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31篇 |
免费 | 153篇 |
国内免费 | 10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885篇 |
农学 | 85篇 |
基础科学 | 30篇 |
165篇 | |
综合类 | 1965篇 |
农作物 | 36篇 |
水产渔业 | 160篇 |
畜牧兽医 | 470篇 |
园艺 | 230篇 |
植物保护 | 1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175篇 |
2022年 | 209篇 |
2021年 | 273篇 |
2020年 | 218篇 |
2019年 | 265篇 |
2018年 | 66篇 |
2017年 | 152篇 |
2016年 | 175篇 |
2015年 | 189篇 |
2014年 | 381篇 |
2013年 | 457篇 |
2012年 | 606篇 |
2011年 | 636篇 |
2010年 | 503篇 |
2009年 | 495篇 |
2008年 | 580篇 |
2007年 | 415篇 |
2006年 | 422篇 |
2005年 | 367篇 |
2004年 | 352篇 |
2003年 | 281篇 |
2002年 | 206篇 |
2001年 | 131篇 |
2000年 | 144篇 |
1999年 | 91篇 |
1998年 | 69篇 |
1997年 | 64篇 |
1996年 | 50篇 |
1995年 | 46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4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古树名木资源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的古树名木资源调查结果表明 ,胸径≥ 80cm的古树名木有 5 6 9株 ,隶属于 15科2 1属 2 9种。笔者对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古树名木的种类、种群数量、生态分布、树高和胸径等现状进行分析 ,提出了保护该区古树名木的对策 相似文献
62.
63.
斑尾榛鸡(Tetrastes sewerzowi)是生活在高山针叶林中的中国特有鸟种,种群数量稀少。自然形成的斑块生境和原始林的过度采伐导致斑尾榛鸡的栖息地出现严重破碎化。本研究利用SPOT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对包括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冶力关森林公园的12万hm2的研究地区进行了栖息地分类,主要分为开阔地、针叶林及阔叶林地。共划定了229个、共4111 hm2成熟针叶林斑块(最大斑块面积332 hm2,平均18 hm2),作为斑尾榛鸡可全年利用的栖息地。通过对31个不同大小及隔离度的森林斑块是否有斑尾榛鸡生存的调查,利用广义线性模型的二项误差分布和Logit连接函数来估计斑尾榛鸡在破碎化森林中的占有率。结果发现斑块大小、被斑尾榛鸡占有的最临近斑块之间的距离是估算占有率的有效变量,较小的斑块内有斑尾榛鸡的概率远低于较大且相邻的斑块的概率,而超过40 hm2的斑块被占有的概率明显较高。一般来说斑尾榛鸡不能在距离超过2 km的斑块间迁徙扩散。本研究对如何在研究区域内造林并建立有效的生态廊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4.
65.
66.
67.
2013年6月17日是第19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世界主题为“千旱和水资源短缺”,宣传口号为“不要让我们的未来千枯”。中国主题为“遏制荒漠化,实现中国梦”。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多渠道、全方位开展荒漠化防治集中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68.
县级野生动物管理站是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体系中最基层的管理单位,受县林业主管部门的委托,承担着县域内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行政管理职权。县级野生动物管理站既是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政策的直接执行者,也是完善法律、法 相似文献
69.
春节前夕,连古城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森林防火指挥部组织开展了一次森林火灾扑救演练。管理局组织基层保护站,联合石羊河林业总场,分别在石羊河林场扎子沟分场和连古城保护站开展了森林防火扑火演练。扎子沟分场扑火队20人、各保护站扑火队80人以及当地群众30人,开展了一次森林防火联合扑火演练。 相似文献
70.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植物果实类型组成及垂直分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 943种野生被子植物果实类型组成及其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本区干果和肉果分别占65.67%和24.60%,在22种基本果实类型中,居前3位的分别为蒴果(26.56%)、瘦果(12.35%)和核果(12.20%);果实类型及其种数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随着海拔升高,干果比例上升,肉果比例下降并消失于3 800 m左右,其中蒴果比例在各海拔段均占据显著优势并呈上升趋势,瘦果和颖果比例先下降后上升,核果和浆果比例下降,梨果和翅果比例先上升后下降.聚类结果表明:海拔2 000m左右是基本果实类型种数分布的断点.果实类型垂直分异可能是伴随着相应海拔范围内水热条件及其组合特征的改变,以及果实传播方式的不同而产生的.在完善果实分类系统的前提下,可将果实类型的数量对比关系,作为反映某地区气候的生物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