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75篇
  免费   349篇
  国内免费   463篇
林业   555篇
农学   766篇
基础科学   82篇
  249篇
综合类   6064篇
农作物   703篇
水产渔业   726篇
畜牧兽医   1674篇
园艺   1687篇
植物保护   1681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361篇
  2022年   424篇
  2021年   440篇
  2020年   372篇
  2019年   382篇
  2018年   240篇
  2017年   300篇
  2016年   364篇
  2015年   435篇
  2014年   557篇
  2013年   460篇
  2012年   667篇
  2011年   701篇
  2010年   623篇
  2009年   723篇
  2008年   666篇
  2007年   580篇
  2006年   594篇
  2005年   520篇
  2004年   430篇
  2003年   428篇
  2002年   402篇
  2001年   366篇
  2000年   379篇
  1999年   345篇
  1998年   315篇
  1997年   324篇
  1996年   266篇
  1995年   284篇
  1994年   201篇
  1993年   209篇
  1992年   198篇
  1991年   161篇
  1990年   164篇
  1989年   118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大白菜是我省淮北地区的主要蔬菜之一,由于长期连作及春夏秋三季的广泛种植,大白菜软腐病已成为大白菜生产上的常发性病害。近年来虽然在选用抗病品种、药剂防治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但软腐病仍然是制约大白菜生产和效益的障碍,且以往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的部分化学农药,不仅防效差而且存在不同程度的药残,为了探讨应用生物农药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的有效途径,于2000年8~12月选用克菌康进行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的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3.
果梅黑痣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梅黑痣病又名黑星病、疮痂病、黑点病 ,果农俗称“麻点病” ,是果梅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严重病害。1 发生规律  此病主要为害果梅的果实和枝条 ,病害流行时也侵染叶柄和叶脉。果实感病后多在果蒂周围至果肩部形成暗绿色圆形小点 ,其后逐渐扩大至直径 1~ 3mm的圆斑。果实着色时病斑变为紫色或黑色。病斑密集时 ,可相互聚合成片 ,当病斑下层组织木栓化 ,而果肉仍继续生长时 ,病果龟裂。受害严重的果实 ,外观极为难看 ,品质显著变劣 ,不能加工脆梅 ,商品价值降低一半以上。黑痣病的病源菌为嗜果枝孢菌 ,属半知菌亚门。病菌只形成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994.
墨兰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洋  刘爱媛  冯淑杰  张荣 《北方园艺》2010,(24):170-171
以墨兰炭疽病菌为试材,研究墨兰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6℃,产生孢子最适温度为30℃;菌丝生长最适pH为7~8,产生孢子最适pH为7~9,孢子萌发最适pH为7;26℃下连续光照产孢量最多;相对湿度低于81%时分生孢子不能萌发。  相似文献   
995.
我市现有梨树面积1835hm2,产量22kt。主栽品种早酥梨、白酥梨等果实普遍偏小,商品价值不高,经济效益较低。为提高我市梨果的产量、质量,1998年2月由市科委立项,市果树研究所承担了“梨果灵引进试验”课题。梨果灵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进...  相似文献   
996.
周巍  尹健  周颖 《中国食用菌》2003,22(4):17-18,44
本文对野生紫孢侧耳的生物学特性、驯化、栽培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初步给出其生长、栽培与有关环境因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7.
西方近代双孢蘑菇栽培技术在我国的传播及影响(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近代双孢蘑菇栽培技术与近代农学一起开始传入我国。所传播的内容不仅是蘑菇的栽培技术,还带来了真菌分类知识、生物双名法以及菇的形态构造、繁殖、营养、对外界环境的要求等生物学基础理论,还有菌种制作、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产品加工包装等领域的知识与技术,这些理论知识、应用技术大多至今还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自然科学知识的运用,正是西方近代蘑菇栽培与我国传统食用菌栽培的最本质区别。由此,也促进了我国多种食用菌的科学发展,为实现食用菌新法栽培铺筑了一条坚实的道路。  相似文献   
998.
2000年2月1日,某种猪场发生猪传染性胃肠炎,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使疫情得到迅速控制,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 该场存栏母猪97头,种公猪3头,哺乳仔猪13窝,断奶保育仔猪17窝,肥育猪384头。因场内青料供给不足,在场外购人一些青饲料,此时正是猪传染性胃肠炎发生季节。2000年1月28日,发现2头母猪发生呕吐,然后腹泻,排水样稀粪,29日大部分母猪和肉猪发病,并有1窝哺乳仔猪发病,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2症状及诊断 本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母猪肥育猪突然呕吐,接着发生剧烈腹泻,粪便水样呈喷射状,…  相似文献   
999.
1000.
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家蚕真菌病的发生与蔓延,在研究家蚕真菌病发生与流行规律及研制新型高效消毒药物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试验,作者成功地开发出了家蚕真菌病的防治药物“超微灵”。试验结果表明,以500mg/kg的超微灵叶面添食或喷于桑树后采药叶饲蚕,可有效地防治家蚕真菌病和蚕期感染的微粒子病,且对家蚕生长发育及茧质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