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81篇
  免费   656篇
  国内免费   2095篇
林业   647篇
农学   1859篇
基础科学   730篇
  1177篇
综合类   10755篇
农作物   1263篇
水产渔业   1493篇
畜牧兽医   14324篇
园艺   789篇
植物保护   695篇
  2024年   249篇
  2023年   828篇
  2022年   995篇
  2021年   1037篇
  2020年   837篇
  2019年   1170篇
  2018年   479篇
  2017年   838篇
  2016年   1031篇
  2015年   970篇
  2014年   1406篇
  2013年   1462篇
  2012年   2120篇
  2011年   2169篇
  2010年   1963篇
  2009年   2044篇
  2008年   2439篇
  2007年   2039篇
  2006年   1518篇
  2005年   1304篇
  2004年   1049篇
  2003年   846篇
  2002年   679篇
  2001年   637篇
  2000年   496篇
  1999年   384篇
  1998年   300篇
  1997年   309篇
  1996年   244篇
  1995年   217篇
  1994年   239篇
  1993年   294篇
  1992年   274篇
  1991年   271篇
  1990年   230篇
  1989年   245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5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转基因与野生唐鱼耐温限度及窒息点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转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唐鱼、野生型唐鱼Ⅰ和野生型唐鱼Ⅱ的耐温和耐氧能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驯化温度为30 °C,升温速率为1 °C / h时,三种唐鱼的半致死高温分别为:38.53±0.08 °C、38.28±0.29 °C和38.55±0.09 °C。在驯化温度为25 °C,降温速率为2 °C / 24h时,三种唐鱼的半致死低温分别为:1.13±0.40 °C、1.26±0.10 °C和1.21±0.12 °C。恒温25 °C时,测定三种唐鱼的窒息点分别为:0.66±0.02 mg/L、0.74±0.21 mg/L和0.51±0.01 mg/L。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三种唐鱼对温度和溶氧的耐受力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92.
以奥尔奈厂为例,介绍了法国的叶蛋白生产.该厂有每小时加工鲜草120 t的能力,每小时叶蛋白产量约2 t,每小时草渣颗粒产量约20 t,每年的叶蛋白产量是5 000 t,草渣颗粒75 000 t,承担3 000 hm2苜蓿的加工.叶蛋白占产品总量的6.25%,为鲜草量的1.67%,得率是原料干物质的8.7%.利用上清液生产白蛋白加温至80℃,或者用pH=4的酸进行处理,就可得到白蛋白絮凝物.白蛋白是一种植物高级蛋白,在食品和医药上有广泛的用处.  相似文献   
993.
不同蛋白水平对浦江优质黄羽肉鸡饲养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浦江优质黄羽肉鸡是上海市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鸡育种研究组经多年研究选育而成的系列化新品系。具有毛色浅黄、嘴黄、脚黄、体型矮小、肉质鲜美、抗病力强、生长整齐度好、适宜多种加工调制等优点。其中饲养期在63日龄左右,体重在1.25公斤左右的童子鸡很受市场欢迎。因其属于优质型肉鸡,用快大型肉鸡的全价料饲喂,饲养成本不一定合理。为了进一步探索浦江童子鸡的蛋白水平,于1993年4月进行了不同蛋白水平饲喂浦江优质黄鸡的对比饲养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1、品种及分组:选用浦江优质黄鸡Ⅰ型和Ⅱ型商品鸡,按A、B两组日粮营养水平高低分别分成  相似文献   
994.
NodB是来源于根瘤菌的脱乙酰基酶,可水解脱去几丁寡糖非还原端糖基的乙酰基。试验将体外合成的重组nodBNX和nodBBX基因,分别插入质粒pET-28a的lac启动子的下游,构建了可以表达融合蛋白NodB1(T7-tag+NodB+His-tag)和NodB2(NodB+His-tag)的重组大肠杆菌pET-NodB-NX和pET-NodBBX,在0.1 mM IPTG诱导下,两种重组菌均可表达目的蛋白NodB1和NodB2,分子量分别为30 kD和26 kD,经包含体复性、Ni柱亲和层析得到NodB纯化产物,以重组NodB催化几丁五糖的脱乙酰基反应,酶解产物通过薄层层析和ESI-MS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融合蛋白NodB1和NodB2均具有转乙酰基活性,但NodB2活性大于NodB1。  相似文献   
995.
以免疫信息学和反向疫苗学为理论根据,利用RT-PCR法获得了猪水泡病病毒(SVDV)HK/70株的基因组序列并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和方法,对SVDV结构蛋白的二级结构的不同方面及其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表位进行了预测,综合评价了SVDV结构蛋白的抗原特异性细胞表位,并计算出一些潜在的抗原位点。结果表明,VP1蛋白含有的细胞优势抗原表位最多,但其他结构蛋白也含有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表位,有的甚至有可能成为优势抗原表位或对优势抗原表位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96.
<正>近几年,扶余县部分地方发生了以母牛为多,也有部分公牛后肢不能站立、卧地不起的"爬卧病"。笔者采用中西药结合针灸等综合治疗方法,自2009年以来,共计治疗"爬卧病"病牛39例,治  相似文献   
997.
小麦茎基腐是由多种镰孢菌侵染的世界性土传病害,亚洲镰孢菌(Fusarium asiaticum)是我国冬小麦主产区茎基腐镰孢菌的优势种群,对小麦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本研究利用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标记亚洲镰孢菌,研究其侵染抗感小麦的病理组织学过程,建立了茎基腐病菌与寄主互作的直观性的研究体系,对病害防治及抗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PEG-CaCl_2介导原生质体转化法将gfp导入亚洲镰孢菌株CF0915,对转化子进行荧光表达、PCR验证、遗传稳定性、生长特性及致病力分析,选取与野生型表现相近的转化子进行侵染分析。结果表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与潮霉素基因(hyg)PCR扩增表明gfp已整合入真菌基因组中,转化子菌丝与分生孢子表现强烈绿色荧光信号,gfp能够在转化子中稳定遗传,菌落形态、生长速度及致病力与野生型菌株无显著差异;将gfp标记病菌分生孢子接种感病品种1 d后,大量孢子附着于根毛及根表皮细胞开始萌发,接种2 d后观察到抗性品种分生孢子萌发;感病品种接种3 d后,菌丝直接侵入表皮细胞或沿表皮细胞间层定殖生长,扩展至皮层组织,8 d后菌丝从根部迅速扩展至茎基部,至第10 d大量菌丝充塞根皮层细胞,叶鞘维管束也被菌丝侵染,并产生大量大型分生孢子,植株表现褐色病斑,14 d后根部及茎维管束被大量菌丝体填充,而后产生大量厚垣孢子,至25 d大部分感病品种幼苗萎蔫死亡;与感病品种相比,抗性品种在整个侵染过程中表现时间滞后。本研究对引起茎基腐病的亚洲镰孢菌侵染小麦的组织学过程观察,为病菌致病机理的阐释及抗病资源的利用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8.
羊链球菌病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性,主要是由于溶血性链球菌所干扰导致的。羊链球菌病多发于秋季以及冬季,通过皮肤感染以及呼吸道等途径感染。一旦感染该病,症状较为严重者,在短短一天内就会死亡,病症较轻者,在一周左右后,也会相继死亡。有资料表明,幼龄羊只致死率最高。1流行特点羊链球菌病的传染源主要就是一些带菌羊、病羊以及一些受到污染的肉制品等等。  相似文献   
999.
香菇病毒快速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香菇菌丝蛋白质,根据能否检出22 000道尔顿的34nm香菇病毒外壳蛋白带作为菌株是否带病毒的指标。在生长不正常香菇菌株和对照的带病毒菌株中均检测出了34nm香菇病毒外壳蛋白带。这一结果表明,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对香菇病毒进行简单、快速的早期检测。  相似文献   
1000.
为制备CIAV VP2单克隆抗体,将原核表达的His-VP2融合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经4次免疫后,取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将原核表达的GST-VP2融合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利用间接ELISA筛选阳性克隆。阳性细胞株经3次亚克隆后,获得3株稳定分泌抗CIAV VP2蛋白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分别命名为3D7、3B8、2D3。经间接ELISA测定,以上3株杂交瘤细胞腹水效价分别为1:8.0×10~5、1:4.0×10~5,以及1:6.4×10~6,亲和力解离常数分别为7.34×10~(-11)、2.65×10~(-11),以及2.98×10~(-11)。IgG亚类分别为IgG1、IgG2b以及IgG2b。经Western Blot试验证明,3D7株单抗能特异地识别CIAV VP2蛋白,其识别的抗原表位区域为VP2 N-端的20~40 aa。经IFA试验证明,3株单抗均能识别天然的CIAVVP2蛋白。此单抗为研究CIAVVP2的生物学功能和CIAV致病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