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6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289篇
林业   445篇
农学   112篇
基础科学   354篇
  547篇
综合类   1332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67篇
畜牧兽医   209篇
园艺   164篇
植物保护   88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农业灌溉节水潜力及回归水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对农业灌溉节水潜力尚未形成一个统一、公认的概念,相应的评价和计算体系也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对农业灌溉节水潜力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的回顾总结,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研究的重点.指出不同尺度回归水重复利用的量化是合理计算真实节水潜力的关键.最后,对回归水重复利用研究计算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考虑回归水重复利用率的灌溉节水潜力评价思路.  相似文献   
92.
佛手盆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峰山 《西南园艺》2000,28(2):43-44
佛手 ,别名五指桔、佛手柑、佛手桔 ,为芸香科柑桔属常绿小乔木。一年开花多次 ,夏季花量最盛。因果实形态奇特 ,酷似人手 ,故名“佛手”。果实初期为淡黄色 ,中期黄褐色 ,成熟后呈古铜色 ,散发浓郁的香气 ,称得上“古色古香”。且果实质坚 ,长期存放香味不减。由于开花时间不同 ,果的形状各异 ,一般春季开花结的果 ,易开裂为手指状 ;夏季果 ,先端易呈半开裂状 ;秋季果 ,先端不开裂而成拳状。佛手不仅是著名的观果树种 ,而且果实还是名贵的中药材 ,经加工炮制 ,有理气、化痰之功效 ,可治胃痛、胁胀、呕吐、噎膈、痰饮咳喘等症 ,尤其对小儿传…  相似文献   
93.
阮珊珊 《花卉》2017,(6):40-41
现代园林景观主要由软景(即植物)景观和硬地景观组成,二者有机合理的结合才能更好的筑成一个美丽舒适的游憩休闲空间。而在园林设计过程中,空间尺度的掌控,是设计的首要任务。尺度应用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整体园林景观空间感及视觉美感。因此,尺度空间概念的植入,将成为衡量园林景观好坏的重要标准。即,设计师应在开始设计前要对项目的材料尺寸选择、植物规格把控、各种材质间相互配比等因素有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94.
阐明斑块尺度上物种共存格局,对于深入认识荒漠草原破碎化草地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按斑块的土壤生境退化程度,选取短花针茅荒漠草原3类典型群落斑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斑块的物种构成、多样性及物种间的共存关系格局。结果表明:① 斑块A属单优种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群落;斑块B为短花针茅+草木樨状黄耆(Astragalus melilotoides)群落;斑块C为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老瓜头(Cynanchum komarovii)+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群落。② 群落结构中斑块A和斑块B多样性相近,均高于无短花针茅生长的斑块C。③ 基于零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物种共存格局的复杂性和强度为:斑块A>斑块B>斑块C,且下降趋势明显,斑块A存在的16组显著物种对中有4组为显著竞争关系,而斑块C中的物种对减少到7组,且仅存在猪毛蒿与苦豆子组显著竞争物种对。结论:表明未沙化的土壤生境斑块是荒漠草原破碎化草地生物多样性维持的一个重要前提,土壤生境的退化显著降低了斑块内部群落组织的复杂性和物种间相互作用的强度,不利于群落的自我维持。  相似文献   
95.
根据察尔森灌区2013-2014年实测数据,应用实测法与水量平衡法计算了田间水利用效率,通过典型渠道测试法计算了渠道水利用效率,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察尔森灌区不同空间尺度下灌溉水利用效率;同时应用首尾法测算了察尔森灌区的灌溉水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察尔森灌区从田间到斗渠尺度以及支渠到干渠尺度灌溉水利用效率降低明显,下一步灌区节水改造的重点是斗渠及干渠的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首尾法所得灌区尺度下的灌溉水利用效率略大于典型渠道测试法,原因在于首尾法考虑了部分回归水的利用。  相似文献   
96.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关于生态问题的科学理论,当前诸多因素制约着山西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作为科学的方法论对推进山西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此,文章在对山西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7.
国家尺度种植业面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间尺度上,种植业面源污染负荷估算可用分为田块尺度、流域尺度和区域尺度。国家尺度属于区域尺度范畴,是掌握整个国家种植业源污染负荷概况、检验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成效、预测面源污染发展趋势的重要尺度。本文综述了国家尺度上种植业面源污染负荷估算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输出系数法、改进输出系数法、多元回归法、贝叶斯递归回归树模型、过程模型模拟法等,并利用以上方法对我国种植业面源污染负荷进行估算。其中氮素径流损失估算结果在0.30~2.40 Tg之间,氮素淋洗损失为0.36~2.03 Tg,磷素径流损失为3.5~6.37 Mg。指出了我国国家尺度种植业面源污染流失量估算方法存在以下主要问题:源头排放未区分背景排放和肥料排放,也未考虑南方一年多熟制排放差异,过程削减未充分考虑沿程消纳。为此,提出我国国家尺度种植业面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应进一步明细各土地利用输出系数、区分背景排放和肥料排放,考虑我国熟制的区域差异、考虑田块到流域出口的沿程削减。  相似文献   
98.
爱木 《花木盆景》2022,(1):56-58
<正>胡颓子是一种常见的小灌木,在我国分布广,栽种养护简单,叶片四季常绿。作为一个杂木类的盆景树种,它的特点在于荒皮苍古,花有微香,挂果时间早,适应性强,是被很多人所喜爱的一种观果盆景。今天给大家分享一棵胡颓子桩的养护和制作过程。这棵胡颓子桩材是我在2015年春获得的,当时这个桩头大部分裸露在田埂上,主干因为常年被水浸泡而形成孔洞,  相似文献   
99.
为对不同农用大棚类型信息进行识别分类和精细化提取,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不同大棚类型为研究对象,基于Sentinel-2A卫星数据,采用面向对象结合多层多尺度分割技术和阈值分类方法,对大棚类型信息进行提取并对最终提取结果展开精度评价和分析研究。首先利用尺度参数估计(Estimation of Scale Parameter2, ESP2)方法进行了分层分割并优选出最佳分割尺度,在各层最优分割尺度上进行光谱、指数、几何、纹理等特征的提取与优化,获取最优特征组合;然后运用多层多尺度分割阈值分类方法提取不同大棚类型信息。结果表明不同大棚类型信息总体精度达94.8%,kappa系数达0.93。其中:塑料大棚的制图精度和用户精度分别为95.3%和96.6%;单屋面温室大棚制图精度和用户精度分别为88.5%和92.6%。基于多层多尺度分割分类的信息提取方法分别考虑了不同地物最优分割尺度,在不同地物各自的最优分割尺度上提取其信息,以抑制过度分割或亚分割现象,从而降低错分或漏分。因此,高分辨率卫星数据与面向对象多层多尺度分割分类的信息提取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大棚类型信息提取精度,且能为地物信息精细提取技术体系提供一定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00.
“两藏”战略是中国粮食安全的根本之策。为梳理“藏粮于技”概念缘起和内涵,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技术创新与技术变迁理论、制度与技术的关系为理论基础,分析了“藏粮于技”战略的理论逻辑和内涵演变。结果表明:1)“藏粮于技”是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重要实践,其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双向互促特色鲜明。2)“藏”的内涵包括市场和产量调控、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精准、科学合理的粮食调控体系,并解决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农民增收等可持续问题。3)“技”的内容扩展为全要素、全产业链、多学科技术集成和应用,技术扩散呈现多主体交互、反馈,农业技术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本研究从科技自强自立、摆脱路径依赖、内涵式发展道路和创新体系效能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明确“藏粮于技”战略未来取向和实现路径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