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9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27篇
林业   119篇
农学   287篇
基础科学   14篇
  72篇
综合类   1746篇
农作物   175篇
水产渔业   44篇
畜牧兽医   417篇
园艺   219篇
植物保护   61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以6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在葡萄幼果期、膨大期、转色期分别用0.2、0.4、0.6、0.8mg/L的天然芸苔素(BR)进行全树喷施,研究BR对‘红地球’葡萄生理特性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0.2mg/L和0.4mg/L的BR处理均能显著提高葡萄叶片的SOD、POD、CAT活性,降低膜透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其中0.4mg/L的BR处理还能明显增加葡萄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与对照相比,除0.8mg/L BR处理外,其他浓度处理均显著增加葡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0.2mg/L和0.4mg/L的BR处理,有利于提高红地球葡萄果穗质量、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总酚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0.8mg/L的BR处理,葡萄果实果形指数最大.BR处理对果皮花青素及类黄酮含量无显著影响.综合分析认为,0.4mg/L的BR处理对‘红地球’葡萄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42.
【目的】探讨产蛋前期和产蛋期鹅HPG轴中OAZ1和OAZ2基因表达的差异。【方法】选取健康的产蛋前期和产蛋期四川白鹅母鹅各3只,采集下丘脑、垂体和卵巢组织样品,提取总RNA并反转录合成cD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产蛋前期和产蛋期四川白鹅下丘脑、垂体、卵巢组织中OAZ1和OAZ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在产蛋前期和产蛋期四川白鹅下丘脑、垂体和卵巢组织中,OAZ1和OAZ2基因均有表达,并且产蛋期OAZ1和OAZ2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产蛋前期(P<0.01),产蛋期四川白鹅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中OAZ1的表达量分别是产蛋前期的1.79倍(P<0.01)、2.96倍(P<0.01)和3.48倍(P<0.01);产蛋期四川白鹅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中OAZ2的表达量分别是产蛋前期的2.66倍(P<0.01)、1.38倍(P<0.01)和2.03倍(P<0.01)。【结论】OAZ1和OAZ2可在HPG轴的各级水平发挥其调控鹅繁殖过程的功能,OAZ1主要参与卵巢功能的调控,而OAZ2主要参与下丘脑功能的调控。  相似文献   
943.
【目的】限制蒸煮腌肉发展的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冷藏期间褪色导致商品价值的降低以及货架期的缩短,本研究以西式蒸煮火腿切片为对象,研究其货架期褪色与游离氨基酸和生物胺的关系,揭示肉品中含氮化合物对血红素色素及产品表观色泽稳定性的影响,为腌制、蒸煮类肉制品的色泽稳定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西式蒸煮火腿切片的色泽参数以及多种游离氨基酸和生物胺同时进行跟踪监测,利用多元统计分析的因子分析方法阐释产品贮藏期间游离氨基酸和生物胺与色泽变化之间的关系,公共因子的提取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旋转方法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结果】试验中检测到8种生物胺和16种游离氨基酸,生物胺在冷藏期间变化不显著,苏氨酸(Thr)、缬氨酸(Val)、蛋氨酸(Met)、赖氨酸(Lys)和精氨酸(Arg)在冷藏期间变化显著。因子分析中看出,主因子1(F1)主要表达了色泽参数信息,特别是反映红色的红度a*、色饱和度C及红色素亚硝基血色原(NH),以及直接影响表观色泽的含氮化合物信息,对样本方差的贡献率达到了45.72%;主因子2(F2)主要表达了色调H以及通过影响色调进而影响表观红度的含氮化合物信息,这些含氮物主要是酸性和碱性游离氨基酸,对样本方差的贡献率为21.52%。酪胺(TYR)和精胺(SPM)在F1中的载荷均高达0.98,且与产品的色泽参数均呈显著负相关,这两种生物胺显著影响产品血红素色素及表观色泽的稳定性。色胺(TRY)在F1中的载荷较高(0.78),且与表观红色度a*及红色素NH呈显著正相关,色胺的存在可以稳定产品的色素NH,改善产品的表观红色;苏氨酸、酪氨酸(Tyr)、缬氨酸、组氨酸(His)、蛋氨酸和亮氨酸(Leu) 直接影响产品的表观色泽,与产品的表观红色度a*显著相关,其中Thr和His与红色度呈显著正相关,Val,Tyr、Met和Leu与红色度呈显著负相关;甘氨酸(Gly)与红色度也呈显著负相关,但在F1中的载荷较低,对产品的表观色泽影响相对较弱。脯氨酸(Pro)在F1中的载荷较高(0.78),且与色泽参数均显著相关,直接影响表观色泽,只是Pro与黄度b*和亮度L*的相关系数远高于红度,对黄度和亮度比对红度的影响更大;苯丙氨酸(Phe)、赖氨酸和精氨酸在F2中的载荷极高,分别为0.90、0.94和0.97,又与亮度和色调H显著相关,对表观色泽的影响显著,主要通过影响亮度和黄度间接影响表观红色度。谷氨酸(Glu)在F1中的载荷相对较高(0.61),但与红度相关不显著,与黄度和亮度显著相关。【结论】产品基质环境中游离氨基酸和生物胺的存在形式及含量显著影响表观色泽的变化,这种效应可能与这些含氮化合物对基质环境酸碱度的改变以及与卟啉铁的结合或竞争有关。  相似文献   
944.
噻嗪酮的作用方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噻嗪酮对褐稻虱若虫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并具有杀卵作用,噻嗪酮从根到茎的内吸转移作用微弱,而从茎到叶之间的转移作用明显,本试验结果表明:(1)5龄若虫通过石蜡取食48h药液,口服毒性LC50为14.04ppm,用微量点滴5龄若虫前胸板,LC50为2.60μg/g,用滤纸膜处理若虫,LC50为6.19μg/cm^2,噻嗪酮无论是通过胸板,胫节、跗节还是口服对褐稻虱若虫都是有效的。(2)噻嗪酮对褐稻虱的杀  相似文献   
945.
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互作对抑制剂抑制氮素转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周旋  吴良欢  戴锋 《农业工程学报》2017,33(20):106-115
为比较生化抑制剂组合对土壤氮素转化的抑制效果,揭示不同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互作对尿素水解抑制效应的影响。该文采用室内模拟培养方法,研究土壤含水量(60%和80%田间最大持水量,water holding capacity,WHC)和土壤温度(15、25和35℃)互作对生化抑制组合[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n-butyl)thiophosphoric triamide,NBPT)、N-丙基硫代磷酰三胺(N-(n-propyl)thiophosphoric triamide,NPPT)和2-氯-6(三氯甲基)吡啶(2-chloro-6(trichloromethyl)pyridine,CP)在黄泥田土壤中抑制氮素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对生化抑制组合在黄泥田土壤中抑制尿素水解效应显著,以土壤温度影响更大。随着土壤温度增加,尿素水解转化增强,有效作用时间降低,硝化作用增强,脲酶和硝化抑制效应减弱;随着土壤含水量降低,尿素水解转化缓慢,有效作用时间延长,硝化作用减弱,脲酶和硝化抑制效应增强。不同土壤温度和含水量条件下,NBPT/NPPT或配施CP处理有效抑制黄泥田土壤脲酶活性,延缓尿素水解;CP或配施NBPT/NPPT处理有效抑制NH4+-N向NO_3~--N转化,保持土壤中较高NH_4~+-N含量长时间存在。新型脲酶抑制剂NPPT单独施用及与CP配施的土壤尿素水解抑制效果与NBPT相似。黄泥田土壤中生化抑制组合应用最佳的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分别为25℃和60%WHC。总之,针对不同土壤温度和含水量条件,在黄泥田土壤中应采用脲酶抑制剂与硝化抑制剂相结合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946.
2001年1~4月份测定了龙眼果树顶芽多胺含量,结果表明精胺、亚精胺、腐胺和尸胺的含量变化在1~6μmol*(g FW)-1范围内, 其中腐胺含量呈上升趋势.并结合供试植株成花状况观察,讨论了多胺含量的变化与成花的关系.  相似文献   
947.
硅噻菌胺对小麦全蚀病的防病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硅噻菌胺防治小麦全蚀病的作用机理,通过盆栽试验和显微技术,分析了硅噻菌胺对小麦根系生长及全蚀病病菌的影响。结果表明,硅噻菌胺不仅能够刺激小麦根系更快生长,增加毛细根数量与根鲜重,对小麦病根有明显的补偿作用,还能增强寄主的防卫反应,延迟菌丝侵入,直接破坏病原真菌菌丝细胞壁,使之畸形断裂消解,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948.
水分胁迫下外源多胺对水稻叶片光合速率与籽粒充实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以汕优63和PC311/早献党1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程度土壤干旱胁迫下水稻叶片中多胺含量变化以及外源多胺对籽粒充实和粒重的影响。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叶片中腐胺含量和腐胺与亚精胺以及精胺的比值提高。无论在土壤水分充足或水分胁迫条件下,抽穗期施用低浓度Spd和Spm后,叶片中的腐胺和MDA含量降低,而亚精胺和精胺、光合作用速率和籽粒的胚乳细胞数,饱满籽粒百分率以及千粒重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49.
为了明确啶酰菌胺对玉米大斑病菌的毒力水平,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甘肃省玉米大斑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甘肃省3个生态区160株玉米大斑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差异较小,平均EC50为0.19μg/mL,EC50范围在0.01~0.88μg/mL。平均EC50高低顺序依次为南部湿润区>东部半湿润半干旱区>中部旱作雨养区,南部湿润区63株菌株的平均EC50为0.21μg/mL,EC50范围在0.02~0.88μg/mL;东部半湿润半干旱区52株菌株的平均EC50为0.19μg/mL,EC50范围在0.04~0.62μg/mL;中部旱作雨养区45株菌株的平均EC50为0.16μg/mL,EC50范围在0.01~0.54μg/mL。正态性检验表明,甘肃省3个生态区160株玉米大斑病菌对啶酰菌胺的EC50值呈现连续性负偏态分布,曲线平坦。甘肃省玉米大斑病菌对啶...  相似文献   
950.
文章研究了草鱼(Ctenpharyngodon idellus)冷藏过程鱼肉品质与生物胺的变化及热处理对生物胺的影响.将经过前处理的草鱼鱼片于4℃条件下贮藏,对其感官品质、挥发性盐基氮(TVB-N)、菌落总数、汁液流失率以及生物胺等指标进行测定,另外经过85℃、15 min的热处理后对草鱼鱼片的生物胺进行测定,探求其变化规律及草鱼的生物胺与其品质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草鱼的汁液流失率、TVB-N、菌落总数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与感官分值的变化趋势相符,草鱼的感官接受极限为9d.草鱼鱼片在冷藏加工过程中变化最显著的生物胺是腐胺和尸胺,第15天腐胺的质量分数达到(17.12±4.40) mg·kg^-1,尸胺的质量分数达到(237.47 ±3.96) mg·kg^-1,且腐胺和尸胺与其他评价指标有着较好的相关性.经热处理后,腐胺、尸胺、组胺、精胺的质量分数有所下降,但与未经热处理的鱼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故85℃、15 min的热处理对于草鱼中生物胺的破坏作用不明显,难以有效地去除生物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