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3篇
林业   22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2篇
  22篇
综合类   290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50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1.
危害生猪的主要寄生虫大体可分为3类:①危害不严重又普遍存在的寄生虫有猪细颈囊尾蚴、仔猪类圆线虫、猪毛首线虫(猪鞭虫)、猪刚棘颚口虫、猪食道口线虫(猪结节虫)、猪蛔状线虫(猪螺咽胃虫)、猪巨吻棘头虫、猪虱、猪艾美耳球虫等;②危害严重又普遍存在的寄生虫有姜片虫、猪蛔虫、猪后圆线虫(猪肺丝虫)、冠尾线虫(猪肾虫)、猪疥癣(猪癫)等;③时有发现的寄生虫有戴形微口吸虫、日本血吸虫、中华后睾吸虫、肝片形吸虫、猪囊虫、裂头蚴、旋毛虫、猪孢子虫、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猪蠕形螨等。  相似文献   
112.
猪囊尾蚴病是由猪囊尾蚴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意义,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寄生虫病之一。从病原、流’行病学、诊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3.
猪囊尾蚴病又称猪囊虫病,是由人的有钩绦虫(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在猪的肌肉中所引起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为了摸清青海省猪囊尾蚴感染情况,对来自10个县市的788份猪血清样品采用ELISA方法进行了血清学检测,结果检出阳性样品17份,阳性率为2.16%。  相似文献   
114.
班莉 《中国动物检疫》2009,26(11):53-53
猪细颈囊尾蚴病是由带科泡状带绦虫幼虫所引起的疾病。幼虫虫体俗称"水铃铛",呈囊泡状,大小不等,如黄豆至鸡蛋大小,囊壁乳白色,囊内含透明液体和一个乳白色头节。虫体寄生于猪的肝脏浆膜、网膜及肠系膜等处,除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外,在  相似文献   
115.
猪场寄生虫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猪场的管理者往往重视猪的传染病和消化道疾病的防治,而对寄生虫病防治置于可有可无位置.其实猪寄生虫病危害十分严重,影响仔猪健康,抑制生长发育.据研究,患蛔虫病的仔猪其增重率比正常仔猪大约低30%,容易产生僵猪等症,而且降低猪的产品质量标准;猪囊尾蚴病使大量猪产品不能食用,造成巨大损失;猪的体质和抵抗力被削弱,容易诱发其他疾病,并使病程延长和复杂化;有不少猪寄生虫病是人畜共患病,相互传染,直接威胁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16.
兔豆状囊尾蚴的压片技术及染色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详细观察豆状囊尾蚴头节的形态结构,通过屠宰检验或病兔剖检采集的豆状囊尾蚴的囊泡,制作压片后用不同的染色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制作豆状囊尾蚴头节压片的关键是载玻片要洁净、干燥,从囊泡中取出的头节应完整无损,并尽量除去黏附在头节上的囊液.将带有头节的结节放在载玻片的中部,再在其上放一载玻片,两手在载玻片的两端均匀用力挤压,待结节全部展开即可.为了观察头节的正面结构,在压制玻片前,应用手术刀片除去原始颈节与体节部分.通过常用的几种单染色和复染色法对压片进行染色,证明单染色更有利于详细的观察头节的结构,而且几种单染色之间有互补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117.
黄河玛曲段似鲇高原鳅的种群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对黄河上游玛曲段似鲇高原鳅(Triplophysa siluroides)3个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扩增出560 bp的片断序列在39个个体中检测到28个多态位点,共界定了10个单倍型。碱基序列总的单倍型多样度较高,为0.861,核苷酸多样度为0.014 19。AMOVA分析显示,96.52%的分子差异位于群体内,遗传分化指数(Fst)值统计检验和系统发育树都表明,3个地理群体之间尚未有显著的遗传分化。建议将黄河上游玛曲段似鲇高原鳅群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18.

以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抗病群体(RS)RS(♂)与从日本引进的日本群体(♀)交配建立的群体(RJ)日本群体(♂)RS(♀)交配建立的群体(JR)、以及韩国群体(KS)为基础群体, 通过随机交配建立牙鲆家系, 研究了4个群体作为亲本的育种性能。待所建立的家系生长至19月龄左右时, 测量家系生长性状, 包括全长和体质量, 测量所得数据用SPSSDMU软件中的REML算法和BLUP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从表型参数可以看出KS(♂)×RJ()杂交后代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19月龄牙鲆全长和体质量的遗传力分别为0.3010.295, 都属于中等遗传力。因此, 牙鲆群体具有较好的遗传改良潜力。全长、体质量育种值与其表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380.827, 且呈极显著相关(P<0.01), 表明个体育种值的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父母本分别进行育种值比较可知, 父本中KS的育种值最高, 母本中RJ的育种值最高, 因此选用KS(♂)RJ(♀)杂交可培育出生长迅速的牙鲆新品种。本研究通过比较4个资源群体牙鲆生长性状的育种性能, 并以此作为筛选优良亲本群体的重要依据, 旨在为牙鲆新品种的成功选育奠定理论基础, 同时为牙鲆的进一步遗传改良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9.
为开发相关疫苗和治疗靶分子,应用免疫组化、双向电泳(2-DE)结合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ting)技术对亚洲带绦虫囊尾蚴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亚洲带绦虫囊尾蚴表达GST,囊尾蚴的双向电泳凝胶共检测到204±11个蛋白质斑点,相对分子质量为Mr1440...  相似文献   
120.
节点自定位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对距离无关的定位机制质心算法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估算信标节点与未知节点间的距离,以距离作约束降低误差值,从而提高定位的精度。通过MATLAB仿真。结果表明算法能够有效提高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