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2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12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6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31.
1择优淘劣,严把品种关大理市的奶牛,主体上是经过多年级进杂交的改良牛,305 d泌乳量为2 800~7 000 kg,相差极大。根据测算,生产1 kg乳脂率为3·5%的牛奶,高产牛(年产奶量在6 000 kg以上)需产奶净能3·39~5·55 MJ,低产牛(年产奶量在3 000 kg以下)需产奶净能4·62~6·02 MJ,高产  相似文献   
32.
通过为期60 d的饲养试验,用发酵精料、乙酸钠、异位酸和整粒棉籽饲喂奶牛,从中筛选成本低,可操作性强而又有效地提高乳脂率的方法。试验选用20头荷斯坦泌乳母牛,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对照组(C组)、发酵料组(F组)、醋酸钠组(A组)、异位酸组(I组)和整粒棉籽组(W CS组)5个组,每组4头奶牛,各组牛营养物质、日采食量基本保持一致。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乳牛各项指标生物统计差异均不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综合各项指标以发酵精料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3.
本试验旨在研究泌乳奶牛日粮中添加易发酵糖(FS)对奶牛的影响及其与缓释尿素(SU)的互作。FS是玉米加工和干酪制造副产品的混合物,SU是氯化钙尿素。试验采用复拉丁方设计,8头经产和4头初产瑞士褐牛(117±46d泌乳日)根据胎次划分区组。试验基础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为16.6%,泌乳净能含量1.55Mcal/kg,其组成为:35%玉米青贮(干物质计)、15%苜蓿干草、34%由不同比例带皮玉米粉和豆粕组成的精料混合料,16%的精料预混料。精料预混料由玉米酒糟、大豆皮、豆粕(压榨)、维生素和矿物质组成。试验日粮按2×2因子安排,分别为不添加FS(NFS)或添加FS组和不添加SU(NSU)或SU(0.61%Ruma Pro)组。与NFS组相比,饲喂FS增加了乳脂率,同时产奶量有增加的趋势。饲喂SU组与NSU组相比,降低了干物质采食量、提高了饲料转化效率。日粮处理对能量校正产奶量、乳脂产量、乳蛋白率和乳中尿素氮没有影响。饲喂FS提高了瘤胃中丁酸的摩尔比例,降低了丙酸的摩尔比例;然而没有发现对瘤胃发酵的其它影响。饲喂FS与饲喂SU之间没有发现互作。试验结果表明:奶牛日粮中FS替代玉米粉和豆粕提高了乳脂率,而SU替代豆粕则显著提高了饲料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34.
奶牛乳脂率的提高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牛奶是人们普遍喜爱的营养食品之一,而乳脂又是牛奶中的主要营养成分,与其他动植物脂肪相比极富有营养价值,且容易被消化和吸收,含有人体必需的亚麻油酸和花生油酸及多种脂溶性维生素、磷脂类等,特别是乳脂中的卵磷脂、脑磷脂及神经磷脂,对脑和神经细胞的发育有着重要意义。由于乳脂率与乳蛋白率、干物质和热能含量等均呈正相关,并且乳脂是影响乳制品风味的主要因素,所以通常乳脂率被视为是乳质量的标志。  相似文献   
35.
反式脂肪酸降低乳脂合成的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中的反式脂肪酸直接来源于日粮脂肪或由瘤胃微生物氢化生成,本文重点介绍了反10-油酸和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两种不同反式脂肪酸对乳脂合成的影响,讨论了反式脂肪酸影响乳脂合成的机理,可能是反式脂肪酸通过抑制乳腺中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和脂肪酸合成酶的活性,进而导致乳脂合成的减少。  相似文献   
36.
1选育好的品种和个体不同品种牛的产乳量和乳脂率有很大差异。经过精心选育的品种,如荷斯坦牛,其产乳量显著高于地方品种。产乳量和乳脂率之间存在负相关,产乳量较高的乳  相似文献   
37.
不同能量水平对围产期奶牛脂肪动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围产期健康奶牛30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产前第28天开始饲喂标准日粮、标准日粮增加20%日粮和标准日粮减少20%日粮,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标准泌乳日粮,至产后第56天结束,观察干奶期不同能量摄入水平对围产期健康奶牛血液甘油三酯(TG)、非脂化酯肪酸(NEFA)和总酮体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前低能饲喂可以降低产后奶牛血液TG、NEFA和总酮体浓度。提示干乳期能量摄入水平是影响和调节产后能量平衡状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8.
UHT奶长期贮存中CLA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UHT奶长期贮存中CLA含量变化,结果表明UHT奶长期贮存对CLA含量几乎没有什么影响(P>0.05);乳脂率含量保持稳定(P>0.05)。  相似文献   
39.
黄嘌呤氧化还原酶(XOR)是黄素钼蛋白家族的一员,XOR在乳中含量最为丰富,作为乳中的一种主要蛋白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本文描述了XOR的分子结构及表达调控,XOR的组织分布及细胞定位。近年来发现,XOR能够通过与脂肪滴结合蛋白(ADPH)和嗜乳脂蛋白(B tn)的相互作用,在乳腺分泌乳脂肪滴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对XOR的具体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弄清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机理以及对一些乳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