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9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211篇
林业   151篇
农学   136篇
基础科学   34篇
  111篇
综合类   1132篇
农作物   85篇
水产渔业   97篇
畜牧兽医   932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6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31.
《中国兽医学报》2017,(2):308-311
探讨母体铅染毒对其仔鼠大脑皮层组织中IL-1β和TNF-α表达量的影响,揭示铅神经毒性的潜在机制。母鼠采用自由饮水的方式自妊娠1d开始经饮水染铅(0.1%,0.5%和1.0%的浓度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对照组饮蒸馏水)至仔鼠出生后21d断乳为止,每组10只。于出生后21d,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仔鼠血液和大脑皮层组织中铅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大脑皮层组织中IL-1β和TNF-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各剂量染铅组血铅和脑铅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随着试验组染铅浓度的升高,IL-1β和TNF-α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铅可能通过诱导大脑皮层中IL-1β和TNF-α的高表达,影响学习记忆从而造成神经系统损害。  相似文献   
32.
运用矩阵分析方法,讨论了非奇异H-矩阵的判定问题,得到两个非奇异H-矩阵新的判定准则,并以数值例子说明判定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3.
分别以豆饼粉、棉籽饼粉、花生饼粉为氮源,研究枯草芽孢杆菌产α-淀粉酶活力、枯草芽孢杆菌生长情况及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饼粉为氮源时酶活力最高,可以达到321.21±0.24U/mL;其次是棉籽饼粉、豆饼粉。以花生饼粉作为氮源最大生长量2.2×1010,最适pH值为6左右。该研究为进一步提高枯草芽孢杆菌产中温α-淀粉酶酶活,提供了实践及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4.
本研究旨在探讨牦牛不同部位皮肤内血管和神经的分布情况,及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不同部位皮肤上的定位及相对表达量,探究牦牛皮肤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机制。采用HE、Masson’s三色和Verhoeff VG染色法,对成年牦牛皮肤内血管和神经结构进行观察与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对HIF-1α的mRNA和蛋白在成年牦牛皮肤组织中表达与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颈部血管与神经密度最高,前臂部和小腿部次之,跖部最低,部位间差异显著(P<0.05)。HIF-1α主要表达在表皮层、毛囊的上皮根鞘、皮脂腺、汗腺、血管、神经;颈部、前臂部和小腿部强阳性表达,跖部阳性表达。HIF-1α mRNA的相对表达量跖部明显低于其他部位(P<0.05),其他三个部位两两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颈部最高,跖部最低,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提示,成年牦牛不同部位皮肤内不同血管和神经形态结构相似,密度从颈部到前肢再到后肢差异显著。HIF-1α的差异性表达进一步说明皮肤在牦牛适应低氧环境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5.
本试验旨在研究鸟氨酸-α-酮戊二酸(OKG)对由D-半乳糖导致的慢性氧化应激仔猪生长性能、脏器指数、肠道形态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40头健康的"长×大"二元杂交断奶阉公猪,平均体重为(7.68±0.56) kg,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饲粮)、模型组(基础饲粮+5 g/kg BW D-半乳糖)、SOKG组(基础饲粮+5 g/kg BW D-半乳糖+0.5%OKG)、MOKG组(基础饲粮+5 g/kg BWD-半乳糖+1.0%OKG)和LOKG组(基础饲粮+5 g/kg BW D-半乳糖+2.0%OKG),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为28 d,试验结束后测定仔猪生长性能、脏器指数、肠道形态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模型组末重、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相较于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F/G)则显著增加(P0.05);SOKG组末重、ADG相较于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F/G则显著降低(P0.05);MOKG组F/G相较于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2) MOKG组脾脏指数以及肾脏指数相较于对照组和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3) SOKG组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MOKG组和LOKG组回肠隐窝深度较模型组有所降低(P0.05)。4) MOKG组血清总蛋白(TP)含量相较于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模型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相较于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SOKG组血清ALP活性相较于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MOKG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相较于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MOKG组和LOKG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相较于对照组和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由此可见,OKG可以减轻生长抑制,通过促进脾脏和肾脏生长,改善小肠黏膜形态结构,提高血清TP、IgG和IgM含量与ALP活性,从而缓解由D-半乳糖造成的仔猪慢性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36.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21.109906),来自伊朗伊玛目霍梅尼国际大学园艺科学系的研究人员研究了添加150 nM外源植物磺肽素α(PSKα)对冷藏期间(4℃条件下贮藏18天)草莓果实的衰老和腐烂的影响。结果表明,150 nM PSKα处理的草莓果实在4℃下贮藏6天的过程中,较低的腺苷三磷酸酶1(APY1)基因表达导致细胞外较高的三磷酸腺苷(ATP)积累,这可能是一个信号分子,可促进NADPH氧化酶活性,触发信号物质H2O2积累,导致在4℃下贮藏18天期间更高的SUMO E3连接酶(SIZ1)基因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37.
石轶男  聂瑞强 《兽医导刊》2016,(10):201-202
IFN-α是干扰素的一种,其对动物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的增强有重要的作用,本试验首次通过PCR技术克隆鸡十二指肠和法氏囊IFN-α基因,并使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IFN-α基因和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结果显示,鸡十二指肠、法氏囊都有IFN-α基因的表达,其是一种主要由α螺旋排列而成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38.
分子蒸馏技术富集猕猴桃籽油中α-亚麻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对猕猴佻籽油中的α-亚麻酸进行了富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分子蒸馏的主要因素,即蒸馏压力、蒸馏温度、进料速度、刮膜转速进行了优化,得到刮膜式分子蒸馏装置富集猕猴桃籽油中α-亚麻酸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蒸馏压力3.0Pa,蒸馏温度110℃,进料速度20滴/min,刮膜转速400r/min,在此条件下α-亚麻酸的质量分数提高到83.69%;4级分子蒸馏后猕猴桃籽油中α-亚麻酸质量分数达到86.27%。  相似文献   
39.
《中国猪业》2012,(4):71-7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给全世界范围内生猪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毁灭性的打击。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获得性免疫很微弱,导致宿主病毒根除的延迟并降低了疫苗的保护力。PRRSV可诱导微弱的IFN-α反应,  相似文献   
40.
谷氨酰胺(Gln)是动物血液中最丰富的游离氨基酸之一,对仔猪的健康与生长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Gln具有热不稳定性及溶解度低等缺点,影响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α-酮戊二酸(AKG)作为谷氨酰胺的合成前体,由于其稳定性较好,并且进入机体后能迅速为肠道供能,使其得到广泛关注。文章阐述了α-酮戊二酸对免疫应激仔猪生长抑制的缓解作用及其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