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9篇
农学   61篇
基础科学   1篇
  22篇
综合类   217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22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外源NO和ABA对杨树气孔运动和SOD及P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外源NO和脱落酸(ABA)对杨树气孔运动和SOD、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O和ABA均可诱导杨树叶片气孔关闭,且NO有加强ABA诱导气孔关闭的作用。NO清除剂(C—PTIO)能显抑制NO和ABA对气孔关闭的诱导效应。不同浓度硝普钠(SNP)和ABA处理杨树离体叶片,SOD活性变化不明显,POD活性受到显抑制。粗酶液的体外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SNP对POD活性的抑制呈明显的浓度及时间效应;而ABA对POD活性则几乎没有影响。说明在ABA调控气孔运动的过程中需要NO的参与,由此推测ABA对杨树叶片气孔运动的调节与NO对POD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42.
植物对病原物的抗性是一个很复杂的生命现象。目前人们认识到植物的抗病过程有很多基因和一些相互关联的信号传导途径参与。人们对植物抗病的分子机制的了解,很多是来自以拟南芥作为材料所进行的大量研究。对植物抗病性的了解是一步步深入的,其进展与研究方法和技术的不断改革密不可分,其中实验材料的模式化使得研究更加集中、更具有通用性,所使用的资源更丰富,强有力地推进了研究的深入进行。在此,对拟南芥这个模式植物在植物抗病性的遗传和分子机制研究中的作用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43.
水杨酸对NR基因的表达和乙烯信号转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杨酸与乙烯介导下番茄NR基因的表达、植株生理的变化、幼苗三重反应和幼苗生长表现,探讨了水杨酸对乙烯信号转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杨酸对野生型番茄植株的影响有双重作用。低浓度对植株有促进生长的作用,使黄化苗下胚轴伸长和维持正常的实生苗叶片细胞膜透性,促进根系的生长;较高浓度(≥100μmol·L~(-1))则促进幼苗表现三重反应,即诱导乙烯的合成,从而诱导NR基因的表达,使植株细胞膜透性增加、植株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显著降低、气孔关闭(水杨酸处理后24h),最终番茄植株表现出叶片黄化等症状。乙烯不敏感型NR突变体番茄植株在高浓度处理时无外部受害症状,细胞中NR基因的表达被显著地抑制。可见抑制番茄NR基因的表达,增强了植株的抗性。  相似文献   
44.
水分胁迫诱导玉米Zmrboh基因表达及ABA在其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定量和半定量PCR方法检测了玉米野生型及ABA缺失突变体vp5的ZrnrbohA/B/C/D基因在水分胁迫下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水分胁迫能诱导玉米野生型ZmrbohA/B/C/D基因表达,并且表达在水分胁迫处理60rain、150rain时分别达到2个高峰,渗透势为-0.7MPa的水分胁迫诱导效果尤其显著;同样处理下vp5的ZmrbohA/B/C/D基因表达没有明显变化。表明:ABA参与了水分胁迫诱导ZmrbohA/B/C/D基因表达的过程。  相似文献   
45.
以4个不同的六倍体裸燕麦品种和普通小麦进行正反杂交,确定裸燕麦和普通小麦的可交配性。调查杂种结实率并诱导杂种愈伤组织。结果表明:六倍体裸燕麦与普通小麦的可交配性和愈伤组织诱导率因品种和正反交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在以六倍体裸燕麦为母本的正交试验中,‘白燕2号’母本结实率最高,为12.98%。在以六倍体裸燕麦为父本的反交试验中,‘白燕5号’为父本时结实率最高,为6.25%。相同品种间正反交结实率也有差异。4个裸燕麦品种与春小麦的杂种胚均有较高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此研究对燕麦的优异基因资源的利用和裸燕麦、小麦种质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入侵细胞与钙信号转导之间的关系,揭示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体外狗肾细胞(madin-darby canine kidney cell,MDCK细胞)培养技术,检测了细胞外缺钙、Ca2+内流阻断剂(硝苯地平)和钙调蛋白抑制剂(三氟拉嗪)对E. tenella子孢子入侵率的影响,并测定了培养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和细胞活性。【结果】E. tenella子孢子入侵细胞的抑制率随着细胞外Ca2+浓度的降低而升高。钙离子浓度降低到600 μmol•L-1时,入侵率(23.33%)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细胞外无钙时,入侵抑制率高达53.18%;硝苯地平和三氟拉嗪均能极显著抑制子孢子的入侵(P<0.01),其中10 μmol•L-1的硝苯地平和50 μmol•L-1三氟拉嗪分别对子孢子的入侵抑制率达71.41%和97.13%,二者合用入侵抑制率可达98.59%。在E. tenella子孢子入侵细胞的过程中,MDCK细胞的活性均在90%以上,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接种E. tenella子孢子的MDCK细胞培养液中LDH的活性与未接种的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细胞外钙缺乏、钙通道阻断剂硝苯地平和钙调蛋白抑制剂三氟拉嗪对E.tenella子孢子入侵MDCK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但子孢子入侵对MDCK细胞的活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7.
作物抗旱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培育抗旱作物对构建高效节水农业和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人们通过不断揭示作物抗旱机制,挖掘、克隆大量抗旱基因,并展开基因功能的系统验证及表达调控研究,最终转化作物进而培育出抗旱作物新品种(系)。目前已有多个抗旱基因被成功转化到作物中,但人们对作物抗旱机制及抗旱基因调控等方面依然缺乏了解。本文在总结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水分胁迫信号感知与识别、胞间信使转导及干旱胁迫反应等方面系统阐述了作物抗旱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48.
49.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是一种蛋白激酶,可以催化底物蛋白质磷酸化,MAPK级联则是植物中高度保守的信号转导模块,将细胞外刺激转导为细胞内反应,在植物信号转导生物胁迫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植物MAPK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式植物拟南芥的功能上。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结果显示,许多MAPKs已在大田作物和园艺作物中被鉴定,如水稻、小麦、玉米、苹果、葡萄和番茄等。生物胁迫(如病害、虫害和杂草危害等)是作物面临的重大挑战,开展作物MAPK级联信号通路在生物胁迫下的机理研究至关重要。本文对植物MAPK级联及其3个成员MAPKKK、MAPKK、MAPK基因进行分类,并简要介绍MAPKKK、MAPKK、MAPK各亚家族的成员和基本特征。此外,对近些年模式植物拟南芥,大田作物水稻、玉米、小麦和马铃薯等以及一些重要的园艺作物苹果、葡萄、香蕉和梨等的MAPK信号通路响应生物胁迫(如病原菌感染、病毒攻击)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并对其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为MAPK级联调控响应生物胁迫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探讨了前列腺素PGF2α类似物氯前列烯醇(Cloprostenol,CLO)对鸡等级前小黄卵泡颗粒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信号转导途径。颗粒细胞经16 h预培养后用CLO处理24 h,测定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显示:0.1~10μg/L的CLO促进了颗粒细胞的增殖,10μg/L时刺激效果最为明显。蛋白激酶A(PKA)激活后颗粒细胞数量增加,PKA抑制剂H89抑制了CLO的促增殖作用。PKC的激活或抑制对CLO的促增殖作用无显著影响。这表明,CLO可通过PKA途径促进鸡等级前小黄卵泡颗粒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