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4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169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TF)是从淋巴细胞中提取的一类低分子肽,具有传递免疫信息、激发免疫细胞活性、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等作用,被誉为T细胞活性的触发剂、细胞免疫增强剂、细胞免疫调节剂及干扰素产生  相似文献   
62.
免疫细胞及其因子与妊娠维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3.
锌与免疫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  公元前十五世纪,人们就开始用含锌的炉甘石治疗伤口,以加速其愈合。人类对于锌的营养作用却是由Raulin(1869)进行黑曲霉培养时发现的。此后经过100多年,特别是最近十几年来,锌对动物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已被各国的研究所证实(杨文正,1994)。研究表明,动物体内200多种酶中含有锌,并有300多种酶的活性与锌有关,锌通过调节这些酶的活性来影响动物体内的物质合成与代谢及各种生命活动(杨文正,1994;Kidd,1996)。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研究手段的提高,发现锌的营养功能是非常广泛和重要的,人们誉之为“生命的火花”,合理的…  相似文献   
64.
《中国家禽》2012,(12):69
近日,刊登在Nature上的文章揭示了是否外部信号可以引发沙门氏菌自身毒性因子的表达,耶鲁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巨噬细胞吞噬沙门氏菌后所发生分子链反应发现,巨噬细胞是可以对细菌侵入机体做出有效反应的免疫细胞,当沙门氏菌被吞噬以后,其会快速再生,然后逃过免疫系统监视,进而继续引发感染。  相似文献   
65.
作为中国水产内服药的引领者,武汉华扬动物药业早在公司成立之初就提出,水产动物也需要开展保健工作,其具体概念是指通过改善养殖环境,激活机体免疫细胞,强化机体防御体系,提升和调理水产动物的健康水平,达到减少发病、提高生产  相似文献   
66.
红细胞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Siegel(1981)[1]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发现红细胞(RBC)有多种免疫功能,提出"红细胞免疫系统"新概念以来,国内外学者就红细胞免疫进行了大量研究,相继发现RBC具有吞噬抑制因子(PIF)、NK细胞增强因子(NKEF)、特异性肿瘤坏死因子诱导因子和广谱趋化因子受体.上述发现充分证明RBC是血循环中十分重要的天然免疫细胞,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在机体免疫应答及其调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7.
弓形虫免疫中脾转移因子对免疫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6只健康山羊分别连续注射普通脾转移因子(CommonTransferor,CTF)及免疫脾转移因子(ImmunizeTransferor,ITF)3天后,发现转移因子能提高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促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增加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促使外周血淋巴细胞活化等,证明转移因子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活虫攻击的结果显示,CTF和ITF均不能使机体获得完全的保护,但可使弓形虫急性感染向慢性感染转化。  相似文献   
68.
人参茎叶多糖对雏鸡小肠黏膜组织发育和免疫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人参茎叶多糖(GSLP)对雏鸡小肠黏膜组织发育和免疫细胞的影响,选择600只体重相近(52.79±4.58g)的7日龄健康海兰褐雏鸡,随机分为10个处理,每个处理60只(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分为正常饲喂组和免疫抑制组,各包括5个处理,GSLP添加量分别为0、0.2、0.4、0.8和1.6g·kg-1,试验期35d。饲养期结束后,每个处理中随机选择9只雏鸡(每个重复3只),采集空肠和回肠样品。结果显示:(1)GSLP提高了空肠绒毛宽度和表面积(P0.01),0.8g·kg-1 GSLP降低空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P0.05),0.8和1.6g·kg-1 GSLP降低回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P0.01),GSLP对绒腺比无显著影响;(2)空肠绒毛高度(P0.05)和黏膜厚度(P0.01)以及回肠绒毛高度(P0.05)中存在GSLP与免疫状态之间的交互作用;(3)0.4、0.8和1.6g·kg-1 GSLP增加空肠CD3+阳性细胞的面积(P0.05),1.6g·kg-1 GSLP提高空肠肥大细胞的数量(P0.05),GSLP对免疫细胞的作用存在剂量效应。结果表明,GSLP对小肠黏膜发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养分吸收机能并无显著影响;0.4~1.6g·kg-1 GSLP提高空肠的黏膜免疫水平;GSLP对环磷酰胺前期抑制的空肠绒毛高度和黏膜厚度的发育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9.
北京检验检疫局承担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疯牛病、禽流感病原检测技术研究”近日通过科技部专家验收。这项技术的应用使禽流感病毒检测时间由过去的21天缩短至现在的4小时。该成果建立了目前国际上用以确诊疯牛病的“蛋白印迹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填补国内该项领域的空白;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建立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禽流感病毒快速检测技术等。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