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9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1篇
  6篇
综合类   86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田文坦  刘扬  王树彦  韩冰 《草业科学》2015,(11):1781-1788
生物入侵严重威胁着内蒙古草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目前,内蒙古地区乃至于全国对外来物种只重引进、疏于管理,导致外来物种逃逸到自然环境中,造成潜在的环境灾害。本研究据文献查阅以及中国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信息,整理分析内蒙古境内分布的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来源地、侵入途径及对草原的危害状况,并对内蒙古草原应对外来物种入侵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根据统计,外来入侵植物中的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和光梗蒺藜草(Cenchrus calyculatus)已表现出蔓延趋势,其他物种有待进一步的调查。  相似文献   
42.
蓝舌病是由蓝舌病病毒感染引起的、库蠓传播的一种严重威胁绵羊和山羊的传染病,在世界许多地方都有流行。牛是贮存宿主,但通常不发病。已知的蓝舌病病毒分为24个血清型。以前,蓝舌病病毒几乎没有在欧洲出现过,但在1998年以后.陆续有几个血清型从土耳其和中东入侵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以及巴尔干半岛的国家。  相似文献   
43.
通过测定青枯菌的根表吸附量和根部侵入量,研究了胞外多糖(EPS)和脂多糖(LPS)在青枯菌对尾巨桉根部吸附和侵入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接种青枯菌的6 h内,EPS处理后尾巨桉根部青枯菌GN1和93B的吸附量和侵入量明显升高,而LPS处理后尾巨桉根部GN1和93B的吸附量和侵入量都明显下降;无EPS菌株的根表吸附量和根部侵入量都明显降低,无EPS及LPS菌株的根表吸附量和根部侵入量亦有所下降,但没有无EPS菌株下降明显;EPS具有促进青枯菌对尾巨桉根部吸附和侵入的作用,LPS则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4.
王军  韦爱梅  孙思 《林业科学》2007,43(7):51-54
通过接种青枯菌与非病原的大肠杆菌,对2个桉树无性系和1种非寄主树木的根表吸附菌量及根内含菌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青枯菌对感病寄主根表的吸附量多于对抗病寄主和非寄主根表的吸附量,对感病寄主根部的侵入量多于对抗病寄主但少于对非寄主根部的侵入量;病原菌较非病原菌对感病寄主根表的吸附量大,但二者对感病寄主根部的侵入量则依据根部伤口的有无而互有高低.青枯菌接种24 h内,感病寄主根表吸附菌量和根内含菌量呈上升趋势,在抗病寄主及非寄主根表的吸附菌量和根内含菌量却呈下降趋势.从统计学上看,青枯菌对寄主根部的吸附和侵入都显示出了一定的选择性,但由于病原细菌能够大量地吸附和侵入抗病寄主和非寄主根部,非病原细菌也能够大量地吸附和侵入桉树根部,因此这种选择性的生物学意义不大,青枯菌对桉树根表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识别行为.  相似文献   
45.
用金龟子绿僵菌9个品系对鞭角华扁叶蜂幼虫做感染试验,筛选出2个有较高致病性的菌株(2060-d,2055-d)。并通过室内和林间试验,揭示了其侵入途径,致病性。分生孢子萌发通过刺入幼虫表皮细胞侵入体内,用2060-d分生孢子粉(6亿孢子/g)按60kg/hm^2剂量在林内喷3龄幼虫,96h幼虫开始死亡。120h死亡率82.7%。  相似文献   
46.
圆柏锈病—胶锈菌的重寄生菌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圆柏胶锈菌( Gym nosp orang ium asiaticum , G. yam adai)的重寄生菌柄锈生痤孢( Tuberculina vinosa)的寄生及形态特征。在 P D A 上,该菌菌丝生长及产孢的适温20℃~30℃,适宜p H6~9,荧光可促进产孢。田间接种该寄生菌于梨、苹、贴梗海棠、垂丝海棠等锈病菌上均表现了重寄生现象,其寄生率在梨、贴梗海棠及垂丝海棠达 90% 以上;该寄生菌以分生孢子经气流传播,孢子萌发形成芽管从性子器和锈子器侵入,潜育期 7 天~12 天。自然条件下在其寄生部位越冬, P D A 试管菌种在 10℃以下保存 5 个月仍有 80% 以上的孢子萌发率。该寄生菌的控病机制为阻断锈病的侵染循环,显示出生物防治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47.
病菌从伤口侵入,初呈浸润透明状,以后病部扩大而渐形成明显的水渍状,其病部表皮下陷,上面有污白色细菌溢液,田间多在包心以后发病,植株外围叶片在烈日下呈现萎重,早晚仍可恢复,随着病情的发展,外叶露出叶球,病菌侵入,心叶于茎基部,根茎处的心体全部变成褐色粘稠物,具有恶心臭味,在气温干燥和阳光下,叶片腐烂失水,  相似文献   
48.
随着现在生猪肉需求量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地方都进行了生猪的圈养。然而生猪在幼年时期特别容易生病,特别是在冬春季节。近几年来生猪主要的发病类型是腹泻病,因腹泻病已经导致了很多养猪场的严重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生猪腹泻现象及其发病原因的具体分析,从而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防治措施,希望为相关养殖人员或养殖户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9.
辽宁李属等苗木边材腐朽病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属(PrunusL )树木是辽宁省的重要绿化树种之一,是城市行道树和公园中常见的树种。随着城市绿化建设的发展,对李属苗木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但近年来辽宁省铁岭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苗圃中的李属苗木上发生了由裂褶菌(SchizophyllumcommuneFr:Fr )引起的严重边材腐朽病,如5年生京桃(PrunuspersicaSieb etZucc )苗木被害率就达88%,死亡率达35%,给当地苗木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为此立项开展了调查研究。在国外,美国曾报道裂褶菌有时造成多种林木边材腐朽,并造成受害树木溃疡,特别是造成苹果树属(MalusMill )、李属(PrunusL )、枫树属(AcerL )…  相似文献   
50.
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 minor)和云南切梢小蠹(Tomicus yunnanensis)是两种重要的松属(Pinus)蛀干害虫,通过蛀梢危害与蛀干危害共同致死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通过林间自然调查,对横坑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蛀食枝梢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蛀梢坑道长度与枝梢长度和蛀梢直径呈显著相关,且切梢小蠹侵入枝梢的部位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蛀梢坑道的长度,二者显著相关。研究发现,影响横坑切梢小蠹蛀梢坑道长度的主要因素为侵入孔位置,而影响云南切梢小蠹的主要因素为枝梢长度,枝梢直径,侵入孔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