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1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208篇
林业   265篇
农学   167篇
基础科学   135篇
  224篇
综合类   1809篇
农作物   125篇
水产渔业   557篇
畜牧兽医   1303篇
园艺   201篇
植物保护   30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272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3篇
  1957年   4篇
  1953年   2篇
  195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设施土壤有机氮组分及番茄产量对水氮调控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酸解铵态氮和酸解氨基酸氮是土壤有机氮的主要组分,可表征土壤的供氮能力,并在氮素矿化、固定、迁移以及为植物生长供氮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水、氮调控下设施土壤有机氮组分和番茄产量的相互关系,为评价设施土壤肥力变化和制定科学合理的水、氮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田间定位试验在沈阳农业大学的温室内进行了5年,供试作物为番茄,栽培垄上覆盖薄膜,打孔移栽番茄幼苗,膜下滴灌。定位试验三个氮肥处理为施N75、300、525kg/hm^2,记为N1、N2和N3;三个灌水量为25、35和45kPa灌水下限(灌水始点土壤水吸力),记为W1、W2和W3,共9个肥水处理组合。在试验第五年番茄生长期(2016年4—8月)调查了番茄产量及其构成,在休闲期(2016年9月)测定0—10、10—20和20—30cm土层土壤有机氮组分、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结果】9个处理中,土壤全氮、有机碳和除酸解氨基糖氮外的有机氮组分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且0—10、10—20和20—30cm土层间含量差异显著(P<0.05)。三个土层中酸解总氮占土壤全氮的66.0%、64.6%和55.2%,是土壤有机氮的主要存在形态。土壤酸解总氮中各组分含量及其所占比例的大小顺序为酸解氨基酸氮、酸解铵态氮>酸解未知态氮>酸解氨基糖氮。灌水下限和施氮量对番茄产量及单果重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水氮交互效应也达显著水平(P<0.05)。休闲期土壤酸解铵态氮与番茄产量间显著负相关(P<0.05)。番茄产量W1N2(25kPa+N300kg/hm^2)、W2N1(35kPa+N75kg/hm^2)和W1N1(25kPa+75kg/hm^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结论】灌水和施氮量及其交互效应对各土层土壤全氮、酸解总氮、酸解铵态氮和酸解氨基酸氮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而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不显著(P>0.05)。相同施氮量下,0—30cm土层酸解铵态氮和0—20cm土层酸解氨基酸氮含量均在土壤水吸力维持在35~6kPa范围内达最高值,此土壤水分含量下的0—20cm土层酸解氨基酸氮含量在施N75kg/hm^2时达到最大值。从节水减氮和番茄产量的角度考虑,控制土壤水吸力不低于35kPa、每季随水施N75kg/hm^2为供试番茄生产条件下最佳的水、氮组合量。  相似文献   
112.
朱光权等用南酸枣、秃瓣杜英、马褂木、麻栎、锥栗、枫香、银荆等7个优良菇木树种的不同年龄树木木屑作为栽培基质,选用L26香菇品种做供试菌株,进行了香菇总产量、冬菇产量、香菇营养物质含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这7种菇木林树种7年树龄木屑栽种香菇的性能优于或不低于15年成年树龄,用南酸枣、秃瓣杜英、马褂木、麻栎、锥栗、枫香、银荆作为经营短轮伐期菇木林树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3.
以常用有机肥料牛厩肥、猪厩肥、鸡粪及作物秸秆、油菜绿肥为材料,研究了这些有机物的全钾、速效钾和缓效钾的含量状况,以及它们对土壤钾及作物吸钾的供应能力。结果表明:(1)三种有机烘肥及作物秸秆、绿肥中含钾量为0.85%~4.50%,其中有32.7%~69.7%为速效态钾,1.7%~25.0%为缓效态钾;(2)肥料与土壤共同培养150d后,约有50%~80%的速效态钾和缓效态钾仍以两种形态存在于土壤之中  相似文献   
114.
对晋中市榆次区聂村苹果园中主要害虫越冬卵卵量消长规律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苹果园中主要有苹果全爪螨、果苔螨、绣线菊蚜等害虫,越冬卵产卵期集中在8、9、10月份,消长时间为20d(天)左右,其中绣线菊蚜危害最严重,这为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5.
苹果霉心病主要是花期侵染。试验于2006年和2007年进行.供试品种为红富士;供试药液分别为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80%大生M-45300倍液、75%百菌清300倍液、50%扑海因1000倍液、12.5%特谱唑1000倍液、清水(对照);喷布时间设花期2次(4月20日、4月26日)、终花期2次(5月3日、5月9日)、花期与终花期2次(4月22日、5月5日),于果实采后土窑洞贮存100d(天)后各剖果600个调查病果率。  相似文献   
116.
为进一步摸清我地区土壤养分较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的配方提供依据,2008年,我们通过白菜测土配方施肥参数田间试验,对作物不同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的产量表现进行了摸索,为指导我地区配方施肥奠定良好基础。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7.
2.5%木虱毙乳油防治梨木虱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梨木虱为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 ,发生猖獗 ,危害严重 ,用传统农药品种防效不佳。 2 .5%木虱毙兼具杀灭梨木虱若虫和卵的效果 ,适宜稀释度为 2 0 0 0倍。对若虫药后 1 5天防效为 97.2 %~ 1 0 0 %,与对照药(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3 0 0 0倍稀释液 )效果相似。校正杀卵率为 71 .2 %,显著高于对照药 ( 55.3 %)。  相似文献   
118.
为了解卵叶青藓可能具有的化感效应及其作用机制,以卵叶青藓配子体水提取液为处理液,以玉米种子为受试对象,通过测定不同浓度梯度卵叶青藓水提液对受试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初步阐明卵叶青藓可能具有的化感潜能.结果表明:卵叶青藓配子体水提液对玉米种子发芽率有较大影响,且总体趋势表现为提取液浓度愈高,对其种子萌发率影响愈大,处理组玉米种子萌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卵叶青藓水提液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表现在对苗高与根长的抑制方面.随着水提液浓度的增高,玉米幼苗根长逐渐变短,在80 mg/mL处理下达到最短,且与对照间差异显著(p<0.05);对玉米幼苗根部发育状况有较强的影响,即随着水提液浓度的提高,生根数目逐步减少,直至浓度为80 mg/mL时达到最少.实验中,玉米幼苗鲜重及干重均随着提取液浓度的升高而减小,尤其是幼苗于重,在提取液浓度达到40 mg/mL时达到最小.随卵叶青藓提取液浓度不断增高,玉米幼苗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含量逐步下降,均在80 mg/mL时达到最低,而叶绿素b在5 mg/mL时反而略高于对照组,在10 mg/mL时达到最低.上述结果表明,卵叶青藓具有一定的化感潜能.  相似文献   
119.
为明确替代猎物对日本刀角瓢虫人工饲养的效果,以烟粉虱卵为对照,研究了地中海粉螟卵和米蛾卵对日本刀角瓢虫生长发育及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米蛾卵的日本刀角瓢虫存活率为17.16%,发育历期显著延长,雌虫寿命显著缩短;饲喂地中海粉螟卵处理的存活率为77.82%,雌虫寿命显著延长。瓢虫幼虫期和成虫期营养对成虫产卵能力有明显影响:幼虫期饲喂地中海粉螟卵,成虫期分别饲喂米蛾卵和地中海粉螟卵,产卵量极显著降低(分别为64.45粒和53.82粒);幼虫期饲喂地中海粉螟卵,成虫期饲喂烟粉虱卵,产卵量(539.10粒)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幼虫期饲喂烟粉虱卵,成虫期分别饲喂地中海粉螟卵和米蛾卵,产卵量极显著降低(分别为59.30粒和71.38粒)。因此,米蛾卵不适于日本刀角瓢虫饲养,地中海粉螟卵可作为瓢虫幼虫期饲养的替代猎物。  相似文献   
120.
本文选用采卵后鉴定为子宫炎的供体母牛,用土霉素、土霉素和前列腺素(PG)、清宫液3种治疗方案对子宫炎供体牛进行了治疗.对采卵的处理情况和后续的子宫卵巢机能恢复后再配种受胎情况,冲胚时间至治疗后第1次发情时间,冲胚时间至受胎时间进行了临床效果观察.结果表明:土霉素和PG组与土霉素组、清宫液组差异显著(P<0.05).土霉素和PG组与土霉素组、清宫液组相比,子宫炎供体牛治疗后出现首次发情和冲胚至受胎时间明显缩短,首次出现发情分别平均缩短1.56 d、3.27 d,冲胚至受胎时间分别平均缩短10.25 d、12.39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