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623篇 |
免费 | 411篇 |
国内免费 | 60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909篇 |
农学 | 1085篇 |
基础科学 | 974篇 |
300篇 | |
综合类 | 9916篇 |
农作物 | 574篇 |
水产渔业 | 1302篇 |
畜牧兽医 | 24033篇 |
园艺 | 430篇 |
植物保护 | 1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7篇 |
2023年 | 463篇 |
2022年 | 572篇 |
2021年 | 816篇 |
2020年 | 670篇 |
2019年 | 973篇 |
2018年 | 228篇 |
2017年 | 553篇 |
2016年 | 736篇 |
2015年 | 897篇 |
2014年 | 1922篇 |
2013年 | 2108篇 |
2012年 | 3267篇 |
2011年 | 2991篇 |
2010年 | 2336篇 |
2009年 | 2522篇 |
2008年 | 2509篇 |
2007年 | 2088篇 |
2006年 | 2007篇 |
2005年 | 1902篇 |
2004年 | 1390篇 |
2003年 | 1337篇 |
2002年 | 1115篇 |
2001年 | 1007篇 |
2000年 | 835篇 |
1999年 | 609篇 |
1998年 | 533篇 |
1997年 | 497篇 |
1996年 | 402篇 |
1995年 | 392篇 |
1994年 | 365篇 |
1993年 | 334篇 |
1992年 | 292篇 |
1991年 | 250篇 |
1990年 | 157篇 |
1989年 | 176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2篇 |
1965年 | 4篇 |
1958年 | 9篇 |
1957年 | 23篇 |
1956年 | 2篇 |
1953年 | 3篇 |
1952年 | 2篇 |
1951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952.
为了提高母猪的生产率、节约饲养成本和减少病菌从母猪传播给仔猪的机会,我市许多猪场实行21日龄断奶。但因此断奶仔猪(尤其是断奶后前10天)腹泻率较高,生长速度受到严重影响。为了解决这一生产实际问题,我们于1999年7~8月采用饮用口服补液盐(ORS)进行实验观察,初步获得较好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猪选用21日龄断奶仔猪先后试验2次,第一次32头,第二次68头。12 药物配方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葡萄糖粉200g、常水1000mL。13 试验132头小猪21日龄断奶称重,随机分为ORS组和对照组,每组16头,调整两组体重相… 相似文献
953.
仔猪O型口蹄疫疫苗首免与二免抗体水平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试验选用72头1月龄大约克保育仔猪,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试验组,每组36头, 45日龄首免口蹄疫疫苗,剂量分别为2头份/头,66日龄采血检测抗体水平,结果两组的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33%、34.1%,抗体滴度(≤1∶128)无显著差异(P>0.05);仔猪77日龄时,对照组不作二免,试验组二免口蹄疫疫苗,剂量为3头份/头;仔猪98日龄时采血检测抗体水平,结果试验组的口蹄疫抗体合格率为89%,抗体滴度在1∶8~1∶256之间波动,而对照组抗体滴度在首免基础上迅速下降,合格率为0%,两组的抗体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结果表明:①仔猪接种口蹄疫疫苗,首免产生的抗体水平很低,抗体维持时间很短,下降速度快;②在首免的基础上进行一次强化免疫,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免疫抗体水平,说明仔猪进行口蹄疫二免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54.
以5头断奶仔猪进行两期消化试验。第一期为对照期,饲喂基础日粮;第二期为试验期,饲喂基础日粮+0.15%溢酸宝。采用内源指示剂法测定日粮中营养物质消化率。试验结果:试验期日粮中粗蛋白、总氨基酸、粗脂肪、粗纤维、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86.61%、84.66%、68.03%、27.18%、84.71%和63.32%,比对照期分别提高9.37%(P<0.01)、9.76%(P<0.01)、11.07%(P<0.05)、26.54%(P<0.01)、1.47%(P>0.05)和6.40%(P>0.05)。试验结果表明,仔猪日粮中添加0.15%的溢酸宝能显著地提高日粮中有机营养物质的消化率。 相似文献
955.
本试验旨在研究外源精胺对断奶仔猪小肠黏膜成纤维细胞因子-2( FGF2)蛋白质表达量及小肠发育的影响。将9窝胎次和初生体重相近的7日龄“杜×长×大”哺乳仔猪随机分配到0、12和15 mg/kg外源精胺组,每组3窝。仔猪从7日龄起补饲相应的饲粮,21日龄断奶后继续补饲断奶前饲粮至28日龄结束。从每窝选2头接近平均体重的仔猪屠宰,采集小肠及黏膜样品,测定FGF2蛋白质表达量和小肠的发育状况。结果表明:1)12 mg/kg外源精胺组仔猪小肠黏膜FGF2蛋白质表达量分别高于0和15 mg/kg外源精胺组,但3个外源精胺组仔猪小肠黏膜FGF2蛋白质表达量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12和15 mg/kg外源精胺组仔猪小肠绒毛高度和宽度分别极显著大于0 mg/kg外源精胺组( P<0.01),而12 mg/kg外源精胺组仔猪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 V/C )分别极显著高于0 mg/kg外源精胺组( P<0.01)。3)28日龄仔猪小肠黏膜蔗糖酶和麦芽糖酶活性随外源精胺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由此可见,给7~28日龄仔猪连续补饲外源精胺能提高28日龄仔猪小肠黏膜FGF2蛋白质表达量、V/C和二糖酶活性。 相似文献
956.
贾福英 《新农村(黑龙江)》2014,(6):227-227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的统称,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在猪的不同生长期引起的两种不同的传染病。以下本文对该病发病原因,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可行性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一、流行特点及发病情况 水尾乡为榕江县香猪养殖产业发展基地,全乡饲养能繁母香猪407头,年生产仔猪近5000头。2010年5月中下旬以来,辖区内连续发生仔猪拉稀,2010年6月12日,水尾乡畜牧兽医站接到拉术村6家养殖户报告,养殖户饲养的母猪生产的小猪陆续出现拉稀。笔者上门诊治发现大部分仔猪呈现腹泻、有的排黄色液状粪便,有的排泄乳白色、黄白色或灰白色的浆状、糊状粪便,仔猪不吃奶,精神差等,已有10头仔猪死亡。 相似文献
957.
958.
959.
小麦、菠菜、花生、玉米立体种植模式以小麦和花生为主体作物,兼收菠菜和玉米,可以实现粮油产量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960.
油套移栽地膜棉,是指油菜收割前10~15天,在油菜预留行铺膜移栽棉苗的一种套作栽培方式。油套移栽地膜棉具有生育早、发棵快、果节多、有效开花结铃期长的优势,但也存在前期易疯长、后期易早衰的缺陷。我们经过几年的研究,总结出了油套移栽地膜棉优质高产的规范化栽培技术。示范推广表明,采用此技术,与油后露地移栽棉相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