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9篇
  2篇
综合类   28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1965篇
园艺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7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母牛产后瘫痪多因营养不良,饲养管理不当,精料搭配不当,钙磷消耗过多,或运动不足引起。中兽医则普遍认为气血不足,造成肝肾亏损,从而表现筋骨软弱,若风湿过重等原因引起跛行,严重时导致瘫痪。  相似文献   
62.
<正>肠阻塞又称肠便秘、肠秘结、便秘疝,中兽医称结症,是马属动物肠管运动机能和分泌机能紊乱,肠内容物滞留不能后移所致的一种腹痛病。1症状病畜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卧地不起,呈犬坐姿势,或起卧或滚转,回顾腹部,口腔稍干或干燥,肠音沉衰或消失,排粪减少或停止,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肠段内有秘结的粪块。  相似文献   
63.
<正>奶牛角膜眼绝大多数是由外来感染引起的,轻微的角膜外伤往往是诱因。角膜炎虽不是常发病,但在奶牛养殖场中,角膜炎的发病率在1%左右,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往往会导致眼盲。对奶牛养殖业也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角膜炎,曾收治71例,治愈  相似文献   
64.
选取2015年3月10月某农场患有腹泻的羔羊30只和犊牛30头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辩证分型将病畜分为3组,分析各组腹泻幼畜的中兽医治疗效果。结果为60只(头)腹泻幼畜共治愈55只(头),总治愈率为91.67%,疗效十分显著。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中兽医治疗幼畜腹泻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5.
中兽医认为,本病多由暑热炎天、剧烈劳役、长途运输、久渴失饮,或饲喂霉烂饲料、燥热饲料或饮以浊水,使热毒郁结肠胃,进而入营入血,热盛则迫血妄行,血离经络,溢于胃肠而成患,成实热便血。或长期饲管不良,久病体弱劳役过重,损失脾胃,失于统摄,血无所归,溢于胃肠成患,成脾虚便血。  相似文献   
66.
本文简述了中药蝉衣的特性和用法,并给出了治疗病例和临床用量。  相似文献   
67.
68.
畜禽养殖是我们国家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重要环节,畜禽病毒病症给畜禽带来的危害可以说是非常大的,不单能够导致大批畜禽患病死亡,畜禽产品的质量大幅下降,对农业经济平稳发展形成极大限制,对人类健康还可能构成严重威胁,甚至还可造成人类死亡。中兽医对于禽畜病毒疾病认知是经过漫长发展历程的,经中兽医方式解决目前防治该类病毒疾病的缺陷,不论是对吃亲养殖还是对国民经济长期有效发展意义都是十分深远的。  相似文献   
69.
1兽药企业 1.1理性地看待兽药 兽医是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从人医中分化出来的一个分支,最早的兽医也来源于中医——中兽医,最早的兽药就是中草药。  相似文献   
70.
猪高热病的病情发展较快,一般在发现之后就已经进入到了重症阶段,在发病后会表现出持续高温的症状,且传染率较高,一旦无法进行及时控制与隔离处理便可能导致大部分猪只染病。从早期的防治工作中来看,要想实现对该类疾病的有效防治就必须遵循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争取在发病初期就能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进行干预,以免造成猪只死亡的严重后果。为此,迫切需要对猪高热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法展开研究,实现对此类疾病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