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30篇
  免费   547篇
  国内免费   1027篇
林业   777篇
农学   1001篇
基础科学   174篇
  1332篇
综合类   4109篇
农作物   758篇
水产渔业   890篇
畜牧兽医   1263篇
园艺   398篇
植物保护   70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236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283篇
  2018年   209篇
  2017年   339篇
  2016年   462篇
  2015年   390篇
  2014年   338篇
  2013年   498篇
  2012年   769篇
  2011年   543篇
  2010年   519篇
  2009年   533篇
  2008年   559篇
  2007年   714篇
  2006年   657篇
  2005年   553篇
  2004年   464篇
  2003年   335篇
  2002年   292篇
  2001年   253篇
  2000年   222篇
  1999年   180篇
  1998年   183篇
  1997年   180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146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137篇
  1992年   129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68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拟南芥的APETALA1(AP1)是花分生组织的决定基因,同时也是萼片和花瓣正常发育的控制因子.本研究构建了含有AP1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CAP,启动子为CaMV 35S,通过农杆菌侵染法转化油菜.用PCR方法对转基因植株进行了DNA和RNA水平上的分子检测,证明AP1基因已经整合到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中,并且得到了有效的表达.获得的转基因植株也表现出提前开花的特性.试验结果表明,AP1基因在促进成花方面的关键作用不具有种属特异性,利用基因工程可以快速高效地进行油菜早熟性的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62.
应用FA及PPA-ELISA技术对猪瘟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免疫荧光抗体诊断技术及单克隆抗体纯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技术对疑为猪瘟病毒感染猪进行了检测 ,重点阐述了 2种方法的技术原理和操作过程。通过用免疫荧光抗体诊断技术检测了 5份病料 ,其中有 2份为阳性 ,阳性率为 40 % ;用单克隆抗体纯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技术检测了猪瘟血清抗体 ,在 40头母猪血清样品中 ,猪瘟弱毒抗体效价 OD值较高 ,有 1 0 0 %的保护率 ,但是发现母猪群中有 1 0 %隐性猪瘟感染 ,其强毒抗体效价 OD值大于 0 .5,体内带有猪瘟病毒。结果及过程表明此两种诊断方法检测快速、鉴别准确、分辨率高  相似文献   
63.
将健康的围产期奶牛30头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于产前28d开始饲喂NRC标准日粮(营养水平100%组,即Ⅰ组)、NRC标准增加20%日粮(营养水平120%组,即Ⅱ组)和NRC标准减少20%日粮(营养水平80%组,即Ⅲ组),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标准泌乳日粮,至产后56d结束,观察干奶期不同营养水平对围产期健康奶牛血清总胆红素、蛋白及转氨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围产期是机体生理状况处于剧烈变化的时期,奶牛产后的蛋白质代谢活动、转氨酶活性较产前明显增强;但健康奶牛均能通过调整糖代谢、脂代谢和蛋白质代谢,促进能量与营养物质间的相互转化,适应机体的各种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64.
论中国的肉牛育种问题   总被引:2,自引:10,他引:2  
中国是世界养牛大国,也是第三大牛肉生产国,然而还未有自己培训的专门化肉牛品种。肉牛育种问题十分迫切。中国的肉牛育种有良好的黄牛选育基础,特别是母牛基础较好。着重肉用性能选育、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是由役用黄牛培育专门化肉牛的基本技术路线。按肉用指数(BPI)衡量,目前较多黄牛品种还处于“役肉兼用”阶段,个别是黄牛品种(母牛)可达到“肉役兼用”水平。“本品种选育、适量导血”可能是培育我国特色专门化肉牛新品种的较快而稳妥的途径。育种核心目标可以包括保留黄牛若干特征性状,但关键指标是使其BPI达到一定水平;公牛5.6,母牛4.0,以参于国际竞争,并支撑我国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培育条件是选育肉牛新品种的极大限制因素,应大力加强。  相似文献   
65.
4株NDV分离株F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4 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NDV(新城疫病毒)分离株的F基因进行RT PCR(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和序列分析,根据基因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其中1 株属于弱毒株,3 株属于强毒株;核苷酸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较结果表明,3株强毒株与Clone30 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在83.6%~84.0%之间,与F48 E9典型NDV强毒株同源性在86.5.6%~88.3%之间,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与Clone 30 株在85.9%~87.0%之间,与F48E9典型NDV强毒株在89.1%~91.3%之间;利用MegAlign软件绘制了NDV 的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表明, 3株分离强毒株为Ⅶ基因型,弱毒株为基因Ⅱ型。  相似文献   
66.
为了克隆和表达编码扩展莫尼茨绦虫无精症缺失(DAZ)基因,试验根据GenBank中扩展莫尼茨绦虫DAZ基因cDNA序列(登录号为GH291478)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以扩展莫尼茨绦虫组织总RNA为模板,RT-PCR扩增DAZ基因,并克隆到pMD19-T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构建重组质粒pET28a-DAZ,转化BL21(DE3)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以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进行诱导表达;利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通过螯合琼脂糖凝胶FF亲和层析柱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结果表明:重组DAZ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14 ku。  相似文献   
67.
2006-2007年期间,山东6地区规模化毛皮动物养殖场出现母狐空怀、流产,幼狐呼吸困难,鼻孔出血,气喘并伴有腹泻、死亡等症状,为探明病因,对发病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送检的236份病料组织进行病原学检查,结果表明造成该病的主要原因是由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dinosa)、沙门菌(Salmonella)、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共感染所致.这4种细菌单独感染、二重感染、三重感染和四重感染的平均感染率分别为50%、45.8%、3.8%和0.4 0%.在分离的4种细菌中以绿脓杆菌的分离率为最高,达到86%,对该痛原又进行(G+C)mol%、16SrRNA序列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构建了包括9株邻近种属细菌在内的系统发育树,其中与绿脓杆菌(AJ249451)同源性最高,为99.2%,进一步确定该病原菌属于假单胞菌属中绿脓杆菌.本研究为目前规模化毛皮动物养殖场蓝狐病的原因提出了新的思路,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8.
猪弓形体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对广东省部分地区猪场送检的269份血清进行猪弓形体病的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有61份血清阳性,平均阳性率为22.7%,最高阳性率为71.4%,该地区猪场有猪弓形体病感染。  相似文献   
69.
一株经鸭胚传递的鸭副黏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表现疑似副黏病毒症状的1日龄雏鸭和死亡鸭胚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HA、HI和病毒中和反应鉴定为副黏病毒,命名为SDFCH株。按常规方法测得SDFCH株的生物学毒力指标MDT、ICPI和IVPI分别为56.6 h、1.78和2.59,鸭胚半数致死量LD50为10-8.5,表明SDFCH株为副黏病毒强毒株。用分离病毒对11日龄鸭胚和7日龄雏鸭攻毒,孵化出的雏鸭和攻毒的雏鸭均出现明显的剖检变化。根据GenBank中NDV F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3对引物,通过RT-PCR扩增出了鸭源Ⅰ型禽副黏病毒(APMV-1)SDFCH株的F基因。与已发表副黏病毒F基因相关序列对比结果表明:SDFCH株与鸭、鹅源副黏病毒的同源性较高,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均在96.4%~98.0%之间,而与Lasota株同源性较低,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仅为84.4%和87.9%。表明该毒株相对于传统的Lasota株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异。  相似文献   
70.
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并结合在锌基板上液固转换的样品处理方法,对标准水溶液样品中Fe、Mn进行检测,并根据标准曲线法建立Fe、Mn的定量模型;再利用所建立的LIBS定量模型,对洞庭湖区地下水实际水样中Fe、Mn含量进行检测,并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得到Fe、Mn的LIBS定标曲线的决定系数均大于0.98,相对标准偏差均为4.3%,留一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24、0.007 mg/L,Fe、Mn的检出限分别为0.028、0.008 mg/L;采用LIBS对洞庭湖地下水实际水样中Fe、Mn含量检测的结果与ICP–MS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