地区,有许多马铃薯种植区无法倒茬,致使土壤中病原菌数量逐年增加,因此加重了黑痣病的发生。2008年调查内蒙古西部马铃薯产区,一般田块黑痣病发病株率在5%~10%,重症田块可达到70%~80%,黑痣病已成为内蒙古西部马铃薯生产发展的一大瓶颈,黑痣病严重影响着马铃薯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7.
关放 《林业科技》2011,36(6):42-43
《次加工原木》标准已通过审查,将于2011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此《次加工原木》标准是由LY/T1369—1999《次加工原木》和LY/T1505—1999《东北、内蒙古地区次加工原木》两项标准合并修订而成。合并修订主要考虑在全国范围内《次加工原木》标准应是一个统一标准,有利于全国次加工原木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同时解决...  相似文献   
58.
内蒙古地区土地沙漠化及荒漠化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漠化已成为内蒙古地区一个重大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土地利用的方式和程度是沙漠化发展或逆转的主导因素。人类经济活动强度的增加和范围的扩大,造成内蒙古地区农牧交错带的逐渐北移,大面积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和地表植被覆盖的减少,使得以风沙活动为主导外营力的沙漠化过程得以发展。内蒙古地区近50年来的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展,已达近18.5万km^2,其蔓延的速率呈加快的趋势。据历史资料分析、野外调查和遥感动态监测与评价,对典型沙漠化地区的土地利用与沙漠化过程的发展及其防治开展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9.
去年,全国经历了严重的干旱,上亿亩农田绝收,内蒙古地区尤为严重。赤峰市敖汉旗遭受了近年来持续时间最长、最严罩的干旱。全旗300万亩耕地受灾,68.7万亩作物绝收,由此造成的粮食减产达5.04亿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10.87亿元。  相似文献   
60.
资讯纵览     
"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申报系统"已开通9月3日,农业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发通知特别提醒各省受理机构和各有关农机生产企业,"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申报系统"已开通。生产企业需要特别注意,按照相关规定,"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