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1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205篇
林业   100篇
农学   131篇
基础科学   71篇
  119篇
综合类   1347篇
农作物   105篇
水产渔业   209篇
畜牧兽医   1760篇
园艺   129篇
植物保护   8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270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以鹰嘴豆蛋白为原料,建立复合酶分步酶解法制备鹰嘴豆短肽的工艺。在鹰嘴豆蛋白碱性蛋白酶Alcalase水解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中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Flavourzyme继续水解鹰嘴豆蛋白碱性蛋白酶Alcalase酶解物,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建立短肽得率与各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等测定鹰嘴豆短肽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组成、一般营养成分,评价鹰嘴豆短肽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Flavourzyme制备鹰嘴豆短肽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复合酶添加量5 678 U/g,pH 7.0,水解时间216 min,水解温度55℃,在此条件下,短肽得率为63.79%,与碱性蛋白酶Alcalase单独酶解相比明显提高,水解度为26.74%;大部分水解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低于1 000、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等含量丰富,与FAO/WHO推荐的成人需求量模式相比,其第一限制氨基酸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与学龄儿童需求量模式相比,其第一限制氨基酸是苏氨酸,氨基酸分分别高达138.18和103.25;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EAA/NEAA)为0.73,接近FAO/WHO参考标准值0.6。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和工业化生产鹰嘴豆短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2.
发酵豆粕"肽多乐"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酵豆粕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发酵技术,以优质豆粕为主要原料,将大豆蛋白降解为小分子蛋白和小肽,并将抗营养因子彻底分解的无抗原优质蛋白,同时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益生菌、乳酸、UGF(未知生长因子)等物质,因此发酵豆粕被认为是幼龄动物饲料的理想植物蛋白。本试验目的是考察发酵豆粕“肽多乐”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的应用效果,验证“肽多乐”对断奶仔猪采食、防拉稀、促生长、减少断奶应激等的改善作用。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肽多乐由上海邦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1.2试验地点和时间试验在上海崇明县富民农场进行,试验从2006年5月23日…  相似文献   
103.
目的:了解定期监测B型利钠肽(BNP)在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卫生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按一定标准筛选8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每月随诊1次。对照组依据症状、体征调整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每月检测BNP 1次,然后重点强化健康教育,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两组均观察1a,对比两组的再住院及病死人数。结果:观察组再住院人数为9人,对照组再住院人数为25人;观察组1a内死亡人数2人,对照组死亡人数9人。两组的再住院人数及死亡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监测社区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BNP,根据BNP指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及时调整方案,能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和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04.
固态发酵大豆制备的抗氧化肽的活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明  罗远栩  倪辉  吴永沛 《大豆科学》2007,26(3):381-385
综合评价用固态发酵法制备的大豆抗氧化肽的抗氧化活性.通过T-AOC方法测定总抗氧化能力、通过水杨酸法测定·OH、通过邻苯三酚法测定O2ˉ、通过卵磷脂法测定脂质体过氧化、通过POV值法测定抗油脂自氧化.大豆抗氧化肽的总抗氧化能力为50.07 U、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85.68%、抑制邻苯三酚自氧化能力达到23.61 U/mL、抑制脂质体过氧化率为34.58%、对油脂过氧化抑制抑制率为30%.用固态发酵法制备出的大豆抗氧化肽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清除羟基自由基、抑制邻苯三酚自氧化,并能够对脂质体过氧化和油脂过氧化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5.
为寻找抑制霉菌的植物源抗真菌肽(AMPs)的原材料,选择了53种具有潜在抑菌特性的植物材料,以黄曲霉和黑曲霉为指示菌,用硫酸铵沉淀法提取抗菌肽,对其抑菌活性进行评定;进一步选取桂皮为原材料,从浸提液种类、料液比、浸提时间和硫酸铵饱和度4个方面进行抗菌肽提取工艺的优化.结果表明:75.47%的供试样材料含有抗菌肽,籽实及根茎类含抗菌肽的比例为86.11%,明显高于花叶类(50%).抑菌圈直径达到15 mm以上的包括大蒜、丁香、桂皮、辣椒籽、桑叶、白芨、木香等12种材料.对桂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出在浸提液为PBS,料液比为1∶5.11 g/mL,浸提时间为39.29 h,硫酸铵饱和度为81.74%的条件下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可达到33.74 mm (p<0.05).研究结果显示:抗菌肽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植物本身可利用的部位中,籽实及根茎是抗菌肽分布的主要部位;提取工艺优化后,桂皮抗菌肽抑菌效果提高了21.41%.  相似文献   
106.
为研究低蛋白饲粮中添加酶菌肽复合制剂对肉鸡养分表观利用率、免疫功能及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选取390只1日龄哈伯德肉公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3只鸡。正常蛋白(NP)组饲喂基础日粮(前、中和后期粗蛋白水平分别为22%、20%和19%);低蛋白(LP)组饲喂低蛋白饲粮(前、中和后期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9%、17%和16%);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LP组饲粮基础上添加0.2%、0.4%和0.6%的酶菌肽复合制剂。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与NP组相比,LP组可提高粗蛋白利用率(P<0.05),但对肉鸡肠道结构有一定不良影响(P<0.05);Ⅲ组粗蛋白与有机物利用率显著高于LP组(P<0.05);与LP组相比,Ⅲ组肉鸡脾脏指数显著提高(P<0.05),Ⅱ组与Ⅲ组肉鸡法氏囊指数、血清IgG和溶菌酶含量显著提高(P<0.05),Ⅱ组与Ⅲ组十二指肠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LP组(P<0.05);与LP组相比,Ⅱ、Ⅲ组小肠各肠段组织形态均有改善(P<0.05),表现在绒隐比的提高。综上所述,低蛋白饲粮中添加0.6%酶菌肽复合制剂可有效提高肉鸡养分表...  相似文献   
107.
基于改建工程的渠基工程地质条件、渠道的总体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采用优化后的一次成型施工方案,避免了侧墙、底板、贴角间的工作缝,避免了侧墙和拉杆的工作缝,保证了工程质量,达到了不增加成本投入能够保证渠道工程设计寿命的目的。该经验在小型渠道改建施工中具有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8.
本试验分为生长试验和低温胁迫试验2部分.先分别投喂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仔鱼经不同浓度(0、0.5、1.0、2.0和3.0 mL/m3)小肽营养强化后的轮虫和卤虫12 d,以探讨小肽对大黄鱼仔鱼生长和小肠发育的影响;再将大黄鱼仔鱼暴露在温度为12℃的水体中24 h,以探讨小肽对低温胁迫下大黄...  相似文献   
109.
胡贺  陈鹏  万兵  袁化 《河北渔业》2022,(11):4-8+47
为研究营养小肽对黄金鲫(Carassius auratus)血清生化指标和肠、肝组织的影响,在饲料中添加2.0%营养小肽,试验为期128 d。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血清碱性磷酸酶和尿素氮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脂肪酶试验组略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血糖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病理观察:试验组肠绒毛层非常丰厚,平滑肌结构排列紧密,内层环形肌层较为发达。对照组基膜结构不清晰,固有层和黏膜下层细胞成分增多。肝组织结构较清晰,肝细胞形状规则,细胞界限分明。肝细胞围绕中央静脉呈放射状排列,细胞间可见肝血窦,中央静脉和血窦中可见血细胞。因此,营养小肽可促进氨基酸的吸收,使养殖鱼类表现出良好的营养状况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0.
以DL-脯氨酸为出发物,合成了一个含有两个DL-脯氨酸残基的分子内电子给-受体系,其结构经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