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5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216篇
林业   332篇
农学   187篇
基础科学   34篇
  60篇
综合类   736篇
农作物   150篇
水产渔业   114篇
畜牧兽医   163篇
园艺   68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为探究应用可溯源技术的家庭农场在南泥湾地区发展的可行性,并制定合理的家庭农场发展战略,文章首先结合SWOT分析法对南泥湾区域家庭农场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4方面独立和联合分析,进而对家庭农场的发展战略进行定位,总结出该地的家庭农场的发展要以SO扩张型的发展战略为主、以WO防御型的发展战略为辅。农场要借助南泥湾地区的自然优势和旅游产业优厚条件,吸引政府的投资及企业合作融资,不断优化技术和管理方案,以期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实现产业联动发展,推动经济高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相关历史与现实背景,从经济性激励与社会环境改善两大视角研究家庭农场的生成机制,对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发展速度、经营收益、经营方式、宜机化程度等现状进行探讨,得出经营者文化程度低、融资难、品牌与合作意识不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足等结论,并从人才培养、政策扶持、规范管理、配套服务等方面为家庭农场未来发展提供建议,以期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改进了足迹家族法并应用于甘肃省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结果表明:1990—2013年甘肃省生态压力处于中等水平,温室气体(GHG)排放由较低升至中等,水资源压力较高;生态文明建设为中等水平。空间上,生态压力较高的有兰州、白银、嘉峪关,较低的有酒泉、陇南、庆阳、张掖、甘南,其余地区为中等水平;GHG排放较高的是金昌、嘉峪关、兰州,中等的是酒泉、白银和张掖,其余地区较低(临夏为碳汇);水资源压力较低的是甘南、临夏和陇南,中等的是张掖和酒泉,其他9市压力较高;生态文明水平较高的有甘南、临夏、陇南和张掖,较低的是白银、金昌、兰州和嘉峪关,其余地区中等。  相似文献   
4.
细胞凋亡的常用调控基因研究近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细胞凋亡主要受基因的控制,现已发现许多基因对细胞凋亡均有直接或间接的调控作用。通常将这些基因分为两大类,即细胞生存基因和细胞死亡基因。一般认为与细胞生存有关的基因包括C-myc,C-abl,Ras,V-src,Bcl-2,EIB,LMW5-HL,C-kit和Bcl-x等;与细胞死亡有关的基因包含P^35,P^53,RB,DCC,WT-1,CpGv,Bcr-abl,V-erb-A,tats20,DAD1,ADO/Fas,TGF-β,TRP-2,RP-8,TRPM-2,SGP-2,TIA,Bax,ICE,C-rel,irrecrst等。本文对目前使用较多研究较深入的几种凋亡调控基因,即C-myc基因,Bcl-2基因,P^53基因,ICE基因,Fas基因及FasL和Cdc2基因的来源,作用和相互间关系的研究近况,予以综述,做一简介。  相似文献   
5.
Non-infectious prenatal mortality severely affects the porcine industry, with pathological placentation as a likely key reason. Previous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PPARγ) deficiency causes defects in the uteroplacental vasculature and induces embryonic losses in mice. However, its role in porcine placental angiogenesis remains unclear. In the present study, PPARγ expression was investigated in porcine uteroplacental tissues at gestational day (GD) 25, GD40 and GD70 via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PCR), Western blot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IHC). Moreover, the roles of PPARγ in porcine placental angiogenesi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a cell model of porcine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PUVECs) to conduct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tube formation assays in vitro and a mouse xenograft model to assess capillary formation in vivo.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PARγ was mainly located in the glandular epithelium, trophoblast, amniotic chorion epithelium and vascular endothelium, as indicated by the higher expression levels at GD25 and GD40 than at GD70 in endometrium and by higher expression levels at GD40 and GD70 than at GD25 in placenta. Moreover, PPARγ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downregulated in placenta with dead foetus. In PUVECs, knocking out PPARγ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tube formation in vitro and inhibited capillary formation in mouse xenografts in vivo by blocking S-phase, promoting apoptosis and downregulating the angiogenic factors of VEGF and its receptors. Overall, the spatiotemporal heterogeneity of PPARγ expression in porcine uteroplacental tissue suggests its vital role in endometrial remodelling and placental angiogenesis, and PPARγ regulates placental angiogenesis through VEGF-mediated signalling.  相似文献   
6.
甘肃禾本科饲用植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甘肃省生态环境复杂,植物种类多样,禾本科饲用植物资源丰富.为此对甘肃禾本科饲用植物的地理分布、属种组成、区系成分及饲用价值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其利用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8.
杉木优良家系区域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9.
旨在研究急性热应激对山羊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血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家族基因表达的影响。本试验选取5只健康、体况接近的(12±0.5)月龄波尔山羊×关中奶山羊杂交F1母羊,饲养于环控舱内(温度维持20℃,相对湿度60%),适应5d。第6天利用环控舱对5只试验羊进行38℃急性热应激处理12h,采集热应激前(0h,20℃)和热应激后2、4、8和12h试验羊血样。分别利用比色法测定血清抗氧化指标(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ELISA法测定血清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血淋巴细胞HSP70家族基因(HSPA1A、HSPA6和HSPA8)mRNA的表达量。结果显示:1)热应激时间对血清抗氧化指标有显著影响。与热应激前0h相比,血清T-AOC(P<0.05)、SOD(P<0.05)和GSH-Px(P<0.01)活性均在热应激8h后显著下降,MDA含量在热应激4h后显著增加(P<0.05)。2)热应激时间对血清免疫指标有显著影响。与热应激前0h相比,血清TNF-α、IL-1β、IFN-γ和IL-2含量分别在热应激4、8、8和4h后显著增加(P<0.05);IL-4(P<0.01)、IgG(P<0.01)、IgM(P<0.01)和IgA(P<0.05)含量分别在热应激12、4、4和4h后显著下降。3)热应激时间显著提高血淋巴细胞中HSP70家族基因(HSPA1A、HSPA6和HSPA8)的表达量。HSPA1AmRNA表达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热应激4h时达到峰值,各检测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应激前水平(P<0.01);HSPA6mRNA表达量在热应激2h时显著升高(P<0.01),4h后恢复到应激前水平(P>0.05);HSPA8mRNA表达量在热应激4(P<0.05)、8(P<0.01)、12h(P<0.01)时显著高于应激前水平。在本试验条件下,38℃急性热应激能够抑制山羊的免疫和抗氧化功能;提高血淋巴细胞HSPA1A、HSPA6和HSPA8基因的表达量,其中HSPA1A对热应激温度和时间更敏感,可作为山羊热应激早期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乙酸浓度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甘油三酯(TAG)含量及瘦素(leptin)和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将传至第3代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以适宜的密度培养48 h后,随机分为6个处理,各处理分别采用乙酸浓度为0(对照组)、4、6、8、10和12 mmol/L的培养液。置于37℃5%CO2培养箱继续培养48 h。收集细胞,观测脂滴形成状况,测定TAG含量及leptin和PPARγ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随乙酸浓度的增加,培养的奶牛脂肪前体细胞脂滴形成增多;随乙酸浓度的增加,TAG含量和PPARγ基因表达量均呈显著的线性或二次曲线增加(P<0.05),且以乙酸浓度为10和12 mmol/L时效果较好;一定浓度的乙酸可上调leptin基因表达量,尤以浓度为8、10 mmol/L时上调作用较好。结果提示,乙酸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内脂滴的形成、TAG的积累、leptin和PPARγ基因的表达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试验条件下,乙酸浓度为10~12 mmol/L时能较好地促进PPARγ基因的表达,浓度为8~10 mmol/L时能较好地促进leptin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